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利用六氟化硫和氩气混合样品直流脉冲放电产生SF2自由基,观测得到320—365nm波长范围内SF2自由基的(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光谱.经分析,该REMPI谱对应于SF2自由基的4s(B1B1)Rydberg态和态的共振双光子吸收,获得了二个态的全对称伸缩振动模(ω′1)和OPLA模(ω′2)的振动频率值.初步澄清了态的带源及振动属性,并对态附近SF2自由基的解离行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利用六氟化硫和氩气混合样品直流脉冲放电产生SF2自由基,观测得到320-365nm波长范围内SF2自由基的(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光谱.经分析,该REMPI谱对应于SF2自由基的4s(1B1)Rydberg态和(C)态的共振双光子吸收,获得了二个态的全对称伸缩振动模(ω('1))和OPLA模(ω('2))的振动频率值.初步澄清了(C)态的带源及振动属性,并对(C)态附近SF2自由基的解离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用CF2Cl2分子直流脉冲放电的方法产生CF2Cl自由基,结合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测量了332—362nm波长范围内CF2Cl自由基的(2+1)REMPI光谱,分析并标识了4s Rydberg态带源位于(ν0—0=55371cm-1),两个被激活振动模ω′3(CF2剪式振动模)和ω4′(OPL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SF2自由基3d,5s里德伯态的实验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行研制的脉冲直流放电装置产生SF2自由基,结合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研究了27—294nm范围内SF2自由基(2+1)REMPI激发谱,获得了SF2自由基3d,5s里德伯态相应的带源及被激活的对称伸缩振动模的振动频率,并估算了这些态的量子亏损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利用SF6/Ar混合气沿气束方向放电, 产生SF自由基.在306?321 nm范围内扫描激光波长得到SF自由基(2+1) REMPI光谱. 观测到2§?X2|双光子跃迁的5 个振转谱带, 通过对实验谱分析获得新观测到2§里德堡态的转动常数近似值和振动频率约815 cm?1;同时对2|3=2?X2|3=2跃迁谱带进行了转动分析,转动常数B0v?0.42 cm?1,该谱带对应着(1+2) REMPI机理;对SF自由基电离解离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报道260—360nm波长范围内CF自由基(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激发谱的研究-CF自由基通过Ar/CF4,Ar/CF2Cl2或Ar/CF3COOH混合气体的直流脉冲放电产生-在260—295nm波长范围内,观测到一个新的高Rydbery态振动序列,其带源位于295-22nm(2hν=67746cm-1),分析表明,该振动序列来源于5p Rydberg态的二光子共振激发,测得的振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利用380.85nm的电离激光使SO2分子经由[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制备纯净的分子离子SO+2((X)2A1(000)),用另一束解离激光在281-332nm扫描获得了光解碎片激发(PHOFEX)谱.获得的光碎片SO+激发谱基本可以归属为SO+2((E),(D))←SO+2((X)2A1)序列跃迁.尝试性地标识了(X)2A1(000)到(D)电子态弯曲振动能级的跃迁,给出(D)电子态新的弯曲振动频率ν2=241.78±0.92cm-1和非谐常数X22=-1.71±0.01cm-1.结合可见光波长区(562-664nm)的PHOFEX连续谱讨论了SO+2的(E),(D),(C)电子态的对称性和它们的预解离动力学.结果表明:SO+2的(E),(D),(C)电子态附近可能存在着两个和解离限SO+(X2П)+O(3Pg)相关、对称性分别为2A2,2B2的排斥态α2A2和β2B2,由此得到SO+2的(E),(D),(C)电子态的对称性分别为(E)2B2,(D)2B1,(C)2A1,(D)2B1和α2A2排斥态的电子-振动耦合、(E)2B2和β2B2排斥态的电子-电子、电子-振动耦合导致了到SO+(X2П)+O(3Pg)的解离.  相似文献   

8.
以皮秒Nd:YAG激光器抽运光学参变发生/放大器做激发源,得到了NO分子在490~580 nm波长范围内通过C2Ⅱ态共振增强的多光子离化谱,离化谱由有规则的谱线序列组成.将理论计算的峰值位置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离化通道为:NO(X2Ⅱ)3hv→NO(C2Ⅱ)-2hv(or hv)→NO++e,离化信号强度随激光强度的近五次方变化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分析讨论了谱线强度的分布不符合夫兰克-康登原理的可能原因.根据谱线峰值位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C2Ⅱ态振动常数ω′e=(2354.9±6.4)cm-1ω′eX′e=(14.7±2.5)cm-1及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2.44±0.08)×103N@m-1.结果可为用激光离化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超声分子束条件下 ,利用 380 .85nm的电离激光使SO2 分子经由 [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产生纯净的SO2 + ( X 2A1)分子离子 ,用另一束解离激光在可见光波长区 (5 6 3~ 6 6 0nm)扫描获得了光解碎片SO+ 的激发 (PHOFEX)谱 .从 5 6 3~ 6 6 0nm波长区SO+ 的无结构连续谱以及SO2 + 解离的效率随波长增加而减少的实验事实 ,提供了SO2 + ( E , D , C )电子态附近存在α2 A2 对称性排斥态的证据 ,分析了产生SO+ 的 [1+1]光解机理 :(1)SO2 + ( X 2 A1)首先经由单光子激发到达 B2B2 中间态的密集能级区 ;(2 )吸收另一个光子到达SO2 + ( E , D , C )电子态附近的α2 A2 排斥态 ,经由α2 A2 排斥态产生了到SO+ (X 2Π) +O(3 Pg)的直接解离 .  相似文献   

10.
利用脉冲放电产生氩原子亚稳态4s2[3/2]°2和4s′2[1/2]°0,在610~670nm波长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得到氩原子(2+1)REMPI谱.光谱分析表明所有谱线来源于氩原子4s2[3/2]2和4s′2[1/2]°0两个亚稳态向16个奇对称性里德堡态双光子跃迁,并标识所有谱线.同时首次在实验上观察到一个长序列的3p54s′2[1/2]°0→3p5nd2[1/2]°1(n=8~31)双光子跃迁.在实验技术上,提供了一种研究惰性气体原予以及其它原子高里德堡态和自电离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皮秒Nd∶YAG激光器抽运光学参变发生 /放大器做激发源 ,得到了NO分子在 4 90~ 5 80nm波长范围内通过C2 Π态共振增强的多光子离化谱 ,离化谱由有规则的谱线序列组成。将理论计算的峰值位置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确定了离化通道为 :NO(X2 Π) 3hνNO(C2 Π) 2hν(orhν) NO+ +e ,离化信号强度随激光强度的近五次方变化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此结论。分析讨论了谱线强度的分布不符合夫兰克康登原理的可能原因。根据谱线峰值位置 ,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NO分子C2 Π态振动常数′ωe=(2 35 4 .9± 6 .4 )cm-1,′ωe ′χe=(14 .7± 2 .5 )cm-1及平衡位置的力常数k=(2 .4 4± 0 .0 8)× 10 3 N·m-1。结果可为用激光离化光谱技术探测大气污染物NO分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气束条件下,利用483.2nm的激光(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CS2分子以产生CS2+离子源,用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在424-482nm内,通过对CS2^+(x^2∏g)(1+1)双光子共振解离产生的碎片离子发谱的探测,来获取CS2^+的光解离动力学信息,光解离碎片S^+的激光发谱(PHOFEX)可归属为CS2^+(A^2∏u,3/2(v′=0-4,v′=v1_(1/2)v2-)←X^2′∏g,3/2(0,0,0))和(A^2∏u,1/2(v=0-4)←X^2∏g,1/2(0,0,0))跃迁,对CS2^+光解离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其产生S^+的通道为:(i)CS2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X^2∏g共振激发至A^-2∏u态,(ii)已布居的A^-2∏u态的振动能级和X^2-∏g态的高振动能级产生耦合,(iii)吸收第二个光子从上述耦合的振动能级进一步激发至B^2∑u^+态,再通过B^-2∑u^+态与^4∑^-态间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经由4∑^-排斥态解离产生S^+_CS。  相似文献   

13.
用 (真空紫外光 +紫外光 ) 共振加强式多光子游离法侦测甲基自由基 .为证明此法之灵敏度 ,实验用交叉分子束反应F +CH4 (CD4 )→HF(DF) +CH3(CD3) ,其绝对灵敏度可达 10 7/cm3.由所得之光谱 ,更精确地得到两个里德堡态 3d2 E″及 3d2 A1′之光谱系数  相似文献   

14.
以Nd:YAG激光器的二倍频输出光为抽运光,其三倍频输出抽运的光学参量发生/放大器输出光为探测光,利用光学-光学双色双共振多光子离化光谱技术(OODR-MPI),获得了NO2分子在605-675 nm探测光波长范围内的多光子离化激发谱.通过对NO2分子离化机理的分析,确定了在此波长区间,NO2分子经1 3 1双共振多光子过程离化,离化通道为NO2(X2 A1)→hv1NO2(A2 B2)→3hv2NO2(3pσu)→hv2NO2 e.谱线归属结果表明,所得OODR-MPI谱对应于NO2分子3p%里德伯态的三光子共振吸收,获得了该态的对称伸缩振动频率ω1=(1442.5±25.5)cm-1,弯曲振动频率ω2=(590.5±4.9)cm-1,其带源位于(58331±71)cm-1处,量子亏损值为0.69.  相似文献   

15.
O644.8 2005031785 激光光解 NO2产物-NO分子NO(X2II)与氧原子O(3P(?))的 REMPI离子谱研究=Study of REMPI ion spectra of the NO molecule NO(X2II)and atomic oxygen O(3P(?))from photofragment of NO2[刊,中]/高文斌(杭州电子工业学 院应用物理系.浙江,杭州(310018)),Hoger T…∥光子 学报.-2004,33(9).-1044-1046 利用激光光解NO2分子,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REMPI 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 ionization)及飞行 时间(TOF time of flight)质谱技术,获得了振转态分辨的  相似文献   

16.
在射流气束条件下 ,利用第一束 4 83.2nm的电离激光使中性CS2 分子通过 (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REMPI)制备出纯净的CS2 + 分子离子 ;用第二束解离激光在 385~ 4 35nm扫描 ,由获得的光解离碎片激发(PHOFEX)谱研究了光解CS2 + 产生CS+ 的两种动力学途径 .当第一束电离激光和第二束解离激光在时间上有约6 0ns的延迟 (远大于激光脉宽约 5ns)时 ,光解CS2 + 母体离子产生CS+ 碎片离子有明显的阈值效应 ,由PHOFEX谱确定了CS+ 的绝热出现势 (5 .85 2± 0 .0 0 5 )eV (从CS2 + 的 X 2 Πg ,3 / 2 (0 ,0 ,0 )能级位置算起 ) ,测量了 4 72 0 0~5 0 4 0 0cm-1双光子能量范围内碎片离子的分支比CS+ /S+ (从 0逐渐增加到略大于 1) .提出了这种情况下CS2 +产生CS+ 碎片离子的 [1+1]共振增强多光子解离机理 :通过单光子激发产生CS2 + ( X 2 Πg)→CS2 + ( 2 Πu)跃迁、 和 X高振动能级耦合使得可以产生到CS2 + ( B2 Σ+ u)的单光子跃迁 ,再经由 B态与4Σ-和2 Σ-排斥态耦合使CS2 + 解离为CS+ (X2 Σ+ )和S(3 P) .但是 ,当电离激光和解离激光时间上重合时 ,不再能分辨出CS+ 的出现阈值 .这表明 ,除了存在着上述的产生CS+ 的 [1+1]共振增强多光子解离机理外 ,在激光波长长于 4 2 3.8nm时还存在着 [1+1+1’]、[1+1  相似文献   

17.
利用Ar/CF4、Ar/CF2Cl2或Ar/CF3COOH混合气体的直流脉冲放电产生CF自由基,观测了260~360nm范围内转动分辨的CF自由基双光子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谱。分析表明,该段光 谱对应于CF自由基3pπD2Πr(ν'=2~6,r=3/2,1/2)←←X2Πr(ν"=0,r=3/2,1/2)的共振激发。对观测的振动带进行了转动分析,并获得了3p里德堡态的转动常数和自旋-轨道分裂值。  相似文献   

18.
在自制直线式飞行时间质谱仪上进行了双色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实验,获得了振动分辨的邻羟基苯腈的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sonance enhanced multiphoton ionization, REMPI)光谱,结合高精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Franck-Condon光谱模拟,详细分析了光谱特征,发现了大量基频、泛频和组合振动,并进行了光谱归属.大部分苯环的基频振动归属为环在平面内的畸变或平面内的摇摆,这与分子激发过程中苯环的扩张有关.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 REMPI光谱的低频段信号强,背景低,谱带少,分辨率好.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信号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这是由于低频段光谱主要来自于低频的基频振动、少量泛频的贡献.随着振动频率增加,泛频和各种模的组合振动逐渐增多,导致了高频区谱带稠密,分辨率变差.高阶振动和多模的组合振动通常有较低的Franck-Condon因子,因此信号随频率增大逐渐变弱,信噪比变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多光子电离的方法,观察了IBr分子高电子态(E)的2光子共振跃迁,结合Franck-Condon原理,从IBr分子的振动谱分析,首次得到IBr(E)态的转动常数B’_(?)-(0.0653±0.0003)cm~(-1).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2-乙氧基苯腈的双色共振双光子电离(2-color REMPI)光谱和质量分辨阈值电离(MATI)光谱,确定了2-乙氧基苯腈分子基态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激发能和精确的绝热电离能分别为(34 092±2)和(69 796±5) cm-1。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Franck-Condon光谱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振动谱带进行了归属。与苯腈相比,乙氧基取代使得光谱谱带变得丰富且复杂,许多乙氧基的振动模被观察到。这些实验和理论结果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