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齐士钤 《应用声学》1989,8(4):48-48
由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科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信号处理学会语言图像通信专业委员会,ASSP北京分部联合主办的“语言、图像、通讯、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拟在1989年11月左右在北京召开。本学术会议的论文内容包括:语言分析与合成,语言识别,语言感知,语言编码,语言增强,听觉和听力学,音乐声学;图像和图形处理,图像识别,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增强,文字编码,文字识别;通讯中的信号处  相似文献   

2.
1993年斯德哥尔摩音乐声学会议简讯1993年斯德哥尔摩音乐声学会议于1993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工学院(KTH)举行.会议由KTH的语言通信和音乐声学系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中国、意大利、波兰...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际活动也就更加频繁、更加重要.因而,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不断扩大,这表现在近代语言通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上.所谓交际主要是交换信息.语言——口头的和书面的,便是最直接、最方便、最有效的信息源,因为语言不但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 近代语言通讯技术不但延长了人类口、耳的作用距离,而且扩大了它们的功能.语言本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大脑和双手得到了进一步的延长.于是一种新的交际方式——人机对话出现了.第五代计算机,便是以具有自然语言输入输出为其特征的.今天语言通讯不但在空间距离上已经超出了人类居住的地球而伸向了宇宙空间,在功能上还扩展到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之中.可以认为,语言通讯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我们现在考察一下它的发展历史和展望未来的前景便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张毅颖 《应用声学》2010,29(3):240-240
2010年4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家騄先生所著的《汉语人机语音通信基础》一书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张家騄先生是新中国从事语言声学研究的老一代科研工作者之一,长期从事语言通讯和语音学等领域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形成的最佳时间段,错过了最佳的语言接受时间段,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与语言相关的大脑皮层就会慢慢的衰退,学习语言的效率和速度也会变得大不如前.因此,幼儿语言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后期交际能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克勇 《应用声学》1988,7(1):37-40
目前,语言声学技术在西方已经成为声学中最活跃、最受到关注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之一。它的应用日趋广泛,从信息、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到日常生活用品,乃至于帮助残疾人,无所不在.在法国,据统计,仅语言合成和识别的产品市场,1985年就达到了1亿6千多万法郎(人民币1元目前约合2法郎).到1990年预计将接近10亿法郎.  相似文献   

7.
利用语言艺术激活物理课堂,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趣味性语言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活化学生的思维.本文从善用拟人化手法、巧用名言名句、妙用幽默语言、乐用排比总结4个方面来论述趣味性语言的妙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二阶谱法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噪声中的语言相位对合成语言的影响,在计算机上完成了本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白噪声背景中的信噪比为-5dB-+5dB的语言信号,经本方法处理后,信噪比可提高6dB以上.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科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学科语言的特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前提应该是熟悉物理语言的行文方式、结构组织,从而会使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交流.因此,要强调物理语言的类型、特点,使学生对物理语言形成一定的“语感”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4].  相似文献   

10.
张家騄 《应用声学》1992,11(3):11-1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齐颖勇,在语言声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现在亚利桑那大学言语和听觉科学系任助理教授。由于他在言语科学领域中工作成绩突出,于1991年美国声学学会秋季大会上,成为克拉特(Dennis Klatt)纪念奖的第一位得主。 克拉特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声学家,他在言语合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研制的文语转换系统DEC-Talk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一种。不幸他于1989年逝世。为了纪念他对言语科学的贡献,由美国言语-语言-听觉基金会和美国声学学会联合设立了克拉特纪念基金。首次2000美元奖金授予一位取得博士学  相似文献   

11.
1991年我曾赴瑞典访问,在那里我就瑞典高校的学制、物理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管理……等很多问题进行了考察和了解。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们彼此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在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是外部语言,而师生双方思维活动的载体是内部语言。 物理语言除了具有语言的共性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物理学中有专门表述自己的概念、规律、定律的专用词汇、术语等。在语言的句式或语群的规律方面也有别于其他学科。要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师生之间语言相通继而达到情感交融则是最基本的条件,这要求教师要讲究语言艺术,加强语言修养,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没有语言、语句等语言形式,也就没有概念;没有判断和推理,也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1895年12月27日,瑞典伟大的发明家、炸药大王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B.Nobel,1833~1896)在巴黎马拉可夫大街的寓所里,亲手用瑞典文写下了4页遗嘱,并存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里.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圣列莫的别墅中去世.1897年1月,这份存放的遗嘱,由遗嘱执行人瑞典土木工程师拉格纳·索尔曼和鲁道夫·利列克维斯特一起拆封,并公诸于世.这就是现代史上一份最为著名的遗嘱,这份遗嘱最终奠定了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奖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和表型的多样性呈现距离非洲越远则越少的趋势。奥克兰大学的阿特金森(Quentin Atkinson)发现在现代语言中,距离非洲越远地区的语素(语言的最小单位)也越少。含有最多音素的方言存在于非洲所说的语言之中,而所含音素最少的口语则存在于南美洲和太平洋的热带岛屿(如图)。通过《语言结构的世界地图》(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中504 种语言的数据,他发现所有语言都出自非洲。5 万~7 万年前人类大批走出非洲,带走部分音素。这与非洲考古学发现也是相吻合的。
世界各地的这种音素使用的模式反映了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模式,因为基因多样性也随人类活动范围从非洲向外扩张而衰减。一般而言,地球上的那些最近才有人居住区域的地方语言中所含的音素较少,而那些容留人类生活数千年之久的区域(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仍然有着最多的音素。这一音素使用的衰减无法通过人口的移动或其他地区性的因素来解释,它强有力地证明了现代人语言起源于非洲。  相似文献   

15.
表象是思维加工的对象,物理语言具有的表象性有助于学生建立相应的表象.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发掘物理语言的表象性,从而实施智慧的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固体热导率测定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降低数据处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人工计算误差,利用基于该实验的C语言程序,实现高效率数据处理,得出高精度实验结果,进一步阐明C语言程序设计在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中的适用与可行[3]。  相似文献   

17.
目前,骨导语言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是沿用气导语言通信系统的带宽300Hz—3400Hz。本文根据对骨导语言基本特性研究结果,对此提出修改建议。认为频带宽度的上限若能适当降低,对于改善语言通信清晰度是有利的,也可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段玉文 《物理通报》2017,36(11):41-48
中学生物理语言表征问题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为思维方式的培养. 通过建立三维空间系统框架, 立体 呈现物理思维方式与物理语言表征问题的基本方式及行为动词、 物理语言表征问题能力及反映其强弱的标准词语 的关系. 阐释了每种思维方式及教学操作要求, 例析了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方武增 《物理通报》2022,(7):146-149+159
物理语言能力是物理学习者的一项基本能力,发展提高物理语言能力无论是对汲取物理知识,还是提升自身学习能力都有极大的意义.现实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数学、轻语言的情况,物理语言能力的缺失,让教师与学生皆难以真正感知物理学的魅力,但只要物理教师在课堂中能调动一切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的逻辑训练与表达训练,努力践行并反思诸己,一定会促进学生物理语言能力的提升、物理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张子珍 《物理通报》2016,35(6):11-13
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属狭义相对论的范畴, 本文用几何语言和非几何语言的狭义相对论知识推导了光波 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并且将两种方法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