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课堂教学系统CPUP模型理论和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评价量表,通过对24位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24节常态课堂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主要差别表现在“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和“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质量”2个维度上,熟手教师显著高于新手教师;而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匹配度”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3个维度上,2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教学行为视角,依据课堂教学系统CPUP模型理论和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通过对24位男女化学教师的24节常态课堂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男女教师的主要差别表现为: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和"匹配度"2个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 和"资源和技术的使用质量"2个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而在总分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维度上,2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专家、熟手和新手教师基于相同文献命制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通过试题要素分析、实测结果对比和显著性差异检验,研究专家、熟手和新手教师在化学命题上的差异及差异表现,为提升教师的命题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手化学教师和熟手化学教师各4节“酸和碱”单元常态课堂中教师使用教学行为链、教学行为对在时间和频次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教学行为链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会在较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熟手化学教师高水平教学行为链在频次上的占比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在不同教学行为链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要更高一些;在教学行为对上,新、熟手化学教师都多以“问”和“讲”,学生多以“答”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活动,熟手化学教师在每一次“动”和“思”上所用时间要明显高于新手化学教师,学生参与课堂的水平上,熟手化学教师要优于新手化学教师。得出如下启示:与熟手化学教师相比,新手化学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课堂教学行为,注重对“酸和碱”学科内容本身及其教学的驾驭。无论是熟手还是新手化学教师均应进一步给予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李艳灵  张灿  阮北 《化学教育》2022,43(1):96-104
以“化学平衡”教学主题为载体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79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和81位高中化学熟手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知识测查。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重点从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评价知识等5个维度探讨新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据系统科学理论,探讨了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EfPrS)的含义;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开发了EfPrS的评价量表,并得到了影响EfPrS的5个最主要因素,分别为:"时间利用的合理性(RUT)" "教学行为链的实施质量(QTBC)" "匹配度(MD)" "资源和手段的使用质量(QUR&T)"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RPrC)";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EfPrS与5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得出QTBC是影响EfPrS的最主要因素;运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得到了课堂教学基元系统高效、中效和低效的边界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对类型、所用时间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熟手教师在各个小类教学行为对上的使用、教学行为转换上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在教学行为对使用的时间利用率上低于熟手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熟手教师和新手教师都应该多尝试采用开放度较高的教学行为对,新手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8.
采用访谈法与质性资料分析法,测查了6名(3名新手与3名熟手)高中化学教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CTO,KoL与KoS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新手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传授”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相对不足,更强调使用习题巩固策略;而熟手教师倾向于采用“学生-建构”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更为全面,更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2)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KoC与KoA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相似之处。在课程知识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主题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尚浅;在评价知识方面,教师偏向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且集中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相对缺乏对学生的课前诊断性评价。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及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鹏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4,35(17):1-4
通过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的6节常态课堂中教学行为及其所用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熟手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分配还是所用时间比例分配上均要好于新手教师。新手教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向熟手教师的转变,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合理安排各类型的教学行为链的数目比例和所用时间比例,应当多采用一些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以及多投入一些时间在高水平的教学行为链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课堂观察和"教学行为对"分类理论,对新课程背景下新手与专家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个案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手与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结新手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对新手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专家-新手比较研究方法,对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对话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专家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陈述-师生质疑-共同评价”;而新手教师的课堂对话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问答式对话”,具体特征表现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课堂观察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对新课程背景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与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新手和专家教师在课堂语言结构、教师倾向或风格、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和课堂教学语言行为的组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专家和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差异,对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艳灵  赵倩  阮北 《化学教育》2022,43(21):93-100
以“原电池”教学主题为载体自编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90位在职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策略知识(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简称KoIS)测查。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LSD法,从教学策略与表征的选择、应用、调整、反馈以及评价等5个维度对新手、熟手和专家教师KoIS之间的差异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教师KoIS水平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参加满1年教学工作的新手型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有效教学的认识现状。研究发现,39%的新手型化学教师对有效教学特征的认识只能达到1个维度;仅8%的新手型化学教师能够达到4个及以上维度,64%的新手型化学教师能够认识到"合理设计并实现教学目标"特征。新手型化学教师对有效教学策略认识主要集中在"有效的教学设计"(50%)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3%);对有效教学影响因素认识主要集中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少有提及"学生预习和课后巩固"等因素;对有效教学误区认识较窄。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新手型化学教师和教育教学机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能手与熟手教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的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能手-熟手教师对同一教学主题化学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能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水平更高,对化学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认识更清晰,对化学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化学学科思想、化学过程、化学方法认识更丰富。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教师与课程材料互动关系模型,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凝炼出我国理科教师使用课程材料形态的4个维度:"常规使用""科学探究""STSE"和"教师学习",并编制了一份具有良好效度和信度的量表。通过对广州市422名初中理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在各维度均表现出较好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但未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同区域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教师学习"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职称教师的课程材料使用形态在"常规使用""科学探究"和"STSE"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借鉴美国的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对"人教版"和"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师用书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相应内容标准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研究,判断2版本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标准一致性的程度。并通过柱形图进一步分析了2版本教师用书的教学目标与对应内容标准在主题分布和目标水平要求维度上的一致性情况,基于课程标准对2者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艳灵  郭雅丽  阮北 《化学教育》2021,42(13):60-66
基于美国Erikson学院的PCK量化测评工具设计以“离子反应”教学主题为内容载体的调查问卷,并对河北省32名在职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PCK水平及典型特征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整体水平及各维度PCK水平均处于“基本”水平层次,其中,KoC水平最高,KoL次之,KoIS最差;新手教师各维度能力水平存在明显不均衡性;在“离子反应”这一特定主题下,高中化学新手教师各维度PCK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高中化学新手教师PCK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提升其PCK水平的相关建议,为促进高中化学新手教师的快速专业化成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竺丽英  王祖浩 《化学教育》2018,39(16):45-50
研究采用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准实验研究方法,以化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提升职前教师的学业评价素养。结果发现:课程教学后,职前教师的评价素养有显著提升,但各维度的提升效果不同,"基本概念"和"数据解释"2个维度的效果明显,且最终的素养水平也高;"测验设计"维度提升效果虽不显著,但学生的最终水平表现较好;而"质量特性"评价伦理"和"测验评分"等维度,提升效果虽然明显,但最终的素养水平却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20.
冯莹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6,37(5):43-48
以在职高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虽没有系统认识课堂教学诊断,但存在课堂教学诊断行为,且聚焦在"诊教学内容""诊知识与技能"和"诊师生互动"等维度。高中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存在认识表层化、目标狭隘化的误区。不同类型学校、教龄、职称的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诊断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主要受诊断意识、教学经验、职业倦怠等内部因素与师资力量、课堂教学诊断氛围、学生等外部因素影响。从教师、学校、教育部门等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