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嵌入式监视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嵌入式监视系统的HTTP协议实现方法,分别采用状态机制和循环机制实现单HTTP连接图像传输和多HTTP连接图像传输.在单片机Rabbit3000上实现了监视系统的HTTP服务器,并在局域网中对服务器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HTTP协议的实现方法能满足嵌入式监视系统的需要,同时也能应用于其他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在互联网视频会议中使用UDP将文件分块进行群发的方法.详细说明了设计方案,给出了通讯协议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高效的断点续传的方案.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群发文件灵活、占用网络资源少、传输速率高的特点,最后给出了优化的传输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基于身份(Identity-based)的公钥密码体制,提出了一个基于身份的802.11无线局域网安全认证结构.文中详细描述了从初步建立系统参数,动态的共享密钥的生成,到4-way握手的相互身份认证的认证协议过程以及Weil Palring的实现,并且通过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网络测试,说明了该协议在安全性方面和实际应用中相对于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立地图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矢量地图数据基本流程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压缩、数据传输、数据表达与空间查询等.基于Java语言.论文从底层实现了基于socket协议连接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地图数据的组织、传输与数据可视化表达,实现了网络地图发布平台.论文主要讨论了Java环境下具体地图服务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5.
基于延迟抖动的流媒体传输QoS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眼于流媒体的传输服务质量问题,研究给定网络条件下流媒体的自适应传输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延迟抖动的流媒体传输QoS(Quality of Service)方法。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迅速判断网络状态,使流媒体的数据传输与网络当前状态及时吻合,能够获得较低丢包率的同时获得较大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在共享数据平台下基于密文的代理安全两方计算协议(ciphertext-based proxy secure two-par-ty computation protocol,CPSTCP),给出该协议的定义、形式化模型.与传统的基于安全计算外包(secure computa-tion outsourcing,SCO)的安全协议相比,本文提出的协议因为不需要秘密共享而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已有的安全两方集合交协议,基于格中的困难问题,构造了一个半诚实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基于密文的代理两方集合交协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应用于实时多媒体传输的、以RAP为代表的仿TCP速率控制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TCP友好的、基于RTCP反馈的拥塞控制机制,该机制使发送速率的变化更为平滑.更适合于注重回放质量的实时多媒体应用.与RAP的比较实验显示,在瓶颈链路带宽、时延和包丢失率变化情况下.该机制具有比RAP更好的TCP友好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TCP/IP网络协议的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自行研制的 Net Meter 网络性能评测工具,对基于 T C P/ I P协议的总线型局域网主要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价;接着深入分析了吞吐量负载、吞吐量数据包长、以及吞吐量响应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实际评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是相吻合的最后通过调整网络系统的内部参数(如发送/接收缓冲区大小),可达到优化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路由器的基本原理和 TCP/ IP协议族为依据 ,针对多媒体通信的特点 ,在 Windows NT操作系统平台下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 Qo S的动态路由选择的方法 ,它根据网络现有资源状况来决定多媒体流的路径 ,并能为有 Qo S要求的多媒体流进行资源预留 ,将 Qo S协商机制与路由选择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为多媒体流提供较好的服务 .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普及以及4核和8核CPU手机的出现,无线网络数据传输能力和移动终端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移动用户的广泛参与使得地理信息的采集和上传下载数据巨量,致使有限的带宽传输速率与海量信息传输需求存在矛盾.针对移动用户对空间数据的高压缩率和高失真度容忍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矢量地图数据压缩方法,通过去除冗余点、平移坐标轴和转换数据类型3个步骤,可2次压缩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综合压缩率接近70%,可有效降低无线网络数据传输负荷,节约移动终端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当前移动GIS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移动空间信息数据分发新需求的基础上,对在移动环境中数据量大、无线信号不稳定情况下的服务访问、数据传输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入对等网络(P2P)技术,解决了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客户端因受网络质量影响和大规模空间数据显示耗时长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移动GIS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实验表明,通过P2P服务缓存下载和地图服务渐进式传输方式,能有效缩短用户访问的响应时间,改善因网络不稳定造成数据丢失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在讨论TCP/IP协议模型、编址方式、socket编程界面的基础上,研究了Windows环境下异步接收/发送数据的方法,针对AVI多媒体文件格式讨论了音频和视频数据的获取方法和媒体间的同步技术,在Novell网上实现了Windows95环境下基于TCP/IP对等站点之间的实时视频音频通信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多服务器协同与空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之间的问题,引入基于对等网络(P2P)的节点调度与路由查询技术,通过建立和发布web服务,采用基于多源数据统一访问策略,实现移动网络的终端管理、会话管理、空间数据管理等功能,并根据服务质量对节点进行分组分级管理,从而发挥P2P在空间数据管理和查询上的高效性.实验表明,利用P2P技术能有效提高移动终端在大规模海量地形数据更新过程中对多源数据库的访问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建立在随机网络模型上的传统网络管理中所存在的数据采集流量偏大、同步采集发生率高等管理性能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无尺度网络的自适应网络管理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对比被管网元地位度量阈值,动态探测被管网元在网络中所处的地位,根据网元所处地位不同自动调整数据采集周期.实验证明,这种策略在不降低网络管理功效前提下,能够减少需采集的网络管理数据,并避免了数据采集的同步,从而提高网络管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类的社会智能特征,提出了一种网络信息流安全环模型.该模型分4个层次控制网络信息流的动态安全:安全入口层负责用户的身份验证和信息流的安全封装;社会智能层赋予信息流自我感应、自我保护、自我调控的行为能力;事务层实现商业事务的提交、处理、回滚,提供实时保护和在线恢复机制;TCP/IP安全协议层则保障网络信息流的安全传输.这4个层次协同运作,构建了不同等级的安全环.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论证,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信息流的动态安全,为商业事务的整体安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使用TCP/IP通讯协议和LabVIEW中TCP节点,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应用G语言编程实现与调度SCADA系统的数据通讯,SCADA系统数据解读和存储,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与SCADA系统进行网络通信的实现,为SCADA系统与电力部门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根据TCP连接建立过程中SYN请求分组与SYN/ACK应答分组一一对应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SYN洪流攻击的源端网络自适应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简单滑动平均算法对实时统计数据进行平滑,根据对检测统计量的均值和方差的在线估计自动调整检测门限,并利用连续累计检测法来降低突发网络异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性能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检测时延不超过6个采样周期的要求下,该方法可检测的最低攻击流量约为正常流量的30%,并且检测结果的虚警概率低于10^-6,漏警概率低于10^-2.  相似文献   

18.
在面向节点群的混合网状应用层组播模型(Hybrid Mesh Application Multicast Model,HM-ALM)中设计并实现了确定性线性网络编码,探讨了网络编码对提高组播性能的作用.实验表明,网络编码能减少传输延迟和增强系统健壮性.使用网络编码后系统传输延迟减少了约50%;在系统动态变化时,正确接收数据的节点数可以达到最大值,系统能更快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