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歧口凹陷是黄骅坳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地区.本文分析了歧口凹陷隐蔽油气藏类型、形成条件,并得出隐蔽油气藏分布规律.该区的隐蔽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隐蔽油气藏的类型主要有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三大类.该区的隐蔽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沙一下的颗粒灰岩储层及沙三段的滩坝砂体中.沙一段油藏的分布受灰岩小层及其尖灭线的控制;沙三段则受斜坡区滩坝砂体分布规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探讨隐蔽油气藏在层序格架内的展布规律及预测方法。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渤海秦南凹陷东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把东营组划分为3个Ⅲ级层序:东三、东二和东一层序,并建立东三层序的沉积模型,总结了隐蔽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东三层序晚期水体下降,物源供给充足,储层十分发育并且分布范围广,与东二层序稳定分布的泥岩相配合可形成大规模的地层油气藏;早期水体逐渐上升,可形成超覆尖灭岩性油气藏。东二层序厚层泥岩之下,受湖平面变化控制的砂体展布特征和油气输导条件是隐蔽油气藏的成藏主控因素。秦南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综合钻井、测井、地震等各种资料,将坳陷期地层划为9个三级层序,其内部结构具有三分和二分两种.并分析了层序地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其中二分层序以下生上储型油藏组合为主,三分层序以上生下储型油藏组合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各级层序界面(层序边界、初泛面、最大湖泛面)与油气藏关系密切,其中初泛面控制着低位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最大湖泛面和层序边界控制着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内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西部茫崖含油气区、北缘含油气区和东部三湖天然气区.盆地内荒漠、盐碱广布,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油气藏开发时产生的污染源可归纳为三类:气态污染源、液态污染源、固态污染源.油气藏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技术可分为五大类:物理改性处理法、化学改良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废物综合利用法、生物降解处理法.柴达木盆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盆地内的油气藏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必须走资源开发的"生态矿业"之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地震、钻井地质和测试资料,结合储层显微镜观察和原油地球化学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的内部结构、储层特点和油气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现的兴古7井潜山油气藏不同于以往发现的风化壳型潜山油气藏,它是一种潜山内幕构造裂缝型的混合变质花岗岩基岩油气藏。兴隆台潜山油气藏体系存在分布于潜山顶部附近的不整合遮挡和分布于潜山内幕的构造裂缝型油气藏两种类型。两者油气来源相同、运聚成藏时期相近,但输导体系不同。潜山浅表层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面输导运移;深层内幕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裂缝和断层构成的复杂输导体系运移,断层起“大动脉”作用,裂缝起“微循环”作用,油藏间连通较好。兴隆台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揭示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内幕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钻井地质和测试资料,结合储层显微镜观察和原油地球化学分析,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高潜山的内部结构、储层特点和油气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发现的兴古7井潜山油气藏不同于以往发现的风化壳型潜山油气藏,它是一种潜山内幕构造裂缝型的混合变质花岗岩基岩油气藏.兴隆台潜山油气藏体系存在分布于潜山顶部附近的不整合遮挡和分布于潜山内幕的构造裂缝型油气藏两种类型.两者油气来源相同、运聚成藏时期相近,但输导体系不同.潜山浅表层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不整合面输导运移;深层内幕油气藏的油气主要通过裂缝和断层构成的复杂输导体系运移,断层起"大动脉"作用,裂缝起"微循环"作用,油藏间连通较好.兴隆台潜山内幕油气藏的发现揭示了渤海湾盆地潜山内幕是一个具有勘探潜力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由不整合面及可与之对比的整合面所限定的层序内,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分布及生储盖组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储集体在层序中的位置与可能形成的圈闭类型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低水位体系域中的深水和半深水泥岩、海进体系域中的陆架泥岩和密集段,以及高水位体系域中的前三角洲泥岩都是烃源岩,同时也是良好的盖层;盆底扇和陆坡扇中的浊积砂体和水道砂体、下切河谷中充填的河道砂体以及位于低水位楔、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中的海滩和三角洲砂体都是潜在的储集体.层序内可能出现的圈闭和油气藏有7种类型,它们是:盆底扇、陆坡扇、下切河谷充填、地层上超、断层封闭、上倾方向尖灭和剥蚀残丘.它们可以被概括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3大类.各类圈闭在层序中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性是动用层序地层学方法来预测生储盖层和隐蔽圈闭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南部黑52井区白垩纪隐蔽油气藏研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黑52井区上白垩统青山口-姚家组进行了综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共划分5个三级层序,14个体系城。从而建立起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各层序界面接触关系,并总结了各层序内部的沉积特征和层序发育特征。介绍了吸收系数的工作原理,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下用GeoX2000软件应用吸收系数方法进行油气判别。结果认为层序2和层序5的低水位体系域是油气赋存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前梨园环洼下第三系沙三段层序界面的分析、对层序地层划分和体系域的研究;建立了前梨园洼陷的几种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其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对前梨园环洼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扇体特征与岩性油气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发育了洪积扇、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3种扇体沉积,根据其沉积、成藏特征分析了3种扇体的成藏规律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沙四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洪积扇,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断层附近砂体的储集性能好,多形成背斜和断块油气藏;沙三段下部沉积期发育近岸水下扇,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扇中储集物性最好,多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沙三段中部沉积期发育浊积扇,岩性以砂岩为主,储集性能好,但砂体薄,多形成透镜体和上倾尖灭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柴西南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及岩性圈闭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利用地震、钻井和测井资料,对柴西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古近系处在以中新统内不整合面(T2′)和古新统合新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TR)为顶底界的二级层序中,共发育有3个三级层序:即路乐河层序(SA)、下干柴沟层序(SB)和上干柴沟层序(SC).重点分析了下干柴沟层序及上干柴沟层序,认为下干柴沟层序由3个体系域组成:即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上干柴沟层序由于低位体系域不发育,故将其划分为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两个体系域.另外,分析了柴西南地区不同的体系域中岩性圈闭可能发育位置,并且建立了隐蔽圈闭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前中、下侏罗统暗色含煤地层发育,对其沉积及展布特征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侏罗系油气勘探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以古水流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地表露头、地层残留厚度及钻井资料对该区中、下侏罗统的展布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中侏罗世在古阿拉巴斯套山与古昆仑山之间发育一个大的近东西向展布的沉积坳陷(古泛茫崖坳陷)。坳陷的沉积中心在古阿尔金山区,西北部边界越过占阿尔金山区与塔东南中、下侏罗统沉积连为一体,东北部边界位于阿拉巴斯套地区,南部边界在红柳泉-煤沟-黑石山-月牙山一线。山前斜坡带分布多为冲积扇、沼泽化冲积平原等边缘相粗碎屑沉积,烃源岩不发育;而山前带清水沟-月牙山北一线湖相暗色泥页岩发育,为中等烃源岩,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该区油气勘探应以山前带为主,适当靠近阿尔金山的清水沟和月牙山西是两个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浅油藏的主要储油层系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上部及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下部,为背斜构造控制的岩性层状油藏.南翼山浅油藏储层岩性主要包括:(含粉砂)藻灰岩、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3类储层岩性,其中以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为主,其次为(含粉砂)藻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南翼山浅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溶孔、成岩缝、粒间孔、微孔隙.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四类储集空间类型,其中溶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物性最好的为(含粉砂)藻灰岩,其次为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积微相、断裂作用、晚期沿断裂带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有机酸的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庄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729-3732,3740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浅油藏的主要储油层系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上部及上新统上油砂山组下部,为背斜构造控制的岩性层状油藏。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南翼山浅油藏岩石学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南翼山浅油藏储层岩性既有碎屑岩又有碳酸盐岩。碎屑岩主要分布于浅湖区,主要发育砂岩及粉砂岩。碳酸盐岩分为5种类型:颗粒灰岩、泥晶灰岩、颗粒云岩、泥晶云岩、藻粘结岩。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路乐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北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的昆北断阶带,路乐河组是该油田重要的产油层系.通过对路乐河组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重矿物和测井相研究,认为路乐河组是一套退积型的辫状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河口坝、泛滥平原、分流间湾等;沉积相平面展布呈自南西向北东的扇形,平面上发育两期分支体系;储层岩性包括砾状砂岩、中粗砂岩及细砂岩等,储层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低,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见少量次生溶孔、成岩粒内缝;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相带、杂基含量和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6.
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分析成藏期古流体势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显,在主要成藏期(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狮子沟组沉积末期)油气藏基本位于流体势相对较低的区域内,高势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等原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ross成因地层理论对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上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目标层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旋回和17~20个短期旋回,分析了不同级别旋回的结构、叠加样式和沉积微相特征,总结了它们在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内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对储层预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松辽盆地已发现的10个CO2气藏气体组分、碳及氦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松辽盆地CO2气藏主要为幔源成因,表现的特征主要为8δ>C<,co2>>-8‰,氦的同位素也比较重,R/Ra=1.9~7.2.盆地地质背景及包裹体分析显示,长岭、德惠及古龙等断陷CO2气藏主要为晚期成藏,CO2包裹体主要为晚期气包裹体...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古近纪-新近纪盆地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柴达木新生代盆地不同时期的构造格局和盆地演化进行解剖。方法 对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结合钻井及区域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 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纪时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纪时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结论 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