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机会辐射源的被动雷达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机会辐射源的被动雷达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反隐身能力,且硬件简单、造价低廉,因而受到了各国的重视。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宽带被动雷达系统,分析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并总结提炼了一些通用的解决方法;然后分析了已被利用的各种机会辐射源的特点,指出了各辐射源的特定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分析结果对研究基于机会辐射源的被动雷达,尤其对辐射源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合成孔径阵列的雷达辐射源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建丰  陈玥  郝本建  牛刚  万鹏武 《电子学报》2017,45(10):2332-2336
本文引入被动合成孔径天线阵列新概念,将不同时间位于不同飞行位置的同一接收机视为合成孔径天线阵元,充分利用小型飞行器的空间运动特性及雷达脉冲信号的周期旋转特性,给出雷达辐射源信号虚拟到达时间差精确估计方法,并给出基于虚拟到达时间差的雷达辐射源被动定位方程构建方法及闭式求解算法,以实现雷达辐射源的快速可靠定位.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性能,并证明本文算法针对搜索警戒雷达等脉冲规律稳定的雷达辐射源具有较高的定位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鲍拯  赵兴录 《现代雷达》2002,24(1):43-45,49
讨论了对辐射源进行被动测向时,用扩展卡尔漫滤波进行目标跟踪,并对目标机动进行判断的方法,在判断目标机动的前提下,用变维卡尔曼滤波完成对目标机动 过程的跟踪。  相似文献   

4.
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的特性和研究实例,分析了目前研究的几种无源雷达的定位和跟踪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外辐射源雷达是利用电视、广播等非合作照射源对运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跟踪的雷达系统。由于目标回波信号功率微弱,淹没在直达波、多径杂波以及接收机热噪声中,一般需要通过杂波对消和相干积累来检测目标。考虑到回波信号互模糊函数在距离-多普勒域的稀疏性,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Compressive Sensing,CS)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模型。该模型对辐射源信号形式没有要求,不需要杂波对消,并且在强目标存在的情况下不影响对弱目标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方法在性能上与常规方法相当,并且在强目标存在时也能有效检测到弱目标。  相似文献   

6.
龚道银  王峰  闫贺  周易 《现代雷达》2019,41(4):29-33
外辐射源雷达常用的调频广播、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窄带信号照射源都具有较低的距离分辨率及多普勒分辨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宽带LTE(长期演进系统)信号作为照射源的浮空平台外辐射源雷达体制。阐述了该种体制雷达的目标探测原理,分析了LTE 信号生成机理以及该信号的距离分辨率、速度分辨率、模糊函数及探测威力。计算机仿真表明,利用LTE 信号能够成功实现目标探测。  相似文献   

7.
在VC 6.0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开发工具MapX开发了一套适用于201铺管船视景仿真系统的电子海图软件,具有缩放、漫游等标准功能。在地理信息校准上采用精准的WGS-84地理坐标系保证了系统长时间运行的准确性,实现了计划航线设计、实时显示船位信息,船位处水深点模拟计算,以及多目标船监控等功能,满足训练员的学习和培训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张蓉  黄川  李中余  武俊杰  杨建宇 《信号处理》2022,38(7):1405-1415
被动雷达作为一种特殊的双(多)基雷达体制,具有低成本、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显著优势;与传统辐射源相比,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GEO)卫星具有覆盖面积广、重访周期短、地面功率密度高等特性,将其作为辐射源构成高轨辐射源被动雷达,在广域持续隐蔽探测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针对一发多收的高轨辐射源被动雷达系统,为解决多基目标回波的高精度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联合积累的高轨辐射源被动雷达海面运动目标检测技术。首先,利用Keystone变换和去调频傅里叶变换实现目标回波能量跨距离单元和跨多普勒单元现象的校正,并将各站目标回波能量积累到多普勒参数域;然后,根据目标角度、距离、多普勒参数与多基构型间的解析形式,建立各站目标回波域、多普勒参数域间各自映射关系,从而解决了多基间目标距离和多普勒参数的差异性问题,完成了多基间目标回波能量的对齐和积累,实现了高轨辐射源被动雷达动目标检测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T2R型雷达系统是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一种雷达体制,能够同时利用多个发射台对目标进行定位,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反隐身能力。针对T2R型外辐射源侦察定位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TSOA-AOA混合定位算法。通过测量两组信号到达距离和,结合接收站的测向数据,构建椭圆-角度混合定位方程组,通过对方程组的求解及优化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定位,并利用GDOP定位精度图分析不同布站情况下算法的定位性能。最后给出了一些工程实践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目标探测系统具备极高的理论研究及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目标探测系统的概念内涵和技术体制优势,然后总结了该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对比民用辐射源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分析了非合作雷达辐射源目标探测系统在获取和处理信号以及检测和跟踪目标等方面面临的诸多技术瓶颈,探讨了系统同步、直达波抑制、非合作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海上运动辐射源单站纯方位无源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运动辐射源单站纯方位无源定位过程中辐射源运动参数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利用对目标的航向分析改进定位性能的方法,分析其性能改善程度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雷达显示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耀  石春燕 《雷达与对抗》2014,(1):42-44,64
通过对雷达显示设备的发展过程、雷达显示处理技术及雷达显示方式的梳理总结,结合雷达设备的发展方向和显示需求,分析雷达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探讨应用GL Studio辅助开发仿真雷达显示器。首先直接对所要显示的图形符号及数字静态建模,然后对其中需要动态变化的部分调用API函数进行实时驱动,最终实现常规、偏心雷达平面位置显示器(PPI)的仿真。该雷达显示器仿真明显减少了直接从底层开发所需的工作量,仿真界面清晰,目标运动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4.
对于GSM相控阵无源雷达接收机获取的目标数据提出一种用最佳后验感知的神经网络进行处理的算法,在复杂的杂波及噪声背景下,相比于流行的卡尔曼滤波,提高了目标的检测跟踪精度,对促进GSM无源探测系统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主动雷达数据回放显示的基础上,通过使用D irectDraw和Intel IPP技术,设计了主动雷达终端实时仿真软件,包括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及终端显示等模块,极大地提高了软件的执行效率,使得整个仿真过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无源雷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在基于距离和的定位方法中,GNSS自身的时间同步误差和定位误差会降低定位精确度,考虑这些误差并结合全球四大GNSS的信号特性和参数测量能力,推导了三维空间多发多收距离和定位精确度表达式以及克拉美罗下界(CRLB)。选取不同卫星和接收站数量进行了仿真分析,揭示了卫星数量、接收站数量与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当忽略卫星位置误差时,接收站数量增长带来的定位精确度增长百分比对于任意辐射源数量为定值;若卫星位置误差增大,增加接收站数量对于定位精确度的改善程度会降低。所得结论可以为基于GNSS的无源雷达辐射源选取与接收站布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无源雷达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无源雷达控制系统结构及特点,通过成功设计和开发CAN适配卡及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和CAN网络信控天控系统软件,实现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无源雷达控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Direct3D的雷达视频图像实时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Direct3D的雷达图像PPI显示技术,讨论了利用多核多线程技术和多媒体定时器计时控制技术实现雷达视频图像实时显示,解决Windows GDI显示时屏闪和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等问题的方法,给出了某岸基警戒搜索雷达软件化终端信息实时显示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重点论述基于对海警戒雷达与无源监视雷达组网技术的对海协同探测系统,探讨该组合在雷达"四抗"方面的实现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半导体技术不仅在制造功能强大的IC及各式各样的半导体分立器件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其他技术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当前世界经济衰退浪潮的冲击下,无源电子元件领域借鉴、融合半导体技术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是抵御冲击的值得关注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