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个以(10~(△pe)-1)~(-1)对△pe表示的离子选择电极一次加入标准法结果处理数值表。该表简单明了,不含电极斜率因素,适用于具有各种斜率的电极和不同价态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格兰图在离子选择电极法中应用广泛,但该图要求电极响应的能斯特斜率为一定值。对电极斜率偏离理论值的情况进行修正已有报道。 本文提出一种不需任何电极斜率校正步骤的算图,即以加入标准溶液后电位的变化值△E与实际斜率S的比值△pe对加入标准溶液体积Vs作图的计算图(简称为△pe格兰图)。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测得的△E值和S值,经换算为△pe后,即可在标准算图上作图进行结果计算。克服了作空白溶液线或共线图线时可能引进的误差,简化了结果处理过程。此外,对不同价态离子的测定,该算图纵坐标标度△pe不变,不必扩大或缩小,作图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3.
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的测量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的测量误差与标准溶液加入量的关系。从理论上导出了离子选择性电极一次标准加入法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计算公式。当加入标准溶液使试液增加的浓度等于试液原来的浓度,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试液和标液浓度同倍数递减标准加入法。该法可测定几个体积均为Vx而浓度以Cx/N方式递减的试液(1≤N≤2),每个试液加等体积标液1次,在半对数算图上,各试液加入标液后的电位对原始试液电位差ΔEN与浓度递减倍数N之间有线性关系,由交点N0解Cx=CsVs/[(N0-1)Vx+N0Vs]方程求得分析结果。该法不必测定电极的能斯特斜率。  相似文献   

5.
极谱标准加入法测量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极谱标准加人法的测量误差问题,未见有文献对此进行详细探讨。有些文献在谈及此问题时虽也强调了几点应注意的地方,如加人标准溶液的量以0.5~1.0ml为宜,并使加人后的波高约增加0.5~1.0倍等,但都未很好地说明理由。本法导出了极谱标准加人法测量误差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当加人后的波高是试液波高的两倍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为最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选择性电极中离子传递的模型,活化后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电极表面形成活化层,阳离子和等量的阴离子分布在电极活化层的两侧,离子由溶液与活化的界面经活化层传递到固定组成膜与活化界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电极膜电势随时间的变化与溶液和活化层的界面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成正比,在控制电势随时间的变化率基本恒定的情况下,方法被用于手工测量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电势,电极斜率,溶液离子浓度直接由Gran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7.
标准加入法在酸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永年  梁军 《分析化学》1993,21(7):792-795
本文推导了单元酸标准加入法的线性公式。在被测酸溶液中,等量加入同种酸的标准溶液多次,并记录pH值,代入线性公式计算后即可得一直线,该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被测酸浓度,斜率为该酸的条件稳定常数。本文还对单元酸及其共轭碱的标准加入法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自林  杨淑琼 《分析化学》1993,21(10):1205-1207
本文讨论了一种利用双波长标准加入法测定双组分系统的新的分析方法。通过对λ1和λ2组合的适当选择,掩蔽干扰物而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分析物。用本方法测定铬和锰的混合物和样品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深学生对标准加入法(standard addition methods,SAM)的理解,将其列为“分析化学英文文献选读”选修课的一个专题,在学习资源开放、学习方式开放和学习结果开放的环境下,经过学习阶段、展示阶段和拓展阶段等密不可分的3阶段式问题导引下的主动学习和讨论,获得了有别于目前教科书内容的、鲜活的SAM内容:(1)由目前的2种类型拓展为9种类型的SAM;(2)由目前的外推法SAM拓展为内插法SAM;(3)由目前的容量法SAM拓展为重量法SAM;(4)新近出现的“稀释标准加入校准法”与这里讨论的SAM存在本质差别。在开放的环境下将传统的教学问题与新思路和新应用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至少有以下3个优点:(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切入点,易于学生接受;(2)所选择的材料紧密跟踪分析化学的新进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3)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展开,逻辑线索清晰。  相似文献   

10.
杨家振  李景斌  佟静  洪梅 《化学学报》2007,65(8):655-659
在278.15~338.15 K温度范围内, 分别用Anton Paar密度计和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含有不同微量水的离子液体EMIBF4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的密度和表面张力, 讨论了微量水对这些性质的影响, 进而用标准加入法确定了无水离子液体EMIBF4的密度和表面张力. 借助Glasser理论和空隙模型讨论了EMIBF4的热力学性质. 用空隙模型计算的离子液体热膨胀系数与实验测定值较好一致, 说明空隙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12.
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适当解释,并推导出相应公式。  相似文献   

13.
全谱段H点标准加入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H点标准加入法。这种方法称为“全谱段H点标准加入法”,当分析物质和干扰物质同时存在于样品中时,这种方法可获得分析物质的无偏差分析浓度,全谱段H点标准加入法,采用干扰物质吸收光谱图上多个成直线的波长点,以H点标准加入法和K比例H点标准加入法为判据,测定多组分体系,并以水杨酸-对硝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的不同混合物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满意,并采用先进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4.0设计出具有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特点的应用程度,这使得原本枯燥杂乱的多数据计算,分析工作变得简洁有序并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4.
15.
双波长标准加入法用于复方药物光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梦龙  邱细敏 《分析试验室》1991,10(2):20-21,27
  相似文献   

16.
"两次加标"-标准加入法在电极法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GB/T5 75 0 - 1985中的氟化物标准加入法测定回收率时 ,由于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是未知的 ,很难保证加入标准液的量既要使测定中加标前后两次电位值的变化在 30 4 0mV之间 ,又要使加标体积小于 0 .5ml。所以本法采用不预先加标 ,按常规测出E1、E2 两个电位值后 ,再多加一次标准液 ,读取第三个电位值E3,将E3相对于E2 进行计算 ,这时计算出的氟化物含量是水样中氟化物的含量与第一次加入标准液中所含氟化物量的总和 ,只要减去水样中氟化物的量就可以得到第一次加入标准溶液中氟化物的测定含量 ,并以此来评价测定回收率。在计算公式中将两…  相似文献   

17.
18.
19.
195 2年Gran提出用图解法确定电位滴定终点 ,并成功地应用于电位滴定和电位分析多次标准加入法中 ,但该法必须事先知道电极斜率 ,或采用空白实验校正斜率。随后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各种算法以弥补其不足 ,如Taylor级数法[1] 、单纯形调优法[2 ] 等等 ,但由于算法复杂而难以推广。我们发现如将两种较简单的数学方法即迭代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结合一体 ,可简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试液浓度 ,并同时得到电极斜率及截距。1 基本原理  设待测试液浓度为cx,测得电位为Ex,由Nernst方程知 :    Ex=E +slgcx (…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采用一种改进的标准加入法的数据处理方法测定湖北宜昌几种茶叶中的氟含量.与传统的标准加入法不同的是:以加入标准溶液后测得溶液中待测物质(如:氟离子)的总质量(样品及加入标准液后氟离子的质量之和)对加入标准液的中该物质的质量(标准液中氟离子的质量)作图.湖北宜昌某品牌茶叶中的氟含量为46.8±0.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加标回收率在98.0%~102.5%之间.改进后的标准加入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快速,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如:加标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