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以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和TritonX 100为增溶剂,以5 Br PADN为显色剂,在pH为9.7的氨 氯化铵介质下连续测定铜和镍的方法。铜、镍与5 Br PADN的配合物在547nm处均有较大的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Cu=3.94×104L·mol-1·cm-1,εNi=3.64×104L·mol-1·cm-1,配合物至少可稳定12h,铜、镍分别在0~10μg/10ml和0~8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铸铁中铜和镍的连续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应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同时测定铑与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以 2 - ( 5-硝基 - 2 -吡啶偶氮 ) - 5-二甲氨基苯胺 ( 5- NO2 - PADMA)作为铑、钯同时测定的新光度试剂。钯与试剂可在 0 .3~ 3.9mol/L 的高氨酸介质中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位于 62 1 nm处 ;而铑与试剂则在 p H=5.2 5~ 6.75的近中性介质中定量配合 ,配合物一旦形成则很稳定 ,向其中加入强酸酸化该配合物不仅不被分解反而吸收红移、吸光度增大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 εRh62 0 =1 .39× 1 0 5L·mol-1·cm-1;εPd62 0 =9.4× 1 0 4 L· mol-1·cm-1。铑浓度在 0~ 0 .56、钯浓度在 0~ 1 .4μg·m 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可用于工业样品中微量铑、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 2 [2 ,3,5 三氮唑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TZAMB) ,并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0 .1mol·L- 1H3PO4 介质中 ,试剂与铜形成紫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至少稳定2 4h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75nm处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4 .2 3× 10 4 L·mol- 1·cm- 1,配合物的组成为 ηCu∶ηTZAMB=1∶2 ,铜浓度在 0~ 1.2mg·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 ,试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RSD为 0 .0 75 %~ 0 .5 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显色剂1,5-二(2-羟基-5-氯苯)-3-氰基甲(月替)(HCPCF)光度法同时测定锌和铜的方法.分别在pH 7.0乙酸铵和pH 3.6乙酸-乙酸钠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锌和铜与HCPCF分别形成稳定的1∶1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645nm和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16×104L·mol-1·cm-1和3.10×104L·mol-1·cm-1,在0~30μg/25ml浓度范围内均符合比耳定律.可直接用于药物中微量锌和铜的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5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2,4 二氨基甲苯(5 NO2 PADAT)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钯的新体系。室温下,铜与试剂仅能在pH4.5~6.0范围内定量反应,而钯与试剂于强酸性介质中即可显色完全。基于铜配合物可被EDTA分解而钯配合物不被分解,及铜、钯配合物形成的酸度差异,实现了铜、钯的同时测定。铜浓度在0~0.7μg·ml-1、钯浓度在0~0.9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19Cu=6.70×104L·mol-1·cm-1,ε592Pd=1.25×105L·mol-1·cm-1。方法已成功用于矿样和电镀活化废液中铜、钯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
镧-曲利本红光度法测定新霉素及庆大霉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3.0~6.5的条件下,镧(Ⅲ) 曲利本红(TR)与硫酸新霉素(NEO)或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生成三元红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388nm,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4.86×104、2.10×104L·mol-1·cm-1;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432nm(NEO)和428nm(GEN),摩尔吸收光系数(ε)为1.38×104、1.19×104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时,ε值为6.24×104(NEO)、3.28×104(GEN)L·mol-1·cm-1。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主要分析化学性质。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新霉素、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在稀磷酸介质中 ,二氧化氯 ( Cl O2 )氧化 I- 形成 I3- ,I3- 进一步与吖啶红( ADR)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 [ADR][I3]。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以试剂空白作参比 ,该离子缔合物的吸收波峰和波谷分别位于 5 82 nm和 5 2 6nm处 ,除波峰和波谷处吸光度与 Cl O2 的浓度有线性关系外 ,波峰和波谷的吸光度绝对值叠加也与 Cl O2 的吸光度呈直线关系。常规方法测定时 ,ε582 =1 .3× 1 0 5L· mol- 1· cm- 1;双波长法测定时 ,ε582 +52 6 =2 .9× 1 0 5L· mol- 1· cm- 1,对 Cl O2 的检出限分别为 0 .8μg/L和 0 .5μg/L。方法已成功地用于自来水中 Cl O2 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新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 5-NO2-PA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在 pH 7.0~10.0 范围内,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 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53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u=4.68×104 L·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μg/10 mL~14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新显色剂 1-(4-硝基苯)-3-(3-甲基吡啶)-三氮烯(NPM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在OP的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铜与NPMPDT形成摩尔比为2∶1型的黄色配合物,在460 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在535 nm 处有一最大负吸收.以460 nm为参比波长,535 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18×105 L·mol-1·cm-1,铜的质量浓度在0~0.48 μg/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本法测定大米和面粉中微量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3,5-Br_2-PADAP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与IO_3~-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10~5L·mol~(-1)·cm~(-1),缔合物组成比为3,5-Br_2-PADAP:IO_3~-:SCN=1:1:1。提供了测定微量IO_3~-的新方法,可用于加碘食盐及海带等样品中含碘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2.
乳化剂OP—3,5—diCl—DMPAP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3.5-diCI-DMPAP)与 Mn(Ⅲ)的显色反应.在pH 8.5~10.5的 NH_3-NH_4Cl缓冲溶液中.Mn(Ⅲ)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络合比为1:4,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75)=1.11×10~5.锰浓度在0~0.52mg·L~(-1)内遵守比耳定律.在邻二氯菲存在下,可直接测定合金钢和镁合金中微量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新显色剂2-[2-苯骈噻唑偶氟]-5-二乙氨基苯甲酸[简称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 3.5~6.5范围内及丙酮存在下,Cu(Ⅱ)与BTAEB形成一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1,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9×10~4,铜浓度在0~2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氟钽酸钾中微量碳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完全消除氟钽酸钾试样中的氟对燃烧法测定其中微量碳的影响,提出用铝片包裹试样,在880℃通氧燃烧时,试样中的氟与铝形成不易挥发的氟化铝,从而使大部分氟保留在瓷料中。尚有残留的少量氟逸出,可使经过装有2-「5-(8-羟基喹啉)偶氮』-4-,5-二苯基咪唑和二氧化锰的分离柱而完全除去。试样中微量碳最终用库仑不测定。  相似文献   

15.
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与银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H 2.8的一氯乙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 X-100存在下,Ag(Ⅰ)和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HSCT)生成稳定11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6.33×104L·mol-1·cm-1。银含量在 0~20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干工业废水中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reatment of aminoalkanols 1 with phosphorous acid and formaldehyde in presence of conc. hydrochloric acid gave mixtures of [(2-hydroxy alkyl)imino] dimethylene diphosphonic acids 3 and 4-(phosphonomethyl)-2-hydroxy-2-oxo-1,4,2-oxazaphosphorinanes 2 from which 2 were isolated as crystalline solids. Similar treatment of 2-amino-2-methyl-1,3-propanediol 8 gave a complex mixture from which dimethylene diphosphonic acid of 5-amino-5-methyl-1,3-dioxane 9 was isolated. 2-Aminoethanethiol, when subjected to phosphonomethylation. gave an unexpected novel quarternary nitrogen product 11. N-Alkylaminoalkanols 4 on phosphonomethylation gave 3:1 mixtures of [N-alkyl-N-(2-hydroxyalkyl)amino] methane phosphonic acid 6 and N-alkyl-2-hydroxy-2-oxo-1,4,2-oxazaphosphorinane 5. Treatment of the crude mixtures of 5 and 6 with aqueous sodium hydroxide gave disodium salts of [N-alkyl-N-(2-hydroxyalkyl)amino] methanephosphonic acid 7. The ratio of the cyclic to the open chain structures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formation of any unexpected novel products is dependen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minoalkanol that is phosphonomethylated. The 1H, 13C and 31P spectra are reported for all new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显色剂2-2-(咪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胺(IZAEA)与Pd2+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L5. 0的HOAc-NaOAc介质中,试剂与Pd2+形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构,此络合物不被强酸分解,其它金属离子与试剂形成的有色络合构均被强酸分解。络合物的λmax为564nm,试剂的λmax为476nm,对比度△λ为88nm,Pd2+与试剂的络合比为l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1×104L·mol-1·cm-1,Pdz+浓度在0~0.8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直接测定催化剂和分子筛中微量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新试剂1,5-二(2-羟基-5-溴苯)-3-氰基甲月替(HBPCF),并研究了它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9.5的氨-NH  相似文献   

19.
介绍高选择性新试剂5-(2-羟基-5-磺酸基苯偶氮)罗丹宁(S-HBAR)与钯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建立了测定钯的新方法。在H_3PO_4介质中,在乳化剂OP存在下,S-HBAR与Pd(Ⅱ)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00nm。钯浓度在0~7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5×10~4 L/(mol·cm),选择性好。该方法无需加入掩蔽剂或其他分离手段,即可直接用于Pd-C催化剂和矿石中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选取模型化合物,用AMl MO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手性的5-(L-盖氧基)-2(5—H)-呋喃酮与偶极硝酮体系环加成反应的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计算了反应的活化焓、活化熵和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该反应为同面的协同过程,非对映专一性产物的形成估计是由于盖氧基及硝酮分子上苯取代基的空间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