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酞菁氧钛的合成及晶型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酞菁氧钛以联环己烷为溶剂,以邻苯二脂及四氯化钛直接反应生成。其优点是便于分离及纯化。同时对各晶型的获得及晶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了研究,并以X-射线粉末衍射及FT-IR进行了表征,并记录了不同晶型的酞菁氧钛在室温硫化硅橡胶中的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2.
王竹庭  鲁开娟 《应用化学》1994,11(4):114-116
以不同方法制备了两种不同晶型的酞菁氧钒(VOPc),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一为多晶型,另一种为非晶型。两种晶型在红外区都具有光导性,非晶型的光导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纳米酞菁氧钛(TiOPc)的制备及光敏性能;有机光导材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用1064nm, 532nm和 355nm激发波长的YAG脉冲激光对所制备的phase Ⅱ结构钒氧酞菁膜Al\phase ⅡVOPc\ITO夹心电池进行瞬态光电压响应研究.随着3种波长激发光脉冲强度的增加, 瞬态光电压信号均增强. 激发光波长1064nm、532nm处于酞菁膜Q-带吸收区肩部, 光电压的极性与激发光入射方向无关, 均为负信号; 而激发光波长 355nm处于酞菁膜B-带, 光电压的极性与激发光入射方向有关, 从ITO极方向激发产生正电压信号, 从A1极激发产生负电压信号. 激发光波长对夹心电池的光电压产生有明显的作用, 光电压产生过程中应存在不同的机理. 这与前文[1]对同一夹心电池稳态光电压响应研究所推断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激光打印和静电复印技术是当今信息处理、加工与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项综合性技术的发展中,光导材料的制备与选择一直是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激光打印机广泛使用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打印头,其发射电磁波长在近红外区(780 nm~830 nm),要求对此范围敏感的新型光导材料满足其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6.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竹庭  鲁开娟 《应用化学》1994,11(2):113-115
制得3种不同晶型的氯酞菁氯铝,并以X-光粉末衍射(XRD)及FT-IR表征,比较了各种晶型AlClPccl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吸收光谱。讨论了AlClPcCl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花四梭酸亚胺系化合物与酞著等功能性化合物一样,在有机光导体的研究中,已愈来愈引人注目[1,2].我们知道花类化合物的吸收光谱450^600nm范围内,酞著类化合物的吸收范围约为600^700nm,而另一类化合物如二嗅双并葱酮类化合物(艳橙RK)的吸收小于500nm,这三类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如加以叠合,则可形成全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提高光的利用率,这对于光导体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本文就是在研究了系列花四狡酸亚胺系化合物光导体性能后对含有上述三类化合物的双染料层光导体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将ε-酞菁铜(ε-CuPc)按不同浓度分散在一种聚酯树脂(Vylon200)中,并布在铝板基上构成光导体。测试结果表明,这种光导体可用作正充电或负充电光导体,但在相同的有效充电电位下,即,在V-V_T(其中V_T为临界充电电位)相同的条件下,负充电的表面饱和电压高于正充电的表面饱和电压。当ε-CuPc的质量分数超过40%时,光导体的暗衰减速度过快;当ε-CuPc的质量分数低于20%时,暗衰减速度虽然得到控制,但光衰减速度太低,而且残留电位大幅度增高。ε-CuPc的质量分数在30~40%被认为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 激光武器的性能也越来越优越, 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各国开始加大力度对激光防护材料进行研究. 酞菁化合物具有限幅窗口宽、限幅效果明显、响应迅速等特点, 是一类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光限幅材料. 当前, 制备出限幅性能好、稳定性强的酞菁光限幅材料成为激光防护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评述和总结了近几年在酞菁光限幅材料方面开展的系统研究工作, 首先介绍了酞菁化合物实现光限幅效应的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光限幅效应的因素以及光限幅器件化过程对酞菁光物理和光限幅性能的影响机理.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存在的科学问题, 指出了该类型光限幅材料面临的挑战和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交联度的杜仲胶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交联度的杜仲胶在室温及加热后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室温下测定的样品红外光谱在低波数内对应链段变形振动的几个特征峰、加热后会消失或弥散,而交联度的改变对其影响不大,即使材料中结晶完全消失而变成高弹态.因此,推测这些特微峰的存在,应该和杜仲胶弹性网络中交联点间链段存在着明显的构象规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饱和有机化合物的成环反应中,五员环和六员环最易形成,这一事实通常是用环的张力和空间因素来解释的。但有些实验结果表明,五员环比六员环容易生成,三员环比四员环容易生成。这些事实用张力和空间因素都不能圆满解释。我们采用微扰分子轨道(PMO)法来计算成环反应中体系能量的变化。所得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说明上述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采用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研究硫敏化的立方体卤化银微晶的敏化中心和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Reinders的氧化还原缓冲液的方法,不仅可用于研究潜影中心,也可用于研究敏化中心;2)本实验条件下的硫化银敏化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约略负于-220 m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电位值是介于-220 mV与-190 mV之间(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3)潜影中心的氧化还原活性较敏化中心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方法对ATRP聚合体系的常用引发组分——— 1 溴乙基苯与几种常用配体间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现当以联吡啶为络合物配体时 ,无论荧光和吸收光谱中均出现反常的新峰 ,这和 1 溴乙基苯与吡啶间发生了成盐反应有关 .在以长链脂肪胺为络合物配体时 ,特别当金属离子与配体的摩尔比为 1 4时 ,荧光光谱中可清晰的观察到激基复合物发光 .所观察到的这些现象 ,特别是 1 溴乙基苯与联吡啶间的成盐反应 ,对ATRP过程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脂肪胺体系生成的激基复合物由于发生于激发态 ,因此它就不像联吡啶的成盐反应哪样 ,会严重影响反应进行 ,导致ATRP效率的降低 .  相似文献   

16.
用XPS研究兖州煤各显微组分中有机硫存在形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鹏 《燃料化学学报》1997,25(3):238-241
应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了兖州煤显微组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按密度不同分离出的兖州煤中各显微且分内的有机硫存在形态是有差异的。据XPS分析,稳定组中含有大量的硫砜、硫醚含硫化合物,噻吩型硫闪之;镜质组中硫、硫醚与脂肪族硫化物含量相当;惰性组中噻吩型硫与硫醚和硫醇型硫各占有机硫的一半。噻吩型硫在充州煤各显微组分中,随密度增加。含量有所减少,硫醚、硫醇及二硫化物的含量也有类似的趋势。这些结果将  相似文献   

17.
陈庆华 《有机化学》1987,7(4):245-255
本文按合成产物的结构类型,综述分子内 Diels-Alder 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用三苯二醚四酸二酐 (HQDPA)或二苯酮四酸二酐 (BTDA)与二氨基二苯甲烷 (MDA)缩聚合成出聚酰胺酸溶液 ,将此溶液与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共混 ,再经热亚胺化即可制备出一类新型的气体膜分离用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 聚酰亚胺杂化材料 .对所得杂化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制得的杂化材料保持了聚酰亚胺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溶剂性能 .用广角X 射线衍射和液体天平对所得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有机络合物的加入能够增加聚酰亚胺材料的分子链间距 .因此 ,与相应的聚酰亚胺相比 ,杂化材料的透气系数增大而透气选择性变化不大 .  相似文献   

19.
用XPS研究我国一些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用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我国九个不同牌号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并得到这些煤中各种不同形态硫的结合能数据。根据Lindberg等人所做模型化合物结果,给出了这些煤中硫元素结构能的化学归属。各种煤中硫的存在形态是不同的,有硫醇、硫醚、双硫醚、硫杂环、硫桥和取代基上的硫等。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研究煤的分子结构及脱硫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中的6种有机物如对甲基苯甲醛、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的含量进行测定。6种有机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5.45%(n=10),加标回收率为96.0%~103.5%。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