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四倍频YAG激光(266nm)光解CHBr_3产生CH(B~2Σ~-)自由基,通过测量自发辐射CH(B→X)的时间分辨信号测得室温下CH(B)被卤代甲烷、CS_2、O_2及Ar的猝灭速率常数(×10~(-10)cm~3·molec~(-1)·s~(-1))分别为4.4±0.7(CH_2Cl_2)、5.2±0.4(CHCl_3)、5.0±0.7(CCl_4)、8.2±0.3(CHBr_3)、7.9±0.7(CS_2)、0.19±0.02(O_2)及(1.1±0.1)×10~(-2)(Ar).结果表明,除O_2外,其它猝灭剂对CH(B)的猝灭速率常数均大于对CH(A)的。对卤代甲烷分子,猝灭速率常数显示了因Cl原子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Th^4++Cl^-+3(HA)2(o)→ThClA3(HA)3(o)+3H^+。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Th^4++2Cl^-+3(HA)2(O)→ThCl2A2.(HA)4(P)+2H^+。用饮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lA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  相似文献   

3.
MoO_2Br_2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中烯丙基卤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oO2Br2-Al(i-Bu)2OPhCH3(-m)体系催化丁二烯1,2-聚合过程中添加C3H5X(X=Cl、Br和I)对聚合物分子量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其中以C3H5Br的调节作用最强,Mn从17.5×105降至3.5×105,但对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测定催化体系的UV光谱、(13)C-NMR谱、聚合活性和聚合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讨论了C3H5X在催化体系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碱金属和稀土溴化物Meyer反应的相化学研究(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四元体系CsBr-LaBr3-HBr(12%)-H2O(25℃)的相化学关系,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在该体系中发现一种新型化合物5CsBr.2LaBr3.22H2O;对该人合物进行了偏光、X射线粉末衍射、TG及DTA等方面的,将本体系与四元系CsCl-LaCl3-HCl(13%)-H2O(25℃)相比较,发现两者在生命化合物的数量、种类和相化学行为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266nm激光光解CHBr3分子产生CH(C)态自由基,通过测量CH(C^2Σ^+→X^2Ⅱ)的总荧光信号强度来测定室温下O2、N2、n-C5H12、n-C6H14和n-C7H16对CH(C2Σ^+,v′=0)的猝灭常数。结果表明,这些碰撞伴侣(O2和N2例外)对CH(X、A、B和C)的反应或猝灭速率常数k存在下列关系:k(X)〉k(B)〉k(A)≈k(C),且烷烃分子对CH(C)态的猝灭速率常  相似文献   

6.
标题化合物由BiCl3和乙酰丙酮在HCI(气)/C2H5OH溶剂中通入H2S气体反应而得。晶体属四方晶系,Mr=1130.76,空间群P41212。晶胞参数a=b=8.867(2),c=41.511(4)A;V=3264(1)A3,Z=4,Dc=2.30gcm(-3),μ(MoKα)=118.607cm(-1),F(000)=2104.晶体结构由重原子法求得。最终偏离因子R=0.072。晶体由分立的(C5H7S2)+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组成。每个Bi原子和6个Cl原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2个[BiCl6]八面体共面构成具有2次轴对称的[Bi2Cl9](3-)配阴离子。还讨论了阳离子种类对Bi配阴离子结构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β-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  相似文献   

9.
化合物Cs3Dy2Br9合成机理的相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sBr与DyBr3在氢溴酸介质中反应的四元体系CsBr-DyBr3-HBr(13%)-H2O(25℃)相化学关系,发现了新物相5:3型化合物5CsBr.3DyBr.24H2O,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DTG,DTA及偏光显镜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CIONO2与O(3P)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B3LYP/6-31G^*研究了反应O(^3P)+ClONO2→ClO+NO3反应O(^3P)+ClONO2→O2+ClONO的反应机。该结果与大部分实验者的推论是一致的,对于后一反应,其两种反应途径的活化势垒较为相近,表明两种反应途径均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尿素-NaBr-KBr熔体中钴及稀土-钴的电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钴合金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可用于制作磁性、磁光…等功能材料。日本学者研究了在有机电解液中电沉积Co-Gd薄膜,未见前人研究低温熔盐体系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报道。尿素-(79mol%)-NaBr(19.5mol%)-KBr(1.5mol%)的熔点为51℃,可在100℃左右下作为电解介质。在尿素熔体中加入BaOAc,能增加Co ̄(2+)还原为Co的阴极极化。因此选择100℃的尿素-NaBr-KBr-NaOAc作为本底熔体,研究Co ̄(2+)的电还原,镧、铽、镝、铥各自与钴的电解共沉积。在所研究的熔体中,Co ̄(2+)一步不可逆还原为Co。测定Co ̄(2+)+2e=Co反应的传递系数α为0.45,Co ̄(2+)在熔体中的扩散系数为2.5×10 ̄(-6)cm ̄2·s ̄(-1)。稀土离子还原为稀土金属的电位很负,以致在本底熔体分解前未出现阴极波。但在含COCl_2熔体中加入REC_3(LaCl_3、TbCl_3、DyCl_3、TmCl_3),使钴的析出电位向正方移动,而且阴极电流增大,因而有可能发生RE(La、Tb、Dy、Tm)与Co的诱导共沉积。在尿素-NaBr-KBr-NaOAc-CoCl_2-RECl_3熔体  相似文献   

12.
用Mo(Ⅲ)络合物分裂N_2分子麻省理工学院的C.E.Laplaza和C.C.Cummins用配位数为3的Mot(Ⅲ)络合物Mo(NRAr)3[R=C(CD3)2CH3;Ar=3,5-C6H3Me2(Me,-CH3)与N2反应,实现了将N2分子裂开还?..  相似文献   

13.
CpM(CO)3SnPh3和CpM(co)3sNpH2x(Cp=C5H4CH3,C5H4COCH3;M=Mo,W;X=Cl,Br)与HCl或HBr发生取代反应,得到三氯、三溴以及混合三卤代锡钨(钼)双核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1H NMR、IR表征。化合物Cl3SnW(CO)3C5H4COCH3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a=0.7686(3)nm,b=1.2622(2)nm,c=1.6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同步辐射和超声射流技术产生了团簇离子(CH_3CN)_m(C_2H_3Cl)(m≤4,n≤4)及C2H3ClCN+,C2H2ClCN+由(CH3CN)(C2H3Cl)+经团簇内离子。分子反应生成,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使H3C-CN键断裂。abinitio计算表明C2H3ClCN+离子是稳定的。同时测得了它们的电离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抗坏血酸存在下的6mol/LHBr介质作流动相,以PTFE(聚四氟乙烯)负载的乙醚作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使微量Ga(Ⅲ)、In(Ⅲ)与Fe3+、Tl3+、Mo6+、Au3+、Ti4+、Bi3+、Al3+、Mg2+、Ca2+、Ni2+、Co2+、Cd2+、Zn2+、Pb2+、Cu2+等多种离子分离。留于柱上的铟、镓分别用HCl(4mol/L)-H2O2(3%)及HBr(1mol/L)洗脱进行连续分离与测定。本方法已应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镓、铟的连续分离与测定  相似文献   

16.
利用DTA研究了ErCl_3CaCl_2LiCl三元体系相图。发现该相图有对应于ErCl_3、CaCl_2、LiCl和Li_3ErCl_6的4个液相面,5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58.5%ErCl_3,23.7%CaCl_2,17.8%LiCl,397℃),一个三元转熔点P(52.5%ErCl_3,27.2%CaCl_2,20.3%LiCl,428℃)。相应的4相平衡反应为:L=ErCl_3+Li_3ErCl_6+CaCl_2;L+LiCl=Li_3ErCl_6+CaCl_2.  相似文献   

17.
钱明星  黄勇 《分子催化》2000,14(1):29-32
合成了Ind2Zr(OC6H3-3,5-Me)2(A)、Ind2ZrCl(OCyH3-3,5-Me2)(B)和Ind2ArCl2(C)3个化合物,并在不同反应温度、陈化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分别考察了每个化合物与Et2AICl所组成的催化体系对乙烯剂聚活笥和选择性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催化剂活性顺序为A〉B〉C,在最佳反应条件下,Ind2Zr(OC6H3-3,5Me2)2的催化活必来1951g齐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三种以2-溴代对苯二甲酸为桥联配体的新型双核钴(Ⅱ)的配合物,即[Co2(BTP)(phen)4](ClO4)2.H2O(配合物1)、[Co2(BTP)(Nphen)4](ClO4)2.2H2O(配合物2)和[Co2(BTP)(Bpy)4]ClO4)2,2HO(配合物3)(BTP=2-溴代对苯二甲酸根,phen=1,10-菲罗啉,Nphen=5-硝基-1,10-菲罗啉,Bpy-2,2'联吡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亚碘酰苯为氧源,非对称性的和对称性的Mn(Ⅲ)Schiff碱配合物「Mn(Ⅲ)(CBP-phen-Xsal)Cl,X=H,Cl,Br,No2,Ch3,OCH3」和「Mn(Ⅲ)(CBP-R-CBP)Y,R=CH2CH2-,-CH(CH3)CH2-,-C6H4-;Y=Cl,OCH3」催化非官能性烯烃苯乙烯,环己烯和α甲基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结果表明,非对称配合物Mn(Ⅲ)的电子结合能  相似文献   

20.
CrO3.CH3NH2.HCl/Al2O3的制备及其对苯偶姻体系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生  石启增 《应用化学》1997,14(2):116-117
CrO3·CH3NH2·HCl/Al2O3的制备及其对苯偶姻体系的氧化反应张贵生*石启增陈密峰蔡昆(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新乡453002)关键词CrO3·CH3NH2·HCl/Al2O3,苯偶姻,苯偶酰,氧化1996-08-18收稿,1996-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