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PMBP为载体的乳状液膜提取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为流动载体的乳状液膜(ELM)法提取钪,确定最佳液膜体系组成为0.4%PMBP-3%Span80-5%液体石蜡-煤油-3mol/LHCl,Roi=1:1(油内比).Rwe(水乳比)可达20:1.用该体系对钪与混合稀土进行分离,钪的回收率可达95.5%,分离系数β(SC/RE)=32.0。  相似文献   

2.
张新胜  丁平 《电化学》1998,4(3):334-339
苯在固定电化学反应氧制备对苯二醌,阳极和阴极分别为多孔铅合金和铅粒。是解液是1mol/l硫酸水溶液,苯分散于电解液中。最佳电解条件:电解液流速u=0.19m.s^-1,反应器厚度L=10mm,电极电位E=1.6V,电流I=10A和苯含量CB=24%,电流效率CE是62.9%。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1-三甲基硅基丙炔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传质的主要特点。发现膜对乙醇优先吸附、溶解,对水优先扩散。但因吸附液中水含量很低,总的结果表现为优先透醇。在313K,膜厚20~25μm,料液浓度10wt%时,α=18.5,J=0.969kg·m-2·h-1。透过膜的渗透液及其中的水和乙醇渗透汽化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8.87、31.30和27.66kJ/mol,并随料液浓度下降而增加。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该膜传递乙醇的经验关联式:Je=-5.564C2E0+13.34CE0-0.1573(kg·m-2·h-1),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红细胞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Triton X-100溶液稀红细胞成悬液,用日立180-80型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原子化法测定其中的锰含量、由工作曲线校准,回收率在97.0%-104.0%,重现性变异系数〈5.0%。  相似文献   

5.
在不预分离水相中有机酸的情况下,用α-溴苯乙酮作酯化试剂,以18-冠醚-6作相转移催化剂直接酯化有机酸,酯化液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紫外检测器检测,操作简便、干扰小、变异系数CV%=1.4-5.6%检测下限5-20μg/L,实际样品回收率90.9-103.3%。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体溶液的pH值对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的影响,测定了从强酸至强碱不同pH值的α-氰基,4-羟基肉桂酸水溶液的紫外吸收谱,并分别用作基体测定细胞色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显示除按常规配制的基体溶液(pH=2.5)在激光波长355nm处有强紫外吸收外,其他pH=1.0、pH=8.0、pH=10.0的溶液皆没有吸收,而相对分子质量测量结果是pH=1.0和pH=2.5两种溶液可得到质量  相似文献   

7.
秋水仙碱在碳糊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素华  冷宗周 《分析化学》1997,25(10):1217-1220
秋水仙碱在硫酸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分析试液。在0.05mol/LH2SO4底液中,用碳糊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秋水仙碱,阳性峰电位为0.82V(vs.SCE),峰电流与秋水仙碱的浓度在1.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5.0×10^-8mol/L回收范围为95.0%~103.5%RSD为2.8%(n=10)。本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在线液-液萃取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适用、简便的相分隔器和相分离器,并用该流路系统对矿石、人发中的Cu(FAAS)以及矿石中痕量Au进行了测定(GFAAS)。在水相和有机相的流量比为25:1,采样频率为20h ̄(-1)时,用FAAS法测定Cu的RSD为1.9%(n=10)、DL(3σ)为1.0μg.L ̄(-1);用GFAAS法测定Au的RSD为4.9%,n=10、DL(3σ)为0.08μg.L ̄(-1)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工业应用为目的,采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在573-673K,0.30-1.20MPa的条件下,原料气组成为H2 50-54%,CO11.7-20.7%,CH4 2.1-14.3%,CO2 6.4-11.5%,N2 12.2-18.1%范围内,研究了φ×3mmSDM-1型城市煤气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选择 CO+3H2=CH4+H2O (1) CO+H2O=CO2+H2 (2)  相似文献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首次报道利用醛基的成肟反应以及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试验表明,在8.2×10^-6-5.9×10^-5mol/L浓度范围内,乙二醛溶液遵守Beer定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1.1%),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供乙二醇氧化制备乙二醛研究中测定乙二醛产率用,也可用于乙二醛产品纯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2,3—二甲基吡嗪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谦和  尹笃林 《合成化学》1997,5(2):189-192
报道了以丁二酮和乙二胺为原料,对液相合成2,3-二甲基吡嗪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和脱氢剂等对反应影响,确定了合成2,3-二甲基吡嗪的优化条件为,丁二酮:乙二胺(摩尔比)=1:1.05;丁二酮:溶剂无水乙醇(体积比)=1:10,缩合反应温度:-5℃,时间:1h,脱氢剂:DHKM-12,脱氢温度:80~85℃,时间:1h2,3-二甲基吡嗪的产率按投料丁二酮设计达65%。  相似文献   

12.
本对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在线液-液萃取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适用、简便的相分隔器和相分离器,并用该流路系统对矿石、人发中的Cu(FAAS)以及矿石中痕量Au进行了测定(GFAAS)。在水相和有机相的流量比为25:1,采样频率为20h^-1时,用FAAS法测定Cu的RSD为1.9%(n=10)、DL(3σ)为1.0μg·L^-1;用GFAAS法测定Au的RSD为4.9%,n=10、  相似文献   

13.
朱仲良  丛培盛 《分析化学》1995,23(2):142-147
本文利用渐进因子分析与化学平衡相结合的方法迭代求解逐级生成络合物的各级稳定常数,对Fe^3+-SCN^-体系在水溶液及50%丙酮溶液中的配体浓度-波长的两维双线性吸光度数据矩阵进行处理,求得水溶液中该络合物第一、二级稳定常数为1gk1=2.26,1gk2=1.30。同时该法还可确定各种组分的存在区间及吸收光谱,本文还对丙酮的存在对Fe^3+-SCN^-络合物的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丙酮,对高配位络  相似文献   

1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血及人发中的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体血液及人发中锗的测试方法,其中人发样品在密封罐中消化分解,血液用Trion X-100以1:8稀释,以硝酸钯和硝酸铵混合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方法特征值为20pg,标准检出限为0.45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血液100.9% ̄103.2%,发样93.7% ̄97.2%,RSD=5.1%。  相似文献   

15.
N-(2-对甲苯磺酰胺基乙基)氮杂12-冠-4(A)与碘在氯仿溶液中反应,得到了电荷转移配合物A·[IHCCl3]晶体.I…H—C氢键的键长为0.389nm.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0.7364(7)nm,b=1.6732(0)nm,c=2.1413(6)nm,β=99.09(1)°,Z=4,V=2.6055(5)nm3,R1=0.0479,R2=0.0424  相似文献   

16.
用空气-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中草药中的Fe、Mg含量,讨论了测定条件,结果令人满意,方法的回收率:Fe98.20%-104.9%,CV1.06%-1.07%,Mn99.4%-101%,CV=0.52%-1.94%。  相似文献   

17.
王家喜  杨德育 《结构化学》1996,15(6):473-477
用X-射线晶体结构衍射法测定了双[1-苄基-1-乙基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η5-C5H4C(C2H5)2CH2C6H5]2ZrCl2(I)及(1,2-二异丁基-1,2-甲基-乙基桥联)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η5-C5H4C(CH3)(C4H9-i)C(CH3)(C4H9-i)C5H4-η5]ZrCl2(Ⅱ)的结构。二者皆为单斜晶系,(I)的空间群为P2/n,a=12.582(3),b=7.992(2),c=14.979(3)A,β=101.68(1)°,V=1474.9(9)A3,Mr=612.84,Z=2,Dx=1.38g/cm3,μ=5.69cm(-1),F(000)=640,R=0.033,Rω=0.036。(Ⅱ)的空间群为Cc,a=13.309(3),b=9.591(1),c=16.449(8)A。β=4.83(3)°,V=209.2(2)A3,Mr=458.63,Z=4,Dx=1.456g/cm3,μ=7.77cm(-1),F(000)=952,R=0.051,Rω=0.061。化合物(I)以重叠式存在,两个苄基处于反式。晶体(Ⅱ)以交叉式存在,甲基、异丁基以反式构象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0.01mol/LKOH底液中(pH=11.7),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钙-芦丁络合吸附波,检出限为8.0×10-7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Ca(Ⅱ)∶Rt=1∶2,条件稳定常数为β=4.8×1010.电极表面反应速率常数为ks=1.27s-1.  相似文献   

19.
磷钼钨三元杂多酸光度法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抗坏血酸与磷钼钨三元杂多酸的显色反应,提出了借磷钼钨杂多蓝测定抗坏血酸的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730nm,抗坏血酸在0.08~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A=1.05×104C+0.017,线性相关系数γ=0.9995,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ξ730=1.05×104L·mol-1·cm-1,方法检出限为0.04mg/L,回收率为94~102%,相对标准偏差≤1.5%(n=8)。本方法由于钨钼的混合配位增强了氧化能力,较之二元杂多酸的方法,省去了水浴加热等操作,只需在室温下反应30min,吸光值至少可稳定6h。过量的黄色杂多酸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解,从而获得色泽纯正的高灵敏度显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6-硝基喹啉在滴汞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并建立了它的单扫示波极谱测定法。在0.10mol/LNaCl底液中,6-硝基喹啉的二阶导数阴极波峰电流i”p(E”p=-0.66VvsSCE)与浓度在1.0×10-7~2.5×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2×10-8mol/L,RSD=1.7%(n=6)。此外还考察了多种人体内常见微量物质及表面活性剂对i”p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