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铵的一种敏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采用真空改性结晶技术,制备膨松、轻质和多微孔隙硝酸铵的方法。用该硝酸铵混制的铵木油炸药,具有良好的起爆和传爆性能、作功能力大、爆速高,是一种可以取代铵梯炸药,适宜于工业生产和广泛用于工程爆破的炸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利用化工厂的焦油废液制成的农用铵焦炸药,介绍了最佳配方,配制工艺和炸药性能,并把它同2~#岩石炸药和铵油炸药作了爆破效果比较,还分析了它的爆炸产物,证明它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相似文献   

3.
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爆破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爆破工程事业乃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数十年爆破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爆破及其破岩的科学概念进行了定义,系统阐述了炸药能量特征、岩体介质特征、炸药能量与岩体介质相互作用等决定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明确指出地质条件是爆破的基础,炸药能量特征必须与岩体介质特征来适应;基于岩体特性及其爆破特征,将自然岩体划分为似均匀连续体和不连续体两类。研究表明,在似均匀连续体中,岩体爆破作用机制和效果受微地形最小抵抗线控制;在不连续体中,受岩体结构特征控制。两者结合,形成了爆破工程地质控制论。  相似文献   

4.
盾构机在风化花岗岩地层掘进会遇到高强度孤石,为降低施工风险、避免刀盘及刀具严重损坏,常采用地面钻孔爆破对前方孤石进行预处理,但其炸药单耗一般由经验公式确定,导致爆破效果不理想。结合实际工程对爆破块度小于30 cm的特殊要求,采用爆破模型实验对炸药单耗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满足特殊块度要求的陆地钻孔爆破炸药单耗是常规钻孔爆破的5.4~6.5倍;上覆地层厚度与炸药单耗呈线性递增关系;实验得出的炸药单耗是瑞典经验公式计算值的3.4~4.9倍。由此提出满足工程需要的炸药单耗修正公式,应用于实际工程并通过验证取得良好效果,为类似工程孤石爆破预处理炸药单耗的计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定向爆破搬山造田,是英雄的大寨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深受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但是,由于日前农村所用炸药的主要原料是硝酸铵,成本高,又与农田争肥,严重影响定向爆破新技术的推广。如何减少炸药中硝铵用量,降低成本,研制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廉价炸药,是我们组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炸药类型对铁矿石爆破效果的影响,选用相同药量的3种炸药对铁矿石试样进行爆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炸药爆炸作用后试样表面裂纹分形维数和碎块块度分布特征,进而对试样的破坏程度和爆破效果进行了定量的对比与评价。同时,从爆炸应力波叠加、能量释放与传递角度,对爆破效果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松散装药以及混合装药均会导致爆源相同距离处爆炸应力场分布的均匀性变差;(2)炸药爆热越大、炸药铁矿石波阻抗匹配程度越高,炸药爆炸后释放的能量越大且能量传递效率越高,铁矿石破坏程度越大;(3)爆破工程中炸药选型时,应重点考虑炸药密度、爆热和爆速3个参数,选择与矿(岩)体波阻抗匹配程度高且爆热合适的炸药,使得爆破后产生的大块和小块均较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定向爆破技术在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在土岩中一般爆破的基本原理;定向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施工方法,以及其他与爆破有关的技术问题。文章从实际出发,列举了几种典型地形的移山造田定向爆破的设计例子。可作为对农业战线上初学爆破技术的人员举办训练班的讲义,也可供已从事爆破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业炸药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是以氧化剂与可燃物为主体,按氧平衡原理构成的爆炸混合物,属于非理想炸药。矿用炸药在现代工业炸药中占主导地位,它应用于矿山采掘,铁路与公路修筑,水利工程,地下开挖等岩土工程中。随着爆破工艺日益广泛地得到应用,现代工业炸药也迅速地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架桥钢筋混凝土箱梁属于薄壁空腔结构,钢筋含量高,难以进行钻孔爆破破碎。以武汉沌阳高架桥爆破拆除工程为背景,提出了采用水压爆破破碎多室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方案,并采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全封闭多室箱梁结构的水压爆破破坏过程,研究了炸药在水中爆炸后诱发的冲击波和爆生气体对下箱梁结构的双重作用过程;在对数值模拟与实际爆破效果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箱梁水压爆破方案的药包布置方式、爆破参数和起爆顺序等。  相似文献   

10.
刘育魁  姚戈 《爆炸与冲击》1992,12(4):297-306
工程爆破方法在开矿、筑坝、修路和凿洞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经验和分析表明,当炸药埋深超过40米时,重力对爆破抛掷现象有明显影响,但目前缺乏系境研究。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爆破作用下的岩体本构数学模型,并用二维轴对称数值计算方法对有重力影响的工程爆破问题初始阶段进行了详细研究,计算结果包括爆炸应力波的传播规律,岩体的加速与破坏过程,空腔与地表面的运动规律,抛掷区的形成与划定,能量分配关系等,结果表明:重力对爆炸波的传播基本无影响,重力仅影响抛掷区的大小和抛掷区动能占总爆炸能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公社在去冬今春以大寨为榜样,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批资本主义,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大干社会主义,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象大寨那样,我们也采用了定向爆破大搞人造平原的新套套,为实现农田机械化、水利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爆破实践中,常遇到爆破对爆破区附近地下巷道的安全影响问题。如矿山大爆破对附近井巷的影响;定向爆破筑坝对导流隧洞的影响等。凡土石方工程采用大爆破方法,在其附近有地下构筑物(隧道、涵洞、巷道、地下厂房仓库)时,必须确保其安全。在设计中应正确评价爆破对其安全影响的程度。 由于对爆破给予地下巷道(包括硐室)初载荷作用及其所造成破坏的规律认识不足,往往难于对其安全距离作出正确估计。通常借用《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地震安全距离公式进行验算,造成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爆破振动实测数据, 通过小波分析方法, 得到不同数量自由面爆破振动信号的总能量、各频带的峰值质点振动速度(PPV)及各频带能量, 进而对不同数量自由面爆破振动信号的能量分布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开(掏)槽爆破, 由于受单一自由面限制, 大部分炸药爆炸的能量都将作为地震能量消耗掉;自由面越多, 爆破振动信号总能量越少;自由面的数量可影响各频带振动分量分布, 随自由面数量的增加, 爆破振动能量更趋向高频分布, 中低频能量有减少趋势, 振动速度降低;同一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带PPV虽比低频带PPV高, 但振动持续时间短, 能量衰减较快。建议在工程爆破的减振设计中, 优化起爆方案, 尽量利用多个自由面, 这将比仅仅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炸药爆炸后释放出大量能量,通过爆炸产物气体膨胀对岩石做功,能量以波的形式在岩石中传播,引起岩石变形、破坏、抛掷。爆破工程的任务就是要高效率地利用这种能量对岩石造成理想的块度,抛掷的岩石获得一定的初速,不应破坏的则要完整无损。要做到这些,一方面需对爆炸载荷如何引起岩石的变形、运动和破坏进行系统的实验观察,做出正确的理论分析,加深对爆破机理的认识,为爆破的最优设计打下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有把这种理论变成现实,付诸工程实践的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韶山,英雄的韶山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认真学习贯彻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新高潮。去冬今春以来,韶山贫下中农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协作下,在农田基本建设中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定向爆破,推动了湖南省这项工作的开展,并为我国南方地区采用定向爆破技术搬山造田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岩石巷道掘进循环进尺慢,炮孔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取岩芯技术在岩土中形成环形自由面,利用少量炸药即可达到高效爆破的效果。首先对取岩芯爆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爆炸效果进行预估,并得到相关爆破参数;之后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爆破实验,制作两组水泥模型,分别模拟取岩芯爆破与传统爆破,在模型外部布置测振仪,测量爆炸过后模型的相关振动数据,并对两组模型的爆破效果与振动数据作出比较,得出取岩芯模型爆破效果及爆破振动要明显优于传统爆破模型。最后将该技术应用在某岩巷掘进现场进行爆破实验,取得成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取岩芯技术成形环形自由面进行爆破, 可以减少炮孔数, 降低炸药单耗,控制住爆破振动,提高爆破效率,达到高效爆破的目的,特别是该技术可应用于城市地下工程爆破。  相似文献   

17.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甘肃省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兰州市安宁公社孔家崖大队的贫下中农与兰州铁道学院爆破小组的同志紧密协作,在大青山工地削山填沟的战斗中,学习大寨的先进经验,采用定向爆破的新技术,于1974年12月6日进行了首次试爆,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突出煤层深孔控制爆破时控制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煤层深孔爆破应力传播和有关控制孔作用的研究,以松藻煤电公司实际采用的爆破、炸药和煤层参数为基础,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煤层长柱状药包爆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松软煤介质深孔爆破在有控制孔时应力波传播的特点和因爆破作用的抽放影响区域。研究表明:在距爆破孔10 m范围内,有控制孔的孔壁平均有效应力较没有控制孔相同条件下高48%~66%.并随着与爆破孔距离的增加,尽管煤体所受有效应力衰减,但有控制孔的平均有效应力值较无控制孔的比率增大。上述研究结果与现场爆破前后实际取得的瓦斯抽放数据相比基本吻合,证明了爆破前预先设置控制孔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分段爆破地震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爆破实验中,通过调整段数、分段炸药量、炸药总量、间隔时间、孔网参数、岩石波阻等爆破相关因素,以改变各分段爆破地震波持续时间、段别间爆破地震波重叠程度来研究爆破地震强度与爆破相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及其破坏行为特征,以及各个爆破相关因素对爆破地震强度的影响程度。获得了确定段数等爆破参数的规则,从而为生产实践设计最佳爆破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聚能爆破在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崔晓荣  沈兆武 《力学季刊》2007,28(2):234-239
聚能爆破技术是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根据爆炸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从当前控制爆破面临的问题入手,对线性聚能药包(Linear shaped charge)在岩石定向断裂爆破中裂纹的产生及扩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自制线性聚能药包在巷道掘进中进行了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聚能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有明显的定向作用,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理想,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