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带雨林冠层树木和藤本之间光合作用特征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的藤本是热带雨林的一个典型特征,但对藤本丰富发育的原因众说纷纭.季节性干旱假说认为干旱条件下藤本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而产生竞争优势.但是,由于热带雨林树木高大,冠层浓密,对叶片光合能力的测定往往选取幼苗,或采用离体方式,而且采样过程中极难采集到冠上的阳生叶片.这些局限性降低了前期研究结果的可信度.有鉴于此,我们选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季节雨林为研究对象,在旱季的中期,通过在热带雨林中搭建的大型冠层监测平台,原位测定了热带季节雨林代表乔木绒毛番龙眼成年株及其上缠绕的典型藤本扁担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木本绒毛番龙眼的最大羧化速率(Vcmax)、电子传输速率(Jmax)、最大光合速率(A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方面皆较藤本植物扁担藤高,但是木本植物的暗呼吸则明显低于藤本植物.据此推测,旱季中期木本植物净碳吸收和物质积累明显优于藤本植物.这些结果与前期离体或幼苗测定的结果相反,暗示回答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PET(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对象,研究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状态下体系温度和压力对原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TA Universal Analysal 2000热分析仪(DSC)表征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和结晶度;通过自动黏度测定仪表征样品的特征黏度();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样品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温度为130 ℃、超临界压力为20 MPa时,样品的tg、tm、最低,结晶度从原料的28%降到了23%,能使CO2最大量地分析扩散进入材料中,最适宜溶胀发泡.红外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分子结构没有变化,说明超临界CO2没有与PET发生化学反应,物理参数变化由CO2扩散进入材料分子链中引起的结晶度的变化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CO2浓度不断增加,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一种高效廉价的吸附材料至关重要。以甘蔗渣为碳源,尿素为N源,通过碳化和K2CO3活化制备出N掺杂多孔碳。多孔碳的物理化学性质用N2解吸等温线、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较高的N含量和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当尿素与甘蔗渣混合比是2、碳化温度是800℃、K2CO3浸渍比是3时,多孔碳的比表面积高达2 486.67 m2·g-1,同时CO2吸附量高达250.73 mg·g-1。由此可见以廉价的甘蔗渣制备N掺杂的多孔碳用于吸附CO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滇重楼切块繁殖不定芽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滇重楼切块繁殖过程中不定芽发生及其组织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仅在根状茎的节上发生,切块上的不定芽,起源于薄壁组织细胞脱分化,为直接发生,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从淀粉粒的分布等情况推测,顶芽具有顶端优势,这正是自然状态下1个根茎只能产生1个芽的原因.滇重楼切块繁殖的机理是顶端优势的打破.  相似文献   

5.
将CO_2注入地下油藏用于驱替原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CO_2注入地层后会与地层流体和岩石发生反应,其中岩石组成中的碳酸盐矿物极易与CO_2和水发生反应导致储层岩石物性发生改变。论文以方解石为代表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诱导双等离子体原子排放光谱测定仪(ICP-AES),扫描电镜(SEM)及在5 MPa压力下填砂模型的试验方法进行评价,分别考察了方解石的矿物学性质、CO_2-水-方解石反应前后方解石的表面物性、反应前后溶液的离子浓度变化及方解石填砂模型与CO_2、水反应后渗透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CO_2和水反应后,方解石出现溶蚀现象;反应压力增加,方解石溶蚀现象增加,反应后溶液中Ca~(2+)、HCO_3~-浓度增加;反应温度增加,方解石溶蚀现象增加,反应后溶液中Ca~(2+)、HCO_3~-浓度先增加,后降低;与CO_2和水反应后的方解石/石英砂填砂模型水测渗透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针对5个公司在CO2和H2S共存酸性环境下石油管材(OCTG)选材规范及NACE MR0175/ISO 15156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影响管材安全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各环境条件下不同公司选材规范之间的异同和适用范围。研究综合选材方案及操作步骤,编制OCTG材料综合选材软件。以新疆油田三高气井(高温、高压、高硫化氢环境)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给出影响材料抗腐蚀性能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选材准则。结果表明:影响酸性环境下OCTG选材的主要因素为H2S分压和CO2分压、温度及Cl-含量;得到了最优的选材推荐区间。  相似文献   

7.
空间站是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而空间站难以提供细胞培养所需要的CO2环境,并且需要可控且自动化的细胞培养方法,因此建立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无CO2细胞培养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改变培养基成分的初始pH值入手(向培养基中添加外源CO2或缓冲物质),探寻无CO2环境下培养细胞的可行性.用光学显微镜镜检细胞生存状态,用MTS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表明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HEPES,在一定浓度的HEPES缓冲液条件下,可实现无CO2环境下培养人神经相关细胞SH-SY5Y和U87MG以及人免疫相关细胞THP-1,并且向培养基添加3% HEPES可以使细胞至少存活5天,在此基础上又优化了结合微流控芯片培养细胞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利用故障树分析法,结合油田CO_2驱和埋存示范区泄漏及环境监测结果,对油藏埋存CO_2发生泄漏的途径和泄漏机制进行分析,并对CO_2驱和埋存示范区进行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对圈闭性很好的油藏,井的密封性失效(包括套管和井口设施损坏)、固井不完善及水泥环腐蚀是造成CO_2泄漏的主要原因;整体上,埋存于地下的CO_2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泄漏,但在近井土壤中CO_2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越靠近井口土壤中CO_2含量越大,表明CO_2通过井内套管柱或不完整水泥环发生了微量泄漏。故障树分析结果对CO_2埋存区的泄漏监测和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获取织金洞CO_2浓度的连续昼夜变化情况,分别以4 h为间隔,对洞内41个点和以15 min间隔对洞内4个监测点,进行连续昼夜监测分析。研究表明:1织金洞中稳定段CO_2浓度变化与海拔的相关性较高,集中在距入口相对高差20 m范围内变动,洞口段CO_2空间变化差异主要与洞道结构和裂隙发育情况有关,其水平对流强度大于其垂直下沉;2观测期间洞内CO_2浓度呈类正弦曲线的准周期昼夜变化,分别以19:00~20:00和03:00~04:00~08:00为峰值和谷值;3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受旅游活动、洞穴内外空气对流交换扩散及滴水脱气过程的多重影响,30年对外旅游开放使洞内温度升高2~3.5℃,CO_2浓度升高约50 mg/L,初步说明整体上自然因素强于游客活动的影响;旅游旺季游客活动明显增强。深入研究其不同尺度时空变化,有助于揭示洞穴微气候变化及其与大气间交换响应的耦合过程及洞穴系统的碳循环特征与源汇关系,进而分析次生沉积物的沉积与再溶蚀机制,为开发和保护织金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与混相驱相比,CO_2近混相驱在驱油效率方面有所下降,但由于压力降低后流度改善、波及效率提高,最终采收率并未明显下降。考虑到近混相驱在气源和操作成本方面的优势,CO_2近混相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渤海油田秦皇岛区块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富含CO_2(24mol%~90mol%)的产出气,为实施非纯CO_2近混相驱提供了条件。采用加密细管实验和模拟点的方法,确定了不同CO_2含量(100%、85%、80%、70%、55%、40%、24%和0)下近混相压力的区间,获得了目标油藏典型井实现近混相驱的CO_2含量下限为64.13%。在此基础上,为扩大近混相驱的范围和潜力,针对含量下限之下的CO_2(55%、40%和24%),探索了添加轻质组分C_2~C_6对近混相压力区间的影响程度,获得了不同CO_2含量下实现近混相驱所需的轻质组分C_2~C_6含量以实现对目标油藏CO_2近混相驱优化和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添加HDACI,500μM恩提诺特的H.sp.CLG4.培养萃取物与对照的差异,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添加表观遗传试剂的Hypomyces sp.CLG4.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  相似文献   

12.
一株有抗菌活性的云南重楼植物内生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次从云南重楼植物中分离得到的1株内生真菌(编号c 196),发现它对多种病原菌有抗菌活性.通过进一步对其培养特征,显微形态特征,电镜扫描特征的观察以及ITS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与分析,发现该菌与巴西青霉(P.brasilianum)的赫昆青霉(P.paraherquei)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相似性为99.6%,但形态特征存在差别,c 196菌株的分生孢子小梗有1~3个分支,而巴西青霉和赫昆青霉[1,2]的分生孢子小梗都是4~7个分支.因此我们建议将其定为P.paraherquei的1个变种———赫昆青霉云南变种(Penicillium para-herqueivar.yunnanensisn.var Sun et Chen).  相似文献   

13.
TTC-脱氢酶还原法测定滇重楼细胞活力优化条件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脱氢酶还原法对超低温保存后的滇重楼地下茎进行细胞活力测定,旨在探索出一套更加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细胞活力测定方法.方法:选取TTC-脱氢酶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过程中的TTC溶液浓度、pH值、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RT-HPLC法,以KINETEX-C18为色谱柱(4.6 mm× 100 mm,2.6 μm)、水-四氢呋喃-磷酸(体积比为80∶10∶0.2)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建立了柳叶红茎黄芩的根、茎、叶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质量浓度的RP-HPLC测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散热器上方热气流影响下的颗粒分布规律,为室内颗粒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用Grimm1.109系列粉尘监测器对西安42处散热器上方及远离散热器的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测试,并使用TSI8386A-M-GB风速计测量了测点处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基于测试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对散热器上方的颗粒物浓度与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气流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均对散热器上方的颗粒物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滇重楼根的内生细菌的多样性以及筛选促生菌株,从云南丽江采集5年生滇重楼,并从0.1 g根中分离获得228株内生细菌.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内生细菌归属到4个门,5个纲,7个目,11个科,13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40.35%)和芽孢杆菌属(22.37%)为优势属.之后,通过与小麦幼苗的共培养,筛选获得10株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菌株. YNR32016菌株对小麦幼苗的株高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72.43%;YNR32041菌株对小麦幼苗的根长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602.51%; YNR32046菌株对小麦幼苗的茎粗的促进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增长了26.87%.结果为深入分析滇重楼不同组织内生菌的多样性以及开发促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蒜头果(Malana oleifera)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0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蒜头果幼苗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饱和光强,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0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或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蒜头果幼苗叶片光补偿点的光强为8.1μmol.m-2.s-1,饱和光强约为750μmol.m-2.s-1.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22 67,CO2补偿点为53.2μmol.mol-1.叶片光合速率在25℃时达到最大值,最适温度为18~31℃.相对湿度在20%~80%的范围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ux transportation of bioaerosol are analyzed using the data observed in Nanjing in July 1998. Some results are obtained: (i) the concentration and flux transportation of bioaerosol vary periodically with the cycle of the solar radiation and atmospheric turbulent intensity, (ii) The bioaerosol concentration is affected by both the bioaerosol flux transport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solar radiation while the fungi concentration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