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微腔型电极的半乳糖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了具有三维结构的微腔型传感器芯片(腔深300μm,铂工作电极1.2*1.2^mm^-2。作者对微腔型电极进行了电化学特征的表征。并通过明胶包埋法将半乳糖氧化酶固定在电极中,构成微腔型半乳糖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O2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线性上限分别为4.5mmol/L和4.0mmol/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3.
赵元弟  庞代文 《分析化学》1996,24(3):364-368
本文对电化学脱氧核糖核酸(DNA)传感器的原理,DNA在电极表面的固定化,杂交指示剂的研究和电化学DNA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应用及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DNA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体硅加工工艺和纳米材料技术,研制微电机系统(MEMS)尺度敏感微结构与纳米铂颗粒的复合结构,提高微电极电化学性能,制备具有三维立体微结构的安培型微电极传感器.利用硅的各向异性湿法腐蚀技术在毫米级的工作电极表面实现微米级的锥体形微池阵列,以H2O2为检测对象考察立体电极结构对传感器性能的改进效果,实验证明,立体结构的设计使传感器具有更低的检出限(8 μmol/L)及更高的灵敏度(在 0~200 μmol/L浓度范围内检测灵敏度提高约85%),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和重复性.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沉积铂黑,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和电化学特性考察,比较了在平面微电极和立体微电极上修饰纳米材料的效果.立体结构为电沉积铂纳米颗粒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微环境,改善了纳米材料修饰的效果;立体结构微电极与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效率和电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次黄嘌呤微型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微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于传感器研究,制备一体化薄膜生物传感器。本项研究实瑞 微电极表面进行黄嘌呤氧化酶的固定化,从而制备一体化薄膜次黄嘌呤微传感器,该传感器对次黄嘌呤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和较高的测定灵敏度,传感器应用于鱼肉中次黄嘌呤的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纳米材料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在有机微污染物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传感器中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特点,重点阐述了纳米材料在有机微污染物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一些纳米材料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在有机微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材料电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用于有机微污染物的检测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电位无标型糖化血红蛋白免疫微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基于标准CMOS工艺和微加工技术的电位无标型免疫微传感器,可实现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血红蛋白浓度的简便检测。该微传感器包括含有信号读出电路的场效应型微传感集成芯片和一次性测试试条。微传感集成芯片由本实验室设计并经新加坡Chartered半导体公司流片制备。一次性测试试条采用微加工技术制备于柔性塑料片上,包括敏感电极阵列和三维微结构测量池。基于自组装单层膜并引入纳米金颗粒的方法,在测试试条电极表面固定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对电极表面的修饰过程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该传感器对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红蛋白检测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4mg/L和60~180mg/L。  相似文献   

8.
非质量效应压电化学传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守拙 《化学通报》2001,64(9):533-536
压电化学传感器在学术界通常称为压电石英微平天,归属于质量传感器范围,但是在液相中,这种传感器还要受到液相物理化学特性参量的影响,据此,提出与发展了区别于常规质量响应型压电传感的另一类非质量响应型压电传感检测技术,本文论述了在相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不少领域,传统的微天平型压电传感器根本不适用,或者传感性能不如新型的基于非质量效应响应机理的压电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对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近况(涉及年份主要在1992-2006年间)作了评述,内容主要集中在应用此技术包埋某些电化学活性物质或生物化学活性分子于其中而制备相关传感器的方法及其原理,在制备传感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此类传感器的分析应用。此外,对其发展趋势也作了简单的讨论(引用参考文献51篇)。  相似文献   

10.
电流型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冲  李林儒  陆天虹 《应用化学》2012,29(3):245-250
综述了电流型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电解液的发展状况。 研究发现,用离子液体作电解液,与水溶液电解液相比,具有不挥发、电导率高和电化学窗口宽等优点,其与聚合物结合得到的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兼具离子液体和聚合物电解质的优点。 用有机溶剂作电流型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电解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但它是很有应用前景的。  相似文献   

11.
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易共形、高灵敏、快响应等特点,是发展物联网、可穿戴电子、触觉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器件。通过敏感功能材料开发、功能层微结构设计、微纳制造方法优化等策略,可提升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扩张其应用场景。其中,功能层微结构的创新设计被普遍认为是增强柔性传感器性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微结构化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微结构对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性能增强的机制、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及微结构化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作为纳克级的质量传感器,可通过测定石英晶体振动频率的变化来测定石英晶体表面微小的质量变化.近年来,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研究领域[1].在锂嵌入型电极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嵌基材料中嵌入脱出会引起电极质量的微小变化,因而利用EQCM技术研究Li+的嵌入脱出过程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分析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我国电化学分析发展的概况。内容分极谱与伏安法,微电极、超微电极和修饰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与传感器,示波分析法,电泳及色谱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电致发光,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及石英晶体微天平,化学计量学方法,电位分析及其它和仪器装置及实验技术等。引用文献591篇。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测定原理和直接电流型、间接电流型(包括电化学酶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脱氧核糖核酸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化学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3篇)。  相似文献   

15.
压电晶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晶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基于质量、粘度、电导率变化的溶液分析法。重点介绍了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压电生物传感器;对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重要应用价值的串联式压电传感器(SPQC)、串联式表面声波电导传感器(SAW)、液隔电极式压电传感器(ESPS)等也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6.
18/8型不锈钢在受力形变条件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昌健  冯祖德 《电化学》1995,1(4):439-445
应用电化学稳态技术、电化交流阻、抗微区电化学技术及扫描电等方法,研究18/8型不锈钢在Na2S2O3稀溶液中,受外力形变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力学因素可使表面腐蚀电化学活性增加,表面微裂纹的发生、消失和再钝化的动态过程,同时受电位和拉应力的影响;点腐蚀可优先发生在应力集中位置,点蚀的发展可能诱导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巴胺仿生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纳米微球,并在其表面原位合成银纳米颗粒.复合物微球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H2O2的性能以及良好的结合生物分子的能力.将制备的复合物微球作为标记物,将氨基化石墨烯作为基底材料,构建了检测人免疫球蛋白(Ig G)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运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分析,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0.1 pg/m L~15 ng/m L,检出限为0.025 pg/m L.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化学聚合将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与吡咯掺杂后共聚于电极表面的新方法设计传感界面,结合采用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技术制备的两电极系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利用电聚合引入蛋白A进而固定抗体、提高检测性能的安培型免疫微传感器,并应用于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yphi)的检测.考察了传感器检测沙门氏菌的响应特性,优化了相关实验条件及参数,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图像验证了该抗体固定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固定蛋白A进行敏感膜修饰,操作简便省时(<10 min)、可控性强,试剂用量少(10 μL),能够有效改善抗体固定效果,提高传感器检测性能,适于微型免疫传感器的表面修饰研究.以此设计的安培型免疫微传感器能够检测100 cfu/mL沙门氏菌溶液,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对DNA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基本原理、探针固定技术、杂交指示剂的选择及其在基因诊断、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对发展方向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20.
介绍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特别是厦门大学电化学微/纳米加工课题组建立起来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旨在让广大师生了解这一特种加工技术,共同促进我国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