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法, 利用重氢交换反应证明在Pt-NaY/HY体系有氢溢出(spillover)效应发生, 测量了100 ℃和50 ℃时的交换速率。发现在50 ℃时高频羟基的交换速率大于低频羟基。并对溢出机构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分子筛体系的氢溢出效应李晓燕,盛太成,杨孔章(山东大学化学院,济南250100)关键词铂/分子筛催化剂,氢溢出,程序升温脱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氢溢出效应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以分子筛为担体的负载型...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研究蛋白二级结构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猛  杨频 《化学通报》2000,63(12):26-33
核共振共振法常规应用于解析化学物质结构和反应性能,现已发展成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实验技术,尤其是在确定溶液中蛋白和多肽结构方面起着其它物理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作用。文章综述了化学位移,偶合常数。核Overhauser效应(NOE)以及同位素交换等确定蛋白或多肽二级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核磁共振碳谱中的重原子效应,分析了溴和碘的重原子效应对不同杂化状态和环境下碳的化学位移的影响,并总结了其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法(NMR)是研究分子结构、分子构型及分子的动力学现象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近十多年来NMR所研究的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液体样品,固体样品也可以研究。过去对于固体样品只能得到宽线的谱图,而今天可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1H NMR)技术对腹腔注射不同剂量[2, 10, 50 mg/kg(体重)]的硝酸镧[La(NO3)3]和硝酸铈[Ce(NO3)3] 的雄性Wistar大鼠肝、肾组织的MAS 1H NMR谱进行比较分析, 研究了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 并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剂量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进行了分类. 研究结果表明, La(NO3)3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肝毒, Ce(NO3)3对大鼠肝、肾同时造成损伤. 该方法可用于其它稀土及金属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和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研究了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的亚急性生化效应.大鼠连续5日腹腔注射马兜铃酸后,不同时间段尿液1HNMR谱显示与肾小管及肾乳头受损相关的标记物(NMRmarker)浓度有显著变化;铬酸钠、氯化汞、二溴乙胺、盐酸肼和异硫氰酸-α-萘酯,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造成的肝肾损伤模型组、AA组和对照组的大鼠尿液1HNMR谱解析和分类.1HNMR谱中各种代谢物的谱峰强度变化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马兜铃酸引起的肾损伤与肾小管及肾乳头损伤模型类似,且随给药量的积累,肾损伤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引起肾脏不可逆损伤.该方法可用于中药的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NMR)技术凭借其高空间分辨率,宽时间响应尺度和非侵入检测等特点,在化学分析和医疗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原子核的低极化使现阶段NMR技术的灵敏度较低。超极化技术是一类可以有效提高NMR灵敏度的方法。其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把原子核自旋态推向一个偏离热力学平衡的状态,使NMR信号强度得到几个数量级的提升,极大地改善了灵敏度。多种超极化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本文用较为形象的描述对几种常见的超极化技术包括:动态核极化、光泵、光核极化、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仲氢诱导极化。从其精巧的原理和广泛的应用进行介绍,有助于人们对超极化技术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氯乙烯单体 ( VCM)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 ,其应用十分广泛 .生产VCM的传统方法是以乙烯为原料 ,分步生成目的产物 ,首先通过氧氯化反应生成 1 ,2 -二氯乙烷 ,然后脱氯化氢得到 VCM.由于乙烯法生产氯乙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 B.F.Goodrich公司、孟山都公司及比利时的 EVC公司等世界各大化学公司都一直在研究开发乙烷一步法制氯乙烯的技术 ,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 .欧洲乙烯公司以乙烷为原料 ,采用直接氧氯化法 ,经过 9年多的开发研究 ,成功地半工业化生产出氯乙烯单体 ,使 VCM生产成本大大降低[1] .原料气乙…  相似文献   

10.
治疗真菌感染的中药土槿皮是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en)的干燥根皮。其中主要抗真菌活性成份为土槿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1)。近年发现它有明  相似文献   

11.
煤的核磁共振成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别浸泡在氘代吡啶和氘代丙酮溶剂中的煤的核磁共振成象,观察了溶剂在煤中的渗透、扩散过程和溶胀作用。并得到了煤的大分子网络中的动态小分子的分布情况。由核磁共振成象技术获得了煤的化学和物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硫酸氧钒毒性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生化指标分析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研究了具有类胰岛素活性的硫酸氧钒(VOSO4)对Wistar大鼠的毒性作用.通过不同剂量的VOSO4对Wistar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6d,收集大鼠的血清和尿液,并采集样品的1H NMR谱进行多变量数据统计分析来辨识其特征代谢物,然后采用TICL(a web Tool for automatic Interpretation of Compound List)方法建立特征代谢物的代谢网络模型,分析受影响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组(45mg/kg)和低剂量组(15mg/kg)的特征代谢物含量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和低剂量组血清中乳酸、肌氨酸酐以及牛磺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增加,尿液中氧化三甲胺(TMAO)、肌酐、牛磺酸和甘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增加,并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给药组中乙酸和琥珀酸的含量都降低.这些结果说明VOSO4可能影响大鼠体内的糖代谢、脂类代谢及肠道菌群代谢等多个代谢系统,高剂量的VOSO4会导致肝脏毒性和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介绍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CP/MAS NMR)在表面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表面固载化物种的NMR研究;表面活性位的NMR研究;以及多相催化转化的NMR研究。结果表明CP/MAS NMR技术是解决表面问题的最方便、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引言在定量和定性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中,最广泛使用的是Hammett等所提出的σ_m、σ_p等取代基常数以及基团的诱导(场)效应和共轭效应常数。在建立基团的共轭效应常数方面,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多数工作是基于对基团的Hammett常数σ的人为分解上,建立的模型和分解方式(系数因子)不同,则得到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纯理论计算工作大多引入较多参数,使计算复杂和使用不便。作者曾在建立表征诱导效应大小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核磁共振方法是目前研究和测定溶液中分子特别是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而NOE实验特别是二维NOE实验测定分子中核间距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本文对二维NOE实验测定核间距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实验过程和这方面最新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用量子化学方法在UB3LYP/6-311++G(3df,3pd)水平上研究了一阶钒离子与乙烷的反应,找到了[VC2H6]^ 势能面上各驻点的结构,分析了反应过程中有关的电子转移性质,给出了CH4和H2的还原消队理。结果表明:CH4消除反应一般按加成-消除机理进行,在高能条件下也可按协同机理进行;H2分子消除反应,一般按1,2-H2分子消除机理进行,在高能条件下也可按1,1-H2分子消除机理进行。计算表明:能量最有利的反应通道是V^ C2H6→V(C2H4)^ H2,该反应放热11.82kJ/mol。  相似文献   

17.
用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聚硅氧烷类液晶侧链的结构异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近十多年来,侧链型液晶聚合物的研究日益活跃。研究结果表明,这类聚合物将作为新的功能材料,在化合物分离、信息存储和显示装置上得到实际应用。聚硅氧烷类侧链型液晶是迄今研究得最多,很有潜在实用价值的一种侧链型高分子液晶。它通常是用含中介基团的烯烃与聚甲基氢硅氧烷通过硅氢化反应制得的。文献中给出的反应式都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8.
电池,尤其是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从移动电子设备到新能源汽车再到电网储能,电池应用于多个领域且目前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难以被取代。电池技术的向前发展要求我们对其电化学反应机理有完整的认识,这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交叉碰撞。磁共振波谱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前者适合于研究Li、Na、P、O等电池材料中常见的轻元素,后者适合于研究Co、Mn、Fe、V等电池材料中常见的过渡金属。加上它们具有对样品无损、对结晶度无要求、能够定量分析等优点,NMR和EPR在过去三十年的电池研究中不断进步,日益成为电池表征的重要角色。本文从磁共振方法的角度出发,首先概述了固体NMR和EPR中的主要相互作用及其哈密顿表达形式,接着概述了固体NMR和EPR常用的重要方法及其在金属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代表性应用。本文有助于让我们直观地了解磁共振技术本身在金属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并有望为解决利用固体NMR和EPR进行电池研究的过程遇到的困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分子筛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筛由于具有独特的孔道及可调控酸碱性等特征,被作为离子交换剂、吸附剂及催化剂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的各种催化过程中。固体核磁共振是研究分子筛结构、酸性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强有力谱学手段之一。简单概述了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分子筛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20.
氧氟沙星的核磁共振波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1H, 13C NMR, DEPT, COSY, HSQC, HMBC谱和碳氟偶合裂分行为, 对酸性及碱性溶液中氧氟沙星(Ofloxacin, OFL)的1H和13C谱分别进行归属, 研究了哌嗪环亚甲基构成的AA'BB'复杂自旋体系中各H的化学位移. 发现噁嗪环上的甲基处于直立键; 5H在酸性溶液中化学位移移向低场, 这可能与形成C—H…O弱氢键有关; 在碱性溶液中, OFL的羧基变为羧酸根, 造成羧基和羰基周围碳原子上π电子重新分布, 导致相应C的化学位移和碳氟偶合常数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