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报道了用宇宙线带电粒子对北京谱仪(BES)桶部簇射计数器多项性能测试的结果,诸如从1到24层的信号电荷量谱;各层计数管的探测效率;信号电荷量在z向(沿丝方向)的均匀性;电荷分配法的z向分辨率;宇宙线径迹重建等.同时还讨论了该计数器工作气体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北京谱仪桶部簇射计数器的性能,对刻度和重建方法作了改进,更好地确定了z向位置坐标,改善了位置分辨率,给出了正确的簇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J/ψ和Ds能区,选择了辐射巴巴事例,并以此来研究北京谱仪的桶部簇射计数器能量响应特性.在消除了由于电子和辐射光子在桶部簇射计数器中沉积能量区域重叠的影响后,正确地得到了桶部簇射计数器在电子和光子动量小于2GeV以下的能量响应,表明在所研究能区,桶部簇射计数器的能量响应线性很好.对桶部簇射计数器微小的非线性进行修正后,重建的π0不变质量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用中日合作西藏羊八井超高能宇宙线空气簇射阵列作甚高能区宇宙线强度监测的可能性;分析了空气簇射阵列触发计数率的气象效应;摸索出一套气压及环境温度效应的修正方法,并用于1992年1月至2月观测数据的修正.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个大面积塑料闪烁计数器和两个液体闪烁计数器组成的望远镜系统与铅吸收体组成射程谱仪, 并用一个灵敏体积为70×50×30cm3的流光室作为剔除簇射装置, 1981年冬季, 对北京地区海平面宇宙线μ子垂直通量及其积分动量谱进行了测量. 动量测量范围为0.2 GeV/c至1.3 GeV/c μ子的垂直通量为9.2×10-3sr-1cm-2s-1. 在3.5×104张照片进行了扫描判别, 可得簇射比例约占30%. 文中并对若干修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北京谱仪桶部簇射计数器(BanelShowerCounter)的改进升级工作,改进后的桶部簇射计数器在能量分辨和位置分辨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对Bhabha事例进行离线刻度后,能量分辨好于21%,E,z向位置分辨小于3cm.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北京谱仪桶部簇射计数器径迹的重建方法,包括簇射径迹(独立簇射)的寻找、簇射的劈裂与合并等;并讨论了重建的性能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 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羊八井宇宙线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又提出了建设一座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LHAASO)的计划。LHAASO的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演化和新物理前沿的研究。通过开展全天区γ源扫描并精确测量Y能谱,积累各种γ源的统计样本,通过对辐射机制的探索发现高能粒子的加速源,测量单成分宇宙线能谱,确定"膝"的位置,实现空间的宇宙线直接测量和地面的空气簇射测量之间的无缝连接,完成宇宙线能谱的  相似文献   

10.
BES桶部簇射计数器的设计与建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描述了北京谱仪(BES)桶部簇射计数器(BSC)的设计与建造.桶部簇射计数器为圆桶形,内径2.5m;外径3.4m;长3.85m,承重铝桶直径为2.5m;厚3cm;长4.23m.由23层铅(每层0.5r.l.)和24层自猝灭流光(SQS)管组成,重40吨,覆盖立体角为4π×80%.  相似文献   

11.
用空气簇射小阵在北京观测了能量大于1014eV的宇宙线粒子产生的空气簇射的时间相关性. 得到初能E>2.6×1014eV的空气簇射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 在t<21秒以内系统地高于指数分布, 显示可能在观测到的簇射中存在时间相关的成份.  相似文献   

12.
1990年5月11日至15日,在武汉举行了第五次全国宇宙线会议.有58位宇苗线研究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40余位学者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研究工作的结果.会议评述和讨论了近两年来国际上在高能多重产生、宇宙线超高能作用、初级宇宙线、甚高能和超高能γ天文观测和广延大气簇射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我国的地面宇宙线实验,前些年主要利用高山乳胶室研究超高能作用.近年来,甘巴拉山乳胶室合作组的工作继续取得进展,又新发展了广延大气簇射的契伦科夫光探测,以及粒子密度和到达时间探测的实验手段。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几个新的实验装置,它们是:北京怀柔的广…  相似文献   

13.
用空气簇射小阵在北京观测了能量大于10~(14)eV的宇宙线粒子产生的空气簇射的时间相关性。得到初能E>2.6×10~(14)eV的空气簇射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在t<21秒以内系统地高于指数分布,显示可能在观测到的簇射中存在时间相关的成份。  相似文献   

14.
用梁王山宇宙线观测站获得的宇宙线大气簇射μ子数据,与假设原初分别为质子、氦核、中等核(Z=15)和铁核的Monte-Carlo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宇宙线膝区原初成分无明显变化且以轻核为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四个部分讨论了超高能宇宙线的现象:(1)超高能宇宙线的一些特性:原初宇宙线的能谱和成份。(2)超高能宇宙线与核的相互作用。(3)广延大气簇射的一些实验结果。(4)稀有现象。文章还评述了超高能宇宙线的几点倾向性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山乳胶室单根簇射事例的分析, 研究了高山上高能宇宙线中电磁成份的实验特性; 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计算, 探讨了1014eV附近能区的初级宇宙线成份. 模拟计算给出的能谱指数和衰减长度与实验结果相符; 对垂向流强的分析表明, 1014eV附近能区的初级宇宙线中质子和原子核的含量大致符合低能区的简单外推, 质子含量不低于30%, A≥2的原子核含量不超过70%.  相似文献   

17.
用符合计数器望远镜测量电离损失的方法,在海平面宇宙线中寻找相对论性的小电荷粒子。实验中用厚碘化钠(铊)计数器测量粒子的很小电离损失,来确定粒子电荷。用反符合环形计数器排除侧面进入的粒子本底,实验测量了电荷范围从1/12到1/4电子电荷的小电荷区域。测量的初步结果给出:海平面宇宙线中的(非大气簇射中心区的)小电荷粒子通量的上限,在电荷0.08到0.19电子电荷范围内及0.19到0.25电子电荷范围内,分别小于4×10-5粒子/平方厘米·秒·立体孤度及2×10-5粒子/平方厘来·秒·立体弧度(置信水平90%)。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用宇宙线在线测量漂移室性能的实验结果. 获得时间分辨率4.26ns, 空间分辨率132μm, 效率96%以上. 漂移室在线实验系统由五个1m×1m×0.09m可调电场漂移室, 闪烁计数器触发系统, 漂移室读出电子学系统, 以及TRS-80微型计算机四部分构成. 数据的实时采集, 分析处理等均由微型计算机在线或离线完成.  相似文献   

19.
霍安祥 《物理学进展》2011,2(4):454-463
本文分四个部分讨论了超高能宇宙线的现象:(1)超高能宇宙线的一些特性:原初宇宙线的能谱和成份。(2)超高能宇宙线与核的相互作用。(3)广延大气簇射的一些实验结果。(4)稀有现象。文章还评述了超高能宇宙线的几点倾向性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地介绍和评论了宇宙线广延大气簇射研究的现状、成就和问题,并就如何区分开超高能核作用特征和宇宙线原初成分的纠缠以克服目前物理结论上的二义性问题作了讨论,也就在我国开展宇宙线超高能研究的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