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合成了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和对二甲氨基-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两种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 并经过一、二维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方法的验证. 利用1H NMR、质谱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考察了以六~八元瓜环为主体, 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的作用体系, 以及形成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三种瓜环均与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发生相互作用, 客体以较小的苯基一端穿过瓜环内腔直至苯基部分和菲咯啉部分分别露置在瓜环的两个端口外, 特别是八元瓜环能容纳两个客体分子. 而对二甲氨基-2-苯基-咪唑[4,5-f]-1',10'-菲咯啉仅能与七及八元瓜环相互作用, 作用模式与前者相同.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2个吡啶基菲咯啉衍生物2-(3-吡啶基)咪唑[4,5-f]1,10-菲咯啉(G1)和2-(4-吡啶基)咪唑[4,5-f]1,10-菲咯啉(G2),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考察了所合成化合物与六元瓜环Q[6]、七元瓜环Q[7]的相互作用,以及体系pH值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Q[6]、Q[7]与Gl以及Q[6]与G2均发生包合形成1∶1的包合物,并有荧光增敏作用;Q[7]与G2作用形成1∶2包合物,且对G2有荧光猝灭作用;Q[6]、Q[7]与G1的包合常数分别为3.00×104和1.86×104 L/mol;Q[6]、Q[7]与G2的包合常数分别为1.64×104和1.01×103 L/mol。 随着体系酸性减弱,瓜环与客体作用减弱,在中性条件下,瓜环未与客体发生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2个吡啶基菲略啉衍生物2-(3-吡啶基)咪唑[4,5-f]1,10.菲咯啉(G1)和2-(4-吡啶基)咪唑[4,5-f]1,10-菲咯啉(G2),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考察了所合成化合物与六元瓜环Q[6]、七元瓜环Q[7]的相互作用,以及体系pH值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Q[6]、Q[7]与Gl以及Q[6]与G2均发生包合形成1∶1的包合物,并有荧光增敏作用;Q[7]与G2作用形成1∶2包合物,且对G2有荧光猝灭作用;Q[6]、Q[7]与G1的包合常数分别为3.00×104和1.86×104L/mol;Q[6]、Q[7]与G2的包合常数分别为1.64×104和1.01×103L/mol.随着体系酸性减弱,瓜环与客体作用减弱,在中性条件下,瓜环未与客体发生包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菲咯啉二酮、苯甲醛及其衍生物和醋酸铵为原料,采用无溶剂绿色研磨工艺,合成了芳基咪唑并菲咯啉化合物.通过对不同反应条件的筛选,得到一条高效、简便、绿色的合成芳基咪唑并菲咯啉化合物路线,不同的芳醛与菲咯啉二酮都可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相应的芳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  相似文献   

5.
以邻菲咯啉-5,6二-酮和3醛-基吡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配体——2-(3吡-唑基)咪唑并[4,5-f]邻菲咯啉(1),其结构经1H NMR,IR及MS表征。研究了1的电子吸收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以菲咯啉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吡啶并[3,2-a ∶ 2',3'-c]吩嗪(dppz);dppz分别与Cd2+, Pd2+配位得到两个配合物Cd(dppz)2Cl2和Pd(dppz)2Cl2,其结构经UV, 1H NMR, IR和荧光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7.
八元瓜环与啡咯啉及其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法, 对八元瓜环与多种啡咯啉及衍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主客体配合物实体的结构进行了考察. 研究结果显示, 1,10-啡咯啉及其异构体1,7-啡咯啉、4,7-啡咯啉的盐酸盐“钻”进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2︰1自组装主客体包结物; 2,9二甲基-1,10-啡咯啉的盐酸盐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主客体配合物; 而4,7-二甲基-1,10-啡咯啉、3,4,7,8-四甲基-1,10-啡咯啉以两种不同的π-π堆砌方式部分进入八元瓜环内腔, 形成包结比也是2︰1的两种较稳定的自组装主客体配合物异构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核磁共振(1H NMR)技术、电喷雾质谱(ESI-MS)、红外(IR)光谱以及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瓜环[8](CB[8])与盐酸异丙嗪(YBQ)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实验结果表明,YBQ与CB[8]形成了稳定的1∶1包合物,整个YBQ分子都被包结在CB[8]空腔内。通过UV-Vis法得到CB[8]与YBQ的包结稳定常数约为5 276L/mol,其包结稳定常数处于102~103 L/mol之间,表明CB[8]对YBQ具有潜在的药物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1,10-菲咯啉为原料,经氧化、缩合和络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核酸荧光探针--{2-(2-噻吩基)-1H-咪唑[4,5-f][1,10]菲咯啉-κN7,κN8}双(1,10-菲咯啉-κN1,κN10)镍(Ⅱ)配合物,总收率38.2%,其结构经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1,10-邻菲咯啉和邻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氧化和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桥连配体——2-(2-羧基苯基)咪唑[4,S-f][1,10]邻菲咯啉(1),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用FL研究了1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1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光纯度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激发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镧系元素 N ,N 二 (2 氧吡咯 1 甲基 )甘氨酸 (MPG) 邻菲咯啉 (phen)三元体系的性质。研究了该体系水溶液的光致变色。太阳光或汞灯照射下溶液由黄色转变成绿色 ,而在避光处保存 ,绿色褪去变成黄色溶液。这种光致变色现象与体系的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12.
1,10-菲咯啉及其衍生物铜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寺丰  鲁晓明 《化学通报》2011,(12):1096-1104
作为一种微量生命元素,铜在生物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铜配合物呈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本文论述了以1,10-菲咯啉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铜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对DNA裂解的可能机理。对比顺铂类抗癌药物,展望了铜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2,9-二甲基-1,10-菲咯啉为初始原料,合成了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N,N'-二(2'-吡啶基)甲基-1,10-菲咯啉-2,9-二甲胺(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5±0.1℃、I=0.1mol·dm-3NaNO3的条件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Ⅱ),Co(Ⅱ),Ni(II),Cu(Ⅱ)和Zn(Ⅱ)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进一步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温量热滴定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考察了七、八元瓜环(Q[7]、Q[8])与3-氨基香豆素(3-AC)之间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7]与3-AC在pH=1.03的条件下形成包结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吸收光谱测得的主客体包结稳定常数分别为3.789×10~4 L·mol~(-1)、4.136×10~4 L·mol~(-1);Q[8]与3-AC在pH=1.03~6.97条件下均形成包结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在中性条件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吸收光谱测得的主客体包结稳定常数分别为2.551×10~5 L·mol~(-1)、2.455×10~5 L·mol~(-1)。其包结模式为3-氨基香豆素分子完全进入Q[7]或Q[8]分子空腔,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主要由焓和熵驱动。相溶解度法研究表明Q[7]、Q[8]的介入使3-AC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增加了1.26倍和2.04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瓜环与化合物包结配合物的形成,建立了一种防止呋虫胺(DIN)、啶虫脒(AMP)和噻虫嗪(TMX)三种新烟碱类农药降解的策略.在中性水条件下,呋虫胺能分别与半甲基六元瓜环和七元瓜环形成计量比1:1的主客体包结配合物,结合常数的数量级均为104.而啶虫脒和噻虫嗪因体积过大而不能被HMeQ[6]的空腔封装,仅与Q[...  相似文献   

16.
以七元瓜环(Q[7])和新型椭圆型改性瓜环--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为主体,4,4'-联吡啶的盐酸盐(44)以及N,N'-二甲基4,4'-联吡啶的盐酸盐(dm44)为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Q[7]与客体44及dm44作用体系中,客体为了更有效地被主体Q[7]包结,在Q[7]内腔中呈倾斜状分布的几率最高.用核磁共振、循环伏安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印证和补充,验证了TMeQ[6]与客体44及dm44可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维的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核磁共振以及循环伏安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观察到Q[6]与客体44及dm44的明显作用,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证实,Q[6]与客体44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比较主客体的结构特征,该作用体系也可能存在自组装的一维超分子结构等多种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几种新型的稀土(钆,铕,铽)的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1,10邻菲咯啉的二元,三元配合物。以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和下,确定了组成。同时以低温磷光光谱确定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为24330cm^-1研究了配体与稀土离子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18.
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莉  张武 《化学研究》2004,15(3):45-46
合成了磺基水杨酸·邻菲咯啉合铜酸钠和磺基水杨酸·5 硝基邻菲咯啉合铜酸钠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Tb(Ⅲ)-氨基多膦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溶液荧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多膦酸类配体如乙二胺四甲基次膦酸(EDTP)等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具有相似的骨架结构 ,只是后者分子中的羧酸根-COOH被前者的膦酸根-PO3H2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对一系列1,10-邻菲咯啉衍生物La(III)配合物,用密度泛函(DFT)法,在B3LYP/LanL2DZ水平进行理论研究.探讨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与其抗癌活性的关系,发现偶极矩(μ)和原子净电荷(Q)都对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有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而配合物的LUMO的能量(ELUMO)是决定其抗癌活性强弱的主要因素.并且揭示了配体上侧链烷基链的增长并不是获得高活性分子的最佳途径,而侧链上苯环引入却为设计活性更强的分子提供了可能性.基于理论研究结果,设计了三个具有更高抗癌活性的新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