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蝉自然鸣声起鸣声和重复声的前奏及高潮声,分别由若干个分别含3个亚脉冲(SP1-3)的脉冲组成。基本音和载频带的主频率(PFb和PFc)份别为338±20Hz和3617±87Hz。起鸣声的前奏合22个脉冲(P1-22),调幅特性逐渐衰变,SP1的载波振荡失去对称性,并与基波叠加,SP2,3近似为正弦波。同时,鸣声由以PFc为主音逐渐转变为以PFb为主音。起鸣的高潮声、重复声的前奏和高潮声都进一步失去调幅特性,载波振荡主要与SP2的基波叠加,其PFc的幅值都比PFb平均低10dB以上,鸣声都是以基本音的PFb为主音。由发声膜的结构来看,其三条长肋的振动频率可能由质量控制逐渐转变为力阻控制,相应的鸣声由以PFc为主音的起鸣前奏逐渐衰变为PFb为主音的高潮声和重复声。  相似文献   

2.
黑蚱蝉(C.atrata Fabricius)的复合脉冲型和单脉冲型叫声(CP-和 SP-叫声)分别具有呼叫声和求爱声特性。 CP-叫声的声脉冲由 3个亚脉冲组成,而 SP-叫声为单一脉冲。两者都以约 5000 Hz的主频率为主音的单音调声,但 CP-叫声的主频率幅值比 SP-叫声平均高 10.5 dB。两者发声运动的神经肌肉活动的波形结构虽相似,但 CP-叫声的发声运动由约50 ms的起动过程逐步发展为平稳期,而 SP-叫声快速起动。 SP-叫声发声运动的神经肌肉活动增强而动作周期变慢,其动作电位的宽度、后电位和 EMG的幅值分别比 CP-叫声平稳期内平均增高 52.8%、 88.8%和 26.3%;而声脉冲的潜伏期和重复周期分别平均减慢 49.5%和 38.5%。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的吠叫声特征与家狗的吠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熊猫和家狗的吠叫声“旺”分别进行了频谱分析,大熊猫语图在4kHz内由8条共振带重叠构成,共振带宽、长,边界清晰。大熊猫叫声“旺”的基颇为200~300Hz,次频带为400Hz左右,叫声的幅度直方图似伽玛分布。家狗吠声“旺”的语图共振带短,埋于湍流乱纹中,家狗吠叫声中含很强的噪声,家狗叫声“旺”的基频为 400~ 500 Hz,次频带为900Hz左右,叫声的幅度直方图似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鸣鸣蝉变音调鸣声基本特性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发声的原初机制。鸣鸣蝉的每个单次叫声由前奏、含有若干个变音节“Weiying”的高潮声和尾声组成。每个变音节由以基本音(BS)为主的“Wei”和陪音(UP_2)为主的“Ying”合成,陪音(UP_1)为低强度伴音,BS、UP_1和UP_2由发声肌不同特性的颤动分别激励发声膜的长肋LR_2、LR_3和LR_1振动所产生。LR_1和LR_2,3可分别类比为两端张紧的弦和两端铰链中央加载的梁.类比模型发声振动的声学特性,不仅与LR_1,2,3的结构特性相适应,而且与鸣声的声学特性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王成会  程建春 《物理学报》2014,(13):217-223
将弹性管壁视为膜弹性结构,得到了管径较大弹性管中泡群内气泡弱非线性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逐级近似法对气泡的非线性共振频率、基频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气泡共振频率主要受泡群内气泡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气泡的非线性共振频率将发生偏移,其偏移量取决于共振响应振幅;气泡的声响应区存在最大频率值;在声响应的高频率区内声响应幅值有多值性.  相似文献   

6.
蝉类用于声通讯的鸣声特性及其飞行趋声范围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蝉鸣声和听觉特性。结果表明,蝉类用于飞行趋声的鸣声种特性不仅与鸣声的优势频率有关,而且与鸣声的音调和节奏的变化有关。同时,鸣声的优势频率与相应的生态环境有关,其飞行趋声范围一般不超过200m,主要范围约100-60左右。  相似文献   

7.
吴锦雷  邹英华 《光学学报》1998,18(8):102-1107
用泵浦-探测技术测量了金属-介质复合薄膜Cu-Ba-O的光学透射率在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下随延迟时间的瞬态变化曲线,获得了薄膜对光的透射率迅速减小并在皮秒时间内恢复原状的实验结果。该现象是由薄膜中金属超微粒子内费米能级附近电子被飞秒激光脉冲激发所产生的非平衡态电子经历瞬态弛豫造成的。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薄膜中Cu超微粒子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常数g的修正数值。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照TlBaCaCuO外延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高温超导体TlBaCaCuO外延膜的微波(36GHz)辐照响应特性,在超导转变温区附近,其响应行为基本属于辐射热效应,在T=107K附近,其微波响应率可达8.14V/W,等效噪声功率NEP约9.15×10^-11W/√Hz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器件可望用于宽电磁辐射检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同题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几种特殊元素替代效应的有关最新结果,包括如YBCO单晶体CuO_2平面和Cu-O链Cu位的3d过渡族元素替代,(Y,Pr)Ba_2Cu_3O_(7-δ)的问题,阳离子替代和氧的化学计量比的改变而引起的各向异性物性的改变,氧化物超导体超晶格和电子型超导体(Nd,Ce)_2CuO_4系列的元素替代效应及其与空穴型超导体的比较。最后详细讨论了费密液体图像失效的Luttinger液体理论和有关高温超导体元素替代效应的一些推论。  相似文献   

10.
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元素替代效应(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同题系列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几种特殊元素替代效应的有关最新结果,包括如YBCO单晶体CuO_2平面和Cu-O链Cu位的3d过渡族元素替代,(Y,Pr)Ba_2Cu_3O_(7-δ)的问题,阳离子替代和氧的化学计量比的改变而引起的各向异性物性的改变,氧化物超导体超晶格和电子型超导体(Nd,Ce)_2CuO_4系列的元素替代效应及其与空穴型超导体的比较。最后详细讨论了费密液体图像失效的Luttinger液体理论和有关高温超导体元素替代效应的一些推论。  相似文献   

11.
黑蚱蝉(Cryptotymrana atrata Fabricius)发声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蚱蝉的发声器官是一种小型化的多重组合式发声装置。其鸣声由重复频率约180Hz的调幅脉冲列组成,可见带宽200—12500Hz,主峰频率5kHz。鼓膜的振动发声是由两侧鼓膜肌交替收缩驱动的。鼓室的功能是改善波形、调谐特性和扩声。腹室的功能是进一步改善音色和扩声。腹腔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输出功率。褶膜对改善音色和调谐特性有明显的作用。腹瓣和镜膜仅对音量调节有一定的影响。 这些结果可为声学装置的研究提供一种生物原型。  相似文献   

12.
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先在MgO衬底上制备一层Sr2(AlTa)O6薄膜作为过渡层,再制备(Y0.6Ho0.4)Ba2Cu3O7-δ超导薄膜,新超导薄膜的零电阻温度Tc0为89K,临界电流密度Jc为2.3*10^6A/cm^2(77K),用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特性。  相似文献   

13.
毛志强  张宏光 《物理学报》1994,43(2):303-307
利用Raman散射研究了Bi2Sr2-xBaxCuOy(x=0,0.2,0.4)单晶样品的声子振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Bi2Sr2-xBaxCuOy体的Raman谱中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频率的特征振动模,即196,300,460,625和660cm^-1;而频率为196,300,625,660cm^-1的特征峰的强度随着Ba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早期的工作中,我们曾经研究过Ba的掺杂对Bi2201相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Pr掺杂在Y位对YBa2Cu3O7-δ超导体内耗的影响,随Pr对Y的掺杂量增加,110K内耗峰逐渐减小,而87K附近的内耗峰基本不变,因Pr的掺入主要引起电子结构的变化,110K附近内耗峰应的电子结构有关,而和YBa2Cu3O7-δ的附近的90超导转变无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拉曼散射和红外有收光谱研究了Y1-xNdxSr2Cu.0mO0.3o7-δ系列样品的声子振劝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x=0的样品,在拉曼光谱中主要出现2323,443,522和578cm^-1几个特征峰,在中红外吸收光谱中出现522,580和646xm^-1特征峰。  相似文献   

16.
罗琦 《光学学报》1997,17(11):503-1508
研究了EuCl3.6H2O的Eu^3+的^5D0-^6F0“禁戒”跃迁的机制有其“反常”温度效应。通过比较没温度下荧光光谱中^5D0-^6跃迁和^5D0-^7F0跃迁第一条谱线的强度比,发现由于晶格振动,^7F2态通过四个频率为245cm-1的声子与^7F0态耦合,使^7F0态成为混合态,因而使^5D0-^7F-的跃迁成为可能,并且其振子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黑蝉发声膜的长肋可类比为一端夹紧的梁,激励声的基频为3900—5500Hz,与黑蝉鸣声的主峰频率(MPF)的可能范围基本一致。有盖(Op)、鼓盖(TC)和褶膜(JM)可分别类比为一边固定、二边固定其余自由的均匀方板和四边固定的矩形膜,受激振动的基频(f_(OP)~1=940Hz、f_(TC)~1=1200Hz和f_(JM)~1=810Hz),及其f_(OP)~(3,4.5,5,5.5,6)、f_(TC)~(2,2.5,3,3.5)和f_(JM)~(45,65,66,76,77)分别与Op、TC和JM振动的MPF及其主要高频成分基本相一致,共鸣腔和两侧气门可类比为并联谐振电路和并接于输出端的电阻,谐振频率和品质因素与黑蝉鸣声的MPF和调谐度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大厅内产场强度的分布,对于稳态声源来说取决于各处的直达声和来自所有界面的反射声.但是对于语言和音乐等脉冲性质的声源,由于人耳的积分效应,只有直达声和早期反射声才对听众席上所感受到的响度起主要作用,因此作为音质评价参量,要考虑到声场的有效强度.于是在消声室内利用“干”语言录音进行一系列主观试听实验,以求了解短延时回声(早期反射声)对响度评价的作用.实验中由电声装置产生出含有原始声和单个或多个延时回声的声场.实验结果表明声场的感受响度与回声能量、入射角及其延迟时间分布有关.对多个短延时回声和超过30-50ms的单个回声来说,能量相加规律并不适用.在有些情况下实际感受的响度比能量相加规律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19.
具有旋涡的翼型绕流辐射声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面无法和涡声理论数值来研究具有旋涡的NASAGA(W)-1型翼型绕流的流场和辐射声场,这对于提高透平机械的效率及降低辐射噪声很有帮助。采用作者积累的关于面无法的一些计算技巧,首先成功地求解了不同攻角来流时的流场,再用涡声理论计算了涡旋绕过翼型时声压场的变化及声源的指向性,最后给出了有关这种流动噪声的发声机理和声源特性的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单轴压缩条件下大理岩和辉长岩样品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的范围从25—387kHz。应用高速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了岩石变形各阶段产生的声发射波形。对32个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FFT),得到它们的振幅谱。比较了不同种类岩石的频谱以及频谱随应力的变化,找出了声发射信号的频谱分布范围。本文选取声发射信号振幅谱的主频f_Amax,峰个数n和单个声发射释放的能量IE三个参量对岩石声发射振幅谱作了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岩石样品表面探测到的声发射信号包含多种频谱成份,并且频谱具有谐波特性。对本实验所使用的岩石样品尺度(直径2.5—5cm;长度5—10cm的圆柱形),声发射的主要能量分布在40—110kHz的频率范围内。(2)大理岩和辉长岩的主频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与样品大小有关。(3)岩石样品声发射频谱随压力的变化具有随机性质,没有显著的随应力增加而增大或减小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