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以Mg-Al-NO3水滑石(LDHs)为载体,将5-氟尿嘧啶(5-FU)通过离子交换法插入其层间,得5-FU/LDHs缓释材料。并对水滑石表面进行弱酸预处理改性,利用XRD、FTIR、TG-DSC、SEM和零电荷点(pHPZC)等表征手段,考察酸预处理对水滑石表面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FU/LDHs的层间距从0.858nm扩大到1.064nm,层间5-FU2阴离子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以呈一定角度单层交替排列于层间。酸预处理的水滑石粒径变小,层板正电荷密度增大。5-FU的释放机理是物理扩散、离子交换和药物溶解等协同作用,酸预处理可提高水滑石的缓释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以镁铝水滑石为主体, 以中药提取物姜黄素为客体, 由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焙烧复原法三种不同方法组装得到超分子结构复合材料——姜黄素插层镁铝水滑石. 并用XRD, IR, HPLC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组装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姜黄素插层产物, 使材料的层间距扩大为0.82~1.36 nm, 层间客体姜黄素阴离子是以平行或者单层垂直的定位方向排列于层间的. 考察了该材料在不同pH值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缓释性能, 其缓释历程为客体阴离子与介质中 的离子交换过程. 该研究指出了阴离子层状材料——水滑石在中药释释剂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对甲基苯磺酸有机插层改性的镁铝水滑石,用XRD、FTIR、TG-DSC等技术表征产物特征.研究表明,合成的对甲基苯磺酸插层LDH物相纯净、结晶度高,层间无硝酸根,而且2:1型有更好的晶形;2:1型对甲基苯磺酸插层LDH在450-500℃层状结构逐渐被破坏,而3:1型在400-460℃0层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4.
徐芳 《化学研究》2014,(2):158-160,166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2ZnAl-CO3水滑石;以其为前驱体,利用离子交换法进行插层组装得到Mg2ZnAl-EDTA三元柱撑水滑石;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Mg2ZnAl-CO3水滑石纯度高、晶型良好,其层间CO32-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阴离子取代形成Mg2ZnAl-EDTA三元柱撑水滑石;柱撑水滑石的层间距离明显增加,EDTA阴离子在层间倾斜排列.  相似文献   

5.
付晓微  倪哲明  刘娇 《化学学报》2012,70(8):968-97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xMg3-xAl-LDHs (x=0~3), 利用FTIR 及IGC 法(反相气相色谱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测试和表征, 并结合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来探讨铜镁铝水滑石的表面性质. 结果表明, 随 Cu2+含量的增加, 铜镁铝水滑石表面吸附自由能及表面能色散组分增加, 稳定性下降, 这可能由于Cu2+本身具有的Jahn-Teller 畸变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层板的稳定性, 导致含铜水滑石体系的稳定性降低; 随着Cu2+含量的增加, 水滑石表面碱性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6.
超分子结构二氟尼柳插层镁铝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和共沉淀两种不同方法将二氟尼柳插入镁铝水滑石层间,得到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层状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地将二氟尼柳插入水滑石,得到的材料层状结构完整、晶相单一,且层间距均大于二氟尼柳分子尺寸,扩大为1.81~2.14 nm;二氟尼柳插入后,复合水滑石材料的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客体二氟尼柳与主体层板之间存在超分子作用力,二氟尼柳分子的羧基与水滑石层板之间相互作用,以双层倾斜交替地排列于层板之间。此外,根据其超分子作用力建立了二氟尼柳插层镁铝水滑石的超分子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钴铝和锌铝水滑石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过饱和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锌铝和钴铝水滑石,其结构经IR和XRD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水滑石晶体结构相似;钴铝水滑石的稳定性高于锌铝水滑石。  相似文献   

8.
癸二酸根插层水滑石的组装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维  农兰平  曾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11):1329-1333
有机物柱撑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水滑石层柱材料研究领域中较为活跃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化学家和材料学家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有机物在水滑石层板间的插层组装方法、插层驱动力、主鄄客体间的超分子作用、插层产物的结构表征、性能和应用[1],制备出了许多具有特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插层水滑石,应用XRD、FT-IR、TG-DTA等手段表征合成水滑石的结构。实验研究表明:得到的镁铝水滑石(Mg-Al-NO3-LDHs)以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插层水滑石(SDBS-LDHs)很好地保持了水滑石的层状结构,结构完整,晶相单一。研究表明共沉淀法可以成功地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插入层状氢氧化镁铝层间,并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插层复合物的微观结构,通过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和离子交换方法将药物姜黄素(Cur)嵌入到Mg-Al-LDHs层间,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无机复合材料,借助XRD,FTIR和TG-DTA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r阴离子以平行或者单层、沿其短轴方向垂直嵌入到层间;与主体层板通过氢键与静电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该超分子结构姜黄素-水滑石复合材料与姜黄素相比,其热稳定性、耐酸性及缓释性能均有大幅度提高,缓释实验数据符合Bhaskar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掺杂水滑石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掺杂阳离子水滑石的制备及阳离子对水滑石性质的影响. 分别制备了掺杂Zn2+、Ni2+、Fe3+型的水滑石, 考察了掺杂阳离子对水滑石晶相结构、层间距、层间阴离子含量、水滑石表面形态、水滑石碱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阳离子的引入, 导致水滑石层间距减小及层间阴离子结合量降低, 且使水滑石培烧产物电负性提高, 并最终降低其碱性. 以上述水滑石培烧产物作为固体碱催化剂促进苯甲醛和丙醛缩合, 合成α-甲基肉桂醛, 关联了水滑石培烧产物碱性与反应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磁性纳米镁铝水滑石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磁性物种与镁铝水滑石进行复合,利用共沉淀法合成出粒径为20-50nm磁性纳米镁铝水滑石。样品的XRD及热分析结果表明,镁铝水滑石掺入磁性物种后并没有改变其层状结构和2个阶段质量损失的典型特征,样品的磁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随磁性物种含量的增加而线性递增,这为层状材料与磁性物种进行复合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交联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释药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i-Bu)3Al为引发剂研究了2-氢-2-氧-1,3,2二氧五环磷酸酯,2-氢-2-氧-1,3,2-二氧六联药物载体,要用单层骨架片、双层骨架片和夹心片 药方式,对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进行了控制释放,获得了较好的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物可降解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释药性能研究罗毅,卓仁禧,范昌烈(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关键词聚磷酸酯,5-氟尿嘧啶,药物控制释放高分子控制释放材料的研究、发展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对提高药物的持续性和专一性研究产生了突破,通过控制释放材料...  相似文献   

15.
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阴离子粘土是一类新型层柱材料,由于其二维孔道结构的可调变性及潜在的择形催化性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3].迄今,人们已合成了包括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同多和杂多阴离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以及配合物阴离子在内的多种柱撑水滑石,其中同多和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一价阴离子(X=F?, Cl?, Br?, I?, NO3?, OH?)插层铜锌镁铝四元水滑石(CuZnMgAl-X)周期性计算模型,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 选取CASTEP程序模块, 对体系进行几何全优化, 从结合能、结构参数、Mulliken布居、氢键布居、态密度等角度研究了不同层间阴离子的分布形态以及其对主客体间超分子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CuZnMgAl-X体系层间阴离子电负性的减弱, 电子逐渐从层间阴离子向层板发生转移, 主客体间静电作用力逐渐减小, 氢键强度逐渐降低, 禁带宽度逐渐变窄, 体系电子更易向高能级发生跃迁, 稳定性逐渐下降. 此外, Cu的掺杂使得CuZnMgAl-X 体系的价带顶向高能量处发生偏移, 禁带宽度较传统水滑石体系更窄,稳定性更低, 进一步解释了含铜水滑石较难合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单糖组成的测定是多糖质控的主要指标。近年来对多糖酸水解的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多糖酸水解的预处理方法有直接酸水解、微波预处理、超声波预处理和离子液预处理等,多糖酸水解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5-氟尿嘧啶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N-保护的氨基酸钾盐与1-(ω-溴丙基)-5-氟尿嘧啶和1-(ω-溴丁基)-5-氟尿嘧啶反应,制备了18种氨基酸的ω-(N1-5-氟尿嘧啶基)-丙醇酯和丁醇酯的盐酸盐,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动物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酪氨酸、苯丙氨酸的3-(N1-5-氟尿嘧啶基)-丙醇酯盐酸盐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分别为88.1%和8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