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电阻温度达101.4K钇系高T_c超导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研制了YBa_2(Cu_(1-x)Sn_x)3O_(7-δ)超导体,其中 x=0.01,0.02,0.03,0.04,0.05.发现当 x=0.03时,零电阻温度达92K.但是经过适当剂量中子和γ-射线辐照后,该样品零电阻温度达101.4K.  相似文献   

2.
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的“不可逆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高Tc氧化物超导体Bi(Pb)-Sr-Ca-Cu-O(F)体系的“不可逆线”。发现不可逆磁场H*<120Oe时,H*=1590(1—t)3/2;当120Oe*<1000Oe时,H*=35700(1—t)3/2-2480。指出H*(T)曲线是一个磁通格子熔化线,在曲线以下属于磁通蠕动区;在H*(T)与Hc2(T)之间属于磁通格子液态区,即磁通流动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马骏  林榕 《低温物理学报》1990,12(5):347-351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名义组分为 Bi_3Sr_2Ca_2Cu_3Oy(3223),Bi_2Sr_2Ca_3Cu_3Oy(2223),Bi_2Sr_2Ca_6Cu_7Oy(2267)的纯 Bi-Sr-Ca-Cu-O 体系的样品.对样品进行了物相分析.电阻率和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①组分为3223,2223样品的零电阻温度分别为110.5K 和101K,样品的零电阻温度 T_(ce)与其高 T_c 相的含量并无十分明显的联系;②样品中富 Bi 比富 Ca 更有利于提高零电阻温度.作者认为,样品中富 Bi 有利于改善晶界的导电性能,是提高零电阻温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首次报道了对零电阻温度为115K 的(Bi,Pb,Sb)-Sr-Ca-Cu-(O,F)系列块状超导材料的研究.讨论了材料的化学组成、制备工艺条件、晶体结构等与高温超导电性的关系.从热力学及高温反应动力学方面探讨了 Sb 和 F 的掺杂对体系高温相形成与生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电磁测量和 X 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体系中除主要为115K 高温相和少量的85K 低温相之外,还发现151K 以上的超高 T_c 相,对这些异常高温相出现的条件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了一种在一小时内氧化高温超导体的快速烧结工艺,对Bi-Sr-Ca-Cu-O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成功地在10分钟内烧结出具有85K相的超导体,此种方法对探索新型氧化物超导体和大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还对85K相形成及110K相含量很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Bi,Pb)2Sr2Ca2Cu3Oy单相样品进行不同条件下的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电阻-温度关系、交流磁化率,以及Hall系数等测量,发现样品均具有较好的单相性,随着热处理条件的变化,其超导转变中点温度(Tc)有规律地分布在100—110K之间,Tc随载流子浓度(nH)的增加而升高。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条件对样品的相结构、超导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在Y_1Ba_2Cu_3O_(7 8)单相大块样品中第一次观察到零电阻为103.2K的超导现象,但它是不稳定的,其T_c值逐渐降低。研究了样品的磁化和J_c(B)性质。认为Cu-O链的不完全的和不稳定的Peirls相变导致了100K以上超导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对 YBa_2Cu_3O_(7-δ)块状烧结样品的磁致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磁致电阻曲线都具有反常回线,即磁阻变化超前于外加静磁场 H 的变化.对反常回线的微观机制作了定性解释.一些样品的磁阻随磁场变化时,表现出明显的无周期跳跃,对此采用弱耦合颗粒环路模型作了定性分析.一些样品的磁阻曲线上出现量级为10~2Oe 的周期结构,并用约瑟夫森弱连接的超导量子衍射作了半定量分析,估算弱连接结的宽为0.3μ.  相似文献   

10.
吉高峰  刘胜利 《物理学报》2007,56(7):4148-4151
从二维系统的Kosterlitz-Thouless (KT) 相变理论出发,在关联长度中引入热激活能和平均钉扎高度,提出了修正的KT相变模型.该模型与库伦气体标度理论和Halperin-Nelson关系具有一致性.应用修正的KT相变模型研究磁场下Tl2Ba2CaCu2Ox(Tl-2212)薄膜电阻转变的标度行为,发现由电阻转变计算得到的平均钉扎高度与温度具有线性依赖关系,实验结果支持修正的KT相变模型. 关键词: 标度行为 各向异性超导体 电阻转变  相似文献   

11.
用测量电阻法,在等温条件下在544℃至810℃温区研究了 YBa_2Cu_3O_(7-x)失氧过程中氧的扩散.当T>700℃时扩散激活能为1.47_eV/atom;当 T<700℃时为0.90_eV/atom.两温区的差异可能与氧在四方和正交两种结构中扩散机制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品质优良的110K超导体(Bi,Pb)2Sr2Ca2Cu3Oy的单相多晶样品已制备,其零电阻温度为107K。讨论了2201相,2212相和2223相的形成和转变以及淬火温度对其的影响。测量了样品的复磁化率,结果表明超导体晶粒间的Josephson结的耦合强度与样品的制备过程有关,对不同热处理的样品测其比热;△c(107K)=5.3J/molK,索末菲常数v=34.6mJ/molK,比热跳跃与热处理  相似文献   

13.
纳米银掺杂对Bi(2223)超导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含量纳米银掺杂的(Bi,Pb)2Sr2Ca2Cu3Ox块材。DTA分析表明纳米银掺杂使材料熔点降低,加速了高Tc相的形成。磁场下R-T展宽测试表明,纳米银掺杂大大提高了磁通蠕动激活能,其中最佳掺杂15wt%Ag时激活能提高5~6倍;掺杂样品的钉扎能U(H)随磁场降低比非掺杂样品要慢,改善了磁场下的传输性能。交流磁化率测量表明纳米银掺杂使晶间损耗峰向高温移动20K,说明纳米银掺杂改善了晶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 Bi-Sr-Ca-Cu-O 体系中发现120K 相的实验结果.样品的电阻在130K 时开始超导转变,在120K 时下降到约为130K 时的8%,最后在98K 出现零电阻.文中对样品进行了相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高 T_c 的 Bi_(2-x)Pb_xSr_2Ca_2Cu_4O_y 超导纤维(x=0.3,0.5)的性能和亚结构.晶纤用激光加热基座(LHPG)法生长.结果表明,块状烧结样品拉制成晶纤后,超导相增多,致密度增加,织构化明显,因而超导性能明显改善.在拉制样品过程中,虽然 Pb 有所挥发,但大部分仍留在晶纤内.  相似文献   

16.
(La2/3Ca1/3)O3低温下的电阻极小值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B位替代的Mn氧化物(La2/3Ca1/3)O3样品在温度远低于居里温度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未加磁场时,样品在低温下表现出电阻率极小行为,这一极小现象在外加磁场后被大为抑制.作者对此实验现象作了定量的理论与实验的比较,并给出了有关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在 Bi(Pb)SrCaCuO 超导体中,用 Fe 名义分别取代 Cu、Bi;用 Zn 名义取代 Cu.对样品的电阻-温度和交流磁化率-温度特性的测量,以及对样品的 X 光衍射分析表明:Fe、Zn 掺杂对超导性能有不良影响,Fe 的影响较 Zn 更为严重.表现在:随掺杂含量的增加,2223相的形成受到强烈抑制其起始转变温度 T_c 向低温移动;2212相的含量有所上升,其 T_c 有较大幅度下降;Fe 取代 Cu 比取代 Bi 会产生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临界态概念为基础,采用等效钉扎力方法对烧结的氧化物超导体样品在液氮温度下零磁场临界电流平均密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所得结果和实验相符合。在以上同样的假设下,计算了块样的剩余磁化强度。证明了磁化强度测量决定临界电流的实验方法在决定零场临界电流密度时也适用。  相似文献   

19.
20.
超导体系(Pb1.8Pb0.2)Sr2(R1.7Ce0.3)Cu2O10+δ(R=Nd,Sm,Cd,Y)经碘嵌入后形成一个c轴拉长的新结构。每个式子可含一个碘原子。碘使每个(BiO)双层膨胀3.4至3.6A,体系氧含量减少从而导致Tc下降。与其它超导体系相比,碘嵌入的样品的(CuO2)面间距很大,但R=Sm,Nd的样品仍然超导,这意味着(CuO2)面间偶合对超导性产生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