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嘧啶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嘧啶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李斌林柄栋刘长令魏晓丽(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110021)关键词嘧啶异氰酸酯嘧啶脲合成除草剂40年代开发的取代脲除草剂如敌草隆等已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由于用药量较大,已逐渐被磺酰脲类除草剂取代。在这类磺酰脲除草...  相似文献   

2.
2-氨基-6-三氟甲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含嘧啶结构单元的高效低毒农药层出不穷,如用作杀菌剂的嘧啶胺类、嘧啶腺类及嘧啶丙烯酸酯类,除草剂有嘧啶磺酰脲类、嘧啶水杨酸类、酰基(硫)脲类及三唑并嘧啶磺酰脲类。将含氟基团引入杂环结构是新药创制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磺酰脲类除草剂噻磺隆的非光气法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噻磺隆的非光气法合成  相似文献   

4.
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类除草剂.随着该类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其残留问题以及对后茬作物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关注.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且其化学和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水解,以及最大残留限量值日益严格,使其残留分析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线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该类除草剂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前景,为今后分析检测各类样品基质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残留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苄嘧磺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MISPE)对加标大米中的苄嘧磺隆、甲磺隆、苯磺隆和烟嘧磺隆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净化和富集预处理,并采用LC-MS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质谱条件为:正离子检测模式(M+H),检测质量范围为m/z 200 ~800 ,毛细管电压3.93 kV,锥孔电压20 V,脱溶剂温度250 ℃,辅助气流速4 L/min.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01 ~0.7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为68% ~100%,表明样品液中的烟嘧磺隆、甲磺隆、苯磺隆和苄嘧磺隆能直接被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中的印迹位点保留,而杂质几乎不被保留.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表现出良好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多残留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叶贵标  张微  崔昕  潘灿平  江树人 《分析化学》2006,34(9):1207-12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同时检测土壤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多残留量的方法。样品在磷酸缓冲液(pH值7.8):甲醇(8∶2,V/V)中经超声波萃取,提取液直接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HPLC-ESI( )-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了C leanert C18,C leannertHXN和Oasis HLB 3种SPE商品柱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 leanert C18和C leannertHXN柱的净化效果和回收率均较好。10种磺酰脲类农药的液相色谱分离在乙腈-甲醇-水(0.2%冰醋酸)梯度洗脱下完成,10个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在10~16 m in。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1~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64~0.99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99%~4.26%之间。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0.2%~104.5%之间(除苯磺隆)。本方法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检出限为0.6~3.5μg/kg之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 )模式下建立了玉米中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样品浸泡后采用甲醇-丙酮(体积比1:1)提取、浓缩,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采用UPLC-ESI MS/MS方法测定,外标法定量.9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0.05~2.0 mg...  相似文献   

8.
邓玉兰  李傲天  王燕飞  孙鹏  苏萍  杨屹 《色谱》2018,36(3):253-260
制备了MIL-53(Fe)和聚多巴胺(PDA)修饰的磁性Fe_3O_4复合材料MIL-53(Fe)@PDA@Fe_3O_4,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MSPE-HPLC)检测环境水样中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甲嘧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和氯嘧磺隆)。实验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乙腈和含0.01%(体积分数)三氟乙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3 nm)及磁固相萃取条件(洗脱剂为5 mL丙酮,萃取时间为4.5 min,吸附剂用量为60 mg,NaCl加入量为0.5 g,溶液pH值为3),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方法学考察,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均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 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28~0.77μg/L。将建立的方法用于3种环境水样中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其加标回收率为78.8%~109.7%。结果表明,制备的功能化复合材料结合了MIL-53(Fe)和Fe_3O_4的优点,可以简便快速地萃取分离环境水样中磺酰脲类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以正在开发的磺酰脲类超高效除草剂NK94827[N'-(4'-甲基嘧啶-2'-基)-2-甲氧羰基苯磺酰脲]的基本结构为基础,设计合成了18个苯环2位不同酯基取代的的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经油菜平皿法和盆栽试验测试除草活性,所合成的部分磺酰脲化合物的除草活性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多类粮食作物中1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多离子监测(MRM)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液-液分配,石墨化碳氨基小柱净化,采用UPLC-MS/MS(ESI+)测定。方法中各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5~0.9999。在5~100μ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1.6%~11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5%。各种药物的定量限(S/N≥10)均可达到5μg/kg。该方法可同时满足大豆、大米、玉米等多种粮食中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1.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近 2 0年来开发出的超高效、广谱、低毒和高选择性除草剂 .在已研究的磺酰脲分子中 ,芳环的邻位取代基多为酯基、卤素、取代烷氧基、三氟甲基等 [1,2 ] ,而邻位取代基为酰胺基的甚少 .为寻找高活性的磺酰脲化合物 ,本文将活性基团三氟乙酰氨基引入磺酰脲分子中 ,合成了 1 0种 N - (取代嘧啶 - 2 -基 ) - 2 -三氟乙酰氨基苯磺酰脲 (其中 9种为新化合物 ,4b~ 4j) ,并改进了实验方法 ,使产率明显提高 .同时还测定了它们的除草活性 ,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活性 .合成路线如下 :   X- 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仪 ,温度计未校正…  相似文献   

12.
单嘧磺隆原药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酰脲类除草剂作用于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对温血动物几乎无毒,磺酰脲活性分子必须含有胍桥,在胍桥间位须为双取代,而对位不能有任何取代基,分子中还须有一个杂环系统,前文从室内筛选出发,发现部分单一取代杂环的磺酰脲化合物也具有足够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新磺酰脲类除草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正名  赖城明 《有机化学》2001,21(11):810-815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对环境友好和超高效的特点。本文采用X-衍射谱对其绝对构型进行分析,首次发现分子内氢键的存在。采用各种理论和软件计算,活性结构应符合三点要求:(a)分子内氢键使杂环和脲之间形成一个共轭体系;(b)羰基氧、磺酰氧和杂环氮形成分子中三个负电中心;(c)在磺酰胺与苯邻位取代基之间形成一个空穴。根据以上结论,构建了一个卡口模型,较合理地解释了磺酰脲类草活性的构效关系。建立了一个虚拟靶酶ALS的模拟作用模型,供进一步分子设计ALS抑制剂,包括一些非磺酰脲类先导化合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祁彦  占春瑞  张新忠  储晓刚 《色谱》2004,22(6):634-638
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大豆中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环氧嘧磺隆、噻吩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氟磺隆、吡嘧磺隆、氯嘧磺隆和氟嘧磺隆)多残留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Florisil填充柱净化后,采用RP-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DAD)法测定,外标法定量。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优化。10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质量浓度在0.1~10.0 mg/L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0.9997;在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基于QuEChERS前处理技术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同时测定土壤中3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通过对色谱条件、提取溶剂、净化剂等进行优化,确定以甲醇和0.1%甲酸+5 mmol/L乙酸铵为流动相,1%(体积分数)乙酸-乙腈为提取溶剂,C18(25.00 mg/mL)为净化剂。3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8 0,定量下限(S/N=10)为0.012~2.321μg/kg。3个加标水平(10、100、400μg/kg)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1.8%~11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2%~13%。除烟嘧磺隆、三氟啶磺隆钠、玉嘧磺隆、啶嘧磺隆、氯吡嘧磺隆为中等强度基质效应外,其余待测物均表现为弱基质效应。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土壤中3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6.
磺酰脲类除草剂本身易降解,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其残留分析工作颇具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其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分离与富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文从单体、溶剂与致孔剂、聚合方法三个方面概述了近15年来磺酰脲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对其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综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磺酰脲类除草剂本身易降解,在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存在,其残留分析工作颇具挑战。分子印迹聚合物因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分析的分离与富集前处理过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本文从单体、溶剂与致孔剂、聚合方法三个方面概述了近15年来磺酰脲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并对其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 以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基础, 将单取代嘧啶结构引入到分子中,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 并通过1H NMR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采用盆栽法和平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以及部分化合物对油菜的IC50值. 结果表明, 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其中化合物7b和7d对油菜和反枝苋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磺酰脲除草剂分子与受体作用的初级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磺酰脲除草剂分子与受体作用的初级模型赖城明,袁满雪,李正名,贾国锋,王玲秀(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系,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关键词磺酰脲分子,受体作用模型,构效关系磺酰脲类具有超高效除草性能。Schloss...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寻找高效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以商品化磺酰脲类除草剂为基础,将三唑啉酮杂环引入到分子中,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磺酰脲化合物,通过1H NMR、高分辨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结构.经盆栽法和平皿法测试了所有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以及部分化合物对油菜的IC50值.结果表明,化合物5h具有优秀的除草活性,其对油菜的IC50值与对照药醚苯磺隆和醚磺隆相近,在3.75 g/ha浓度下对单子叶杂草稗草具有优异的盆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