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自行研制的新型液体射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研究了实验条件(如积分延时、脉冲间隔、激光能量等)对K元素单脉冲LIBS和双脉冲LIBS等离子发射的影响.实验得知相对单脉冲激光激发,双脉冲激光激发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发射谱线强度,增加谱线强度的衰减时间,提高LIBS数据的稳定性.通过最佳实验条件下K766.49nm谱线强度随溶液浓度的分析,得到该实验系统中,双脉冲激光激发时K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限约是单脉冲激光激发时的37倍.实验结果为双脉冲LIBS技术应用于水体金属的检测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行研制的新型液体射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研究了实验条件(如积分延时、脉冲间隔、激光能量等)对K元素单脉冲LIBS和双脉冲LIBS等离子发射的影响.实验得知相对单脉冲激光激发,双脉冲激光激发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发射谱线强度,增加谱线强度的衰减时间,提高LIBS数据的稳定性.通过最佳实验条件下K766.49nm谱线强度随溶液浓度的分析,得到该实验系统中,双脉冲激光激发时K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限约是单脉冲激光激发时的37倍.实验结果为双脉冲LIBS技术应用于水体金属的检测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把透射光栅当反射光栅在光具座上测激光的波长,实验装置简单,易操作.实验结果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我国第一台堆泵浦 ̄3He-AI-Xe激光器谐振腔研究的要点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堆泵浦激光器属于大型物理实验范畴,况且还缺少某些实验数据作为谐振腔设计依据,为此,从激光谐振腔的各个环节上加以研究和保证,即使实验中出现了预计中较差的情况,激光器仍能产生振荡。  相似文献   

5.
甘建华  王义道 《物理》1995,24(8):462-469
本文介绍了激光冷却与囚禁的原子喷泉的主要环节,首先介绍了与原子喷泉有密切关系的光学粘团和原子的原理和结构,然后介绍了原子喷泉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提高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优于0.1n mile/h水平的高精度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对控制系统绕单轴转动来补偿陀螺误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补偿的原理,并利用通用的精度为0.4n mile/h左右的机抖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进行了实物实验,实验结果证明采用单轴转动的方法可使系统定位精度提高到1n mile/24h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机对激光加工过程中伴随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室温大气压下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研究.对等离子体持续过程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验分析,提出等离子体在通道内突然消失的可能机制,并为进一步控制等离子体的形成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胡建芳  马岩 《物理实验》1997,17(5):215-218
一、研制J95型He-Ne激光实验装置的基本思想和装置的特点激光实验中以He-Ne激光实验最为直接,最为简单,最为明了,能直观地了解激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影响激光输出功率的种种因素.但在以往的一些He-Ne激光实验装置中,全套均是玻璃结构,因而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例如:1.全套实验装置都是玻璃结构,组装十分复杂,必须有相当技术的玻璃工才能完成,而且一旦装成便不易挪动.2.激光实验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需更换高纯He和Ne气、电离管、热偶管等重要部件,高真空阀门也时有损坏,但在玻璃结构的装置…  相似文献   

9.
搭建了劳埃德式紫外激光干涉光刻系统,利用劳埃德镜产生双光束分波阵面干涉,通过精确调整、控制光束的入射角,设计了曝光图样.基础实验部分可以完成一维光栅制备,分析光栅周期与波长、入射角的关系;在拓展实验中,制备设计部分可以完成二维点阵或准晶结构制备,前沿拓展部分可以制备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微腔.基于劳埃德式激光干涉光刻实验操作便捷、展示度高,同时涵盖光干涉原理的介绍和光路调整、样品制备和表征等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掌握激光干涉光刻的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0.
原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谨  詹明生  高克林 《大学物理》1998,17(6):33-36,42
综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实验研究工作的进展,介绍了玻色-爱因斯坦凝集的概念、形成条件和相关的实验技术,叙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集体(BEC)和物理性质,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laser micro-beam system for cells manipulation. The laser micro-beam system comprises a laser scissors and a laser tweezers, which are focused by a Nd∶YAG laser and a He-Ne laser through a microscope objective, respectively. Not only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aser micro-beam system is discussed, but also the design and choice of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A laser micro-beam system was constructed and anticipated experiment results were gained. Yeast cells can be successfully manipulated with the laser tweezers. Chromosomes can be successfully incised with the laser scissors.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Inthegeneengineering ,thebasicgeneinstrumentsusedintheworldatpresentare“microscopemanipulationinstruments” .Tothiskindofinstruments,Theratioofmanipulationsuccessis greatlyaffectedbyfactorsfromtheoperatorsbecauseofmanualmanipulationandcon…  相似文献   

13.
双纵模稳频氦氖激光器的光谱与频率复现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纵模稳频氦氖激光器的光谱及其频率复现性进行了理论估计,进行了633 nm碘稳定氦氖激光器的拍频实验,实验采用内腔激光器,并采用双纵模稳频的方法,通过观测激光器的两个偏振态互相垂直的相邻纵模的输出,并使二者稳定到功率相等的参考点处,获得激光稳定输出。实验通过观察双纵模稳定激光的模式输出,分析了影响激光频率复现性与频率稳定度的因素,测量了稳定激光的功率和频率稳定度。通过拍频测量,对激光器的频率复现性进行了分析,复现性用频差可以达到(1~2)×10-8量级。通过实验表明,双纵模稳频氦氖激光器的频率复现性完全符合用于长度精密测量的稳频激光器的要求,激光器可以很稳定地工作,稳定度用阿伦偏差表示可以达到10-10量级,可以作为实用的稳频激光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磊  严洁  阮友田 《中国光学》2013,6(3):353-358
介绍了车载激光测绘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激光扫描仪增设了可见光源作为标校参考光,以便有效地确定激光测量中心和扫描方向,并直接测量部分标校参数。根据其特点,设计了基于可见参考光的标校方案。进行了静态标校试验和激光测绘系统动态精度测量试验,试验得到标定误差为0.028 1 m,系统平面定位误差为0.288 m。通过系统精度试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标定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激光技术及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科研成果,开设激光技术及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2个典型效应:二次非线性光学效应,高压冲击波(光力学)效应,实现了科研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中,将声光调制锁模器放置在氦氖激光器中的谐振腔里,控制谐振腔中的增益,使声波的频率调制与激光器固有频率间隔一致,从而达既可以到锁模的效果,又可以增加增益,减少能量损耗。通过功率计与示波器检测出激光脉宽、脉冲周、纵模间隔等物理量,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判断激光锁模实验的效果。本实验使用的氦氖激光器腔长大于1.55m,是双面全反射腔,可以利用激光锁模技术得到纵模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单色性好的超短脉冲激光。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一种基于DSP和CPLD控制的多路并行激光驱动模块的设计。这种激光驱动模块可以对多路激光管进行驱动和调制,并可兼容不同类型激光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激光驱动模块已用于多波长多阶光存储实验系统,可对780nm、650nm和407nm激光器进行驱动和调制。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激光驱动模块能够实现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长时间稳定驱动,并具有灵敏的高频调制能力。它对在光存储中实现波长复用存储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0.6μm激光诱导扩散中热致破坏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导体激光诱导扩散实验中,用连续波CO2 10.6μm激光聚焦后照射基片表面。为实现局部区域的选择扩散,激光光斑半径仅数十微米。要使曝光区温度达到扩散实验要求,必须使曝光区功率密度很高。另一方面,Si、InP等半导体材料对10.6μm波长激光的吸收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导致实验时容易产生热致破坏,损伤基片。在分析热致破坏的产生机理后,提出了在聚焦激光束照射下,曝光区温度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半导体基片初始温度为室温时,以恒定功率的激光束照射基片,曝光区温度不能稳定在扩散试验需要的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热基片及对曝光区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等抑制热致破坏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困难。这对于用激光微细加工制作出高性能的单片光电集成电路(OEICs)器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杨永明  文建国  王石语  蔡德芳  过振 《光子学报》2005,34(12):1769-1772
采用热透镜焦距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到一种端泵固体激光器出激光时的在线测量方法.通过建立热透镜等效腔模型以及腔型分析求解得出腔内光束束腰半径,用刀口法测出DPL腔外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发散角与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关系,得出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热透镜焦距吻合,证实此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0.
全光纤激光器实现kW级功率输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搭建了一台全光纤结构的光纤激光器。采用双端泵浦结构,共有36个泵浦输入端。在使用其中的24个泵浦输入端,泵浦功率为1 477 W时,获得了1 008 W高功率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68%。输出激光的中心波长为1 082 nm,半波全宽为3 nm。目前激光器输出功率受限于泵浦功率,增加泵浦源的数目有望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