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卤化银成像体系中的纳米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纳米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尺寸在1 ~100nm的化学实体,它构成了一个介乎微观相和宏观相之间的介观相 (mesoscopic phase),介观相不仅反映了化学实体在尺寸上从微观向宏观的过渡,而且表现了一系列特殊的效应和功能。本文探讨了纳米化学对卤化银成像体系的冲击和卤化银成像过程的研究对纳米化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彩色卤化银成像体系中显影剂氧化产物(QDI)在介质层中扩散-反应的过程,设计了一个描述彩色染料影像最小基元-染料云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模拟了内含分散性成色剂油珠的介质层中,曝光的卤化银颗粒在彩色显影时,其表面上生成的QDI在向颗粒周围作球型扩散的同时,一方面其本身要进行脱氨或磺化反应,另一方面又要与成色剂油珠发生界面偶合反应生成染料,并在颗粒周围形成染料云。此模型不仅可提供彩色卤化银体系中染料云形成细微过程的描述,而且还可提供介质层中染料的径向分布、QDI浓度的时空分布以及还原的银量和染料产率等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化学和物理在近二十年得到迅速发展.这也推动了照相化学的发展.尤其是纳米粒子的尺寸量子化效应对揭示照相过程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光谱增感染料的结构对立方体卤化银乳剂的感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反射光谱和彩色分析荧光电镜研究了染料在卤化银微晶上的聚集态和J 聚集体的相对尺寸,通过测定乳剂离子电导率研究了染料的结构对乳剂离子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所用的九个染料不管是增感还是减感染料都能在立方体卤化银乳剂上形成J 聚集态;对噻碳菁染料而言,其5位上无论是吸电子基团还是推电子基团的染料形成的J 聚集体的平均尺寸皆较未取代染料的大,其增感效果也较好;苯环5位上吸电子基取代或平面性好的噻碳菁染料可提高立方体AgBrI乳剂的离子电导率,证明它们的增感效果也好;6位硝基取代的吲哚碳菁染料是典型的减感染料,其在立方体乳剂上所形成的J 聚集体较小,但是对乳剂的离子电导无影响.此外,本文还试图对不对称插烯菁染料Dye9使立方体AgBrI乳剂减感的作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刘春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1996,14(4):365-373
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有两个基本事件:一是接受光能,二是光化学反应本身.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一种,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成组成它的各因素,即为光分解反应.卤化银颗粒经曝光形成潜影银的过程,就是卤化银光致分解产生银原子簇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彩色影像的最小像元-染料云的形态结构的表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染料云的染料浓度的径向分布;另一种是染料云的投影密度分布。前者一般是从染料云形成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到;后者是从微密度计对染料云的扫描测得。本文提出了将染料的径向分布转换成相对投影密度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从而使两种形式的表征方法相互联系起来,这为进一步优化染料云形态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在曝光前后用不同浓度的化合物溶液分别处理硫增感立方乳剂样品方法,观察它们在感光特性上的差别,从而判断这些化合物在卤化银成像过程的不同阶段各自所起的作用.本工作中所选用的化合物有-1-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6-硝基苯并咪唑-(硝酸盐-),5-硝基苯并咪唑,5-硝基吲唑,4-羟基-6-甲基-1,3,3a,7-四氮茚-(TAI)和硫代乙酰胺.结果表明:PMT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潜影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对显影有抑制作用;6-硝基苯并咪唑和-5-硝基苯并咪唑的情况相似,对潜影的形成无显著影响,而对显影的抑制作用明显;5-硝基吲唑不仅对潜影的形成有明显阻滞作用,而且对显影也有抑制作用;TAI则对潜影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显影的影响较小;硫代乙酰胺在弱酸性介质中对潜影的形成有显著阻滞作用,对显影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灰雾的增长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卤化银微晶体是一种典型的与成像材料相关的无机微粒子。一个多世纪以来,它所特有的光敏性能使之在成像科学领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二十年来,纳米粒子化学和物理的迅速发展对于推动成像科学技术前进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纳米级超细颗粒卤化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十分活跃,它不仅对于深入认识卤化银成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形成新的特殊照相材料如超高解像力照相材料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超细颗粒卤化银的制备方法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种,即直接反应法与间接反应法。前者是在某种保护性介质中同时注入银盐与卤盐,使之直接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卤化银微晶沉淀过程中不同量的Ca离子掺杂对其离子电导和照相性能的影响。掺杂Ca离子使卤化银乳剂的介电损耗曲线上的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相应卤化银乳剂的感光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很强的潜在应用价值,是当前环境净化处理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贵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使之在可见区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吸收,这为可见光驱动的光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和契机。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太阳光或可见光的驱动下,基于银/卤化银(Ag/AgX,X=Cl,Br,I)的复合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表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且该类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宽,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也为有机污染物的光降解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对该类新型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工作机制、制备方法、催化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此外,文中还简单论述了该类催化体系在其他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亦对该方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从感光乳剂硫增感敏化中心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对硫增感过程进行了综合叙述,并对硫敏化中心的分布、增感条件、增感中心的性质、增感团簇的研究、新型的硫增感手段等方面的理论进展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刘春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2,20(3):204-218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在过去的十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将继续发展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给世界和人类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纳米技术”真的是一个新的概念 ?事实上,某些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早已经涉及了这个长度范围.卤化银照相技术就是“老”的纳米技术之一.在早期,从事卤化银照相的人们凭经验和有限的能力控制材料的某些结构在纳米级范畴.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卤化银照相领域的使用走过了从无意识到有目的的过程,促进了照相科学的发展.本论文将结合卤化银技术在 21世纪的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 (在纳米级研究卤化银照相、卤化银微晶上的纳米结构、纳米卤化银微粒)探讨纳米科学对卤化银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多年来,卤化银乳剂微晶体制备的研究重点一直放在宏观相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上,已经发现卤化银照相乳剂的感光性能与晶体的结构和大小有很重要的关系[1,2]。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晶体的成核过程决定着宏观相微晶体的结构和形状,因此成核过程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Tanaka[3,4]应用分光光度法从反应动力学角度入手研究AgX微晶的成核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磁处理对明胶中单注法制备卤化银乳剂的影响,SEM照片及粒径分布曲线表明,在本实验磁场条件下,经磁化处理的乳剂较未经处理的乳剂,平均粒径大,颗粒分布均匀,晶粒分散状态良好.机理分析认为磁场处理影响了溶液中离子的水合程度,而且能增加溶液的有序程度,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磁处理和未经磁处理之间的差异.磁处理能够影响明胶中卤化银的结晶过程,这可能为控制制备胶体中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分散在高分子介质中的物理显影核层作为影像接受层,是CTP版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线阵CCD及银量测定法研究了三种高分子作为物理显影核的介质对物理显影过程及版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Ⅰ、PVA-Ⅱ减慢扩散转移过程并降低版材的反差,而PVP对扩散转移过程有轻微促进作用.此外还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了物理显影银的表面堆积状态,发现银堆积状态与介质的种类及涂布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80 年代以来,许多新型的卤化银微晶已在新开发的各种高质量感光材料中得到应用.近十年来在国内外文献中又出现新型中空卤化银微晶制备方法的报道.本文着重研究一种表面有许多小孔及凹坑的中空卤化银T颗粒的制备方法和感光性能.由于其独特的孔洞结构,使位错、缺陷增加,填隙银离子浓度增加和电子陷阱增多,潜影形成效率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乳剂感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微粒高感是卤化银感光材料的发展方向。一般说来卤化银颗粒越小,其感光度越低,为了制备微粒高感的卤化银感光材料,在保证微粒的前提下,寻找一些有效的增感剂能达到微粒高感的目的.冠醚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增感剂。近年来,冠醚化合物增感卤化银乳剂已有过一些报道[1,2]。作者[3,4]对硫杂冠醚化合物增感澳化银乳剂做过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