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ontgen)发现X射线后,由于许多X射线工作者的努力,对其产生性质和理论已研究得相当透彻,并在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包生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19(1)
本文在较宽的基体原子序数变化范围内研究了非相干散射随基体吸收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存在一种幂函数关系,而传统散射内标法所假定的反比关系仅在较窄的轻元素范围内存在.实验证实了这种理论规律的存在.提出了用康普顿散射幂函数法校正基体吸收效应的新方法.列举了幂函数法在地质样品中锶的测定实例,证明该法在宽的基体组成范围内比传统的散射内标法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宽的基体变化范围内对波长为0.081 nm的连续散射X-射线进行了研究,表明质量衰减系数与连续散射强度之间不再遵守传统散射内标法所假定的反比例关系,而是呈一种幂函数关系.理论证明和实验结果一致.提出了用0.081 nm处的散射强度的函数校正基体效应的方法,并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锶的测定,结果显示,在较大的基体变动范围内,本法与传统散射内标法相比准确度提高近4倍,克服了传统方法适应基体变化范围小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图像处理与分析是机器视觉中的核心部分,图像处理的目的可以抽象为提取目标物的特征增强;在完成对目标物增强的同时,抑制非目标物。一般采用扩大目标物与背景特征差异的方法来实现。图像增强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从目标与非目标两个模式聚类特征是否明确可分来评价。图像分析的目的可以抽象为目标物的识别与提取。因为目标物的视觉特征,往往很难采用单一的数字模型准确描述,所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多种描述来实现对目标逐步准确的识别。重点结合几个实例,讨论了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