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西产湿地松松针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湿地松针叶挥发油的油相部分,用乙醚萃取法提取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性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比较二者的化学成分。湿地松挥发油油相部分的得油率为0.277%,共分离出86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的49种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2.12%,油相部分的主要成分有β-蒎烯(14.29%)、吉马烯(12.87%)、α-蒎烯(6.79%)、β-石竹烯(6.15%)、α-石竹烯(1.58%);水溶性部分的得油率为0.0682%,鉴定了其中的6种化合物,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60.72%,α-松油醇(24.61%)为水溶性部分的主要成分。由于增加了水溶部分精油的提取,湿地松松针挥发油总的产油率提高到0.3452%,提高率达24.62%。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叶挥发油的油相部分,用乙醚萃取法提取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性组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比较它们的化学成分。由于增加了水溶性部分的提取,马尾松和湿地松挥发油总的得油率提高到0.4709%和0.3452%,提高率分别达19.17%和24.62%。马尾松挥发油的油相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组成部分相同,但含量相差较大;而湿地松针叶精油的油相和水相部分成分组成差别较大;马尾松和湿地松相比较,针叶精油(油相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同,都是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但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卫强  彭喜悦 《应用化学》2016,33(8):945-95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法鉴定碧桃花、叶、茎、果实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和相对质量浓度,共鉴定178个化合物。 其中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1.42%)、α-金合欢烯(9.18%)、十六烷酸(8.03%)。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14.72%)、二十五烷(9.85%)、二十八烷(8.29%)、二十三烷(5.14%)。 茎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Z)-3-己烯-1-醇(28.90%)、(E)-2-己烯醇(16.06%)、正己醇(6.86%)。 果实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有:苯甲醛(20.46%)、十六烷酸(5.84%)、苯甲醇(5.01%)。 在10~40 d贮藏期内,花、叶、茎、果实挥发油可明显降低花生油的过氧化值和酸值,其中以茎挥发油高剂量组降低作用最强。 花和茎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在0.024~0.188 g/L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火棘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方法分析火棘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并以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火棘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0.52%,主要成分为(-)-b-杜松烯(22.62%)、植物醇(19.90%)、二环倍半水芹烯(5.95%)、β-桉叶醇(5.78%)、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2.78%)、表圆线藻烯(2.34%)等。  相似文献   

5.
山苍子雄花和雌花挥发油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欧 《广州化学》2010,35(3):11-15
山苍子的根、叶和果实中均含有精油,山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醛。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苍子花挥发油,对雄花和雌花分别提取。并利用GC-MS气质联用仪对两组挥发油进行分析检测,确定其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从雄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8.15%),从雌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5.53%)。  相似文献   

6.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HS-SPME-GC-O-MS)联用的方法研究酒花中的香气化合物的组成和风味,并与传统的同时蒸馏萃取、水蒸气蒸馏方法进行比较,定性采用质谱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1号酒花中的香气活性成分存在较大的差异,HS-SPME法最为适合,该法共鉴定出71种成分,占总峰面积质量分数的97.93%,以月桂烯、β-石竹烯为主要成分的萜烯类化合物共22种,其质量分数达88.73%,醇类及酯类质量分数分别为1.98%,3.42%。采用该方法对3个不同的酒花品种定性并嗅闻,能够嗅闻到的香气活性成分共计34种,包括碳氢化合物(包括萜烯)类7种,醇(酚)类11种,酯类10种,酮类2种,未知化合物4种。嗅闻结果表明,在1号、2号、3号3种酒花中分别嗅闻到了26,23,16种香气物质,其中重要的香气活性成分为β-香茅醇、β-石竹烯、里那醇、香叶醇、α-萜品醇、β-香茅醇、橙花醇、橙花椒醇、香叶酸甲酯、辛酸甲酯、乙酸香叶酯等。  相似文献   

7.
香樟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GC-MS)对香樟树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分析,共鉴定出98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樟脑与β-芳樟醇(24.099%)、桉油醇(15.723%)、α-松油醇(11.204%)、石竹烯(4.957%)、蛇床-6-烯-4-醇(5.724%)、β-水芹烯(3.394%)等。  相似文献   

8.
卫强  刘洁 《应用化学》2016,33(6):719-726
研究了大叶黄杨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活性。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 共鉴定133个化合物,大叶黄杨叶挥发油中主要有2-乙氧丙烷(41.92%)、(E)-2-己烯-1-醇(17.8%)、 (E)-香叶醇(7.86%)、甲基环己烷(6.60%)等;大叶黄杨茎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33.10%)、二十八烷(14.34%)、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环氧乙烷甲醇(12.48%)、甲苯(11.88%)、二十一烷(7.74%) 等;大叶黄杨果挥发油中主要有苯甲醛(15.52%)、甲苯(15.03%)、甲基环己烷(14.76%)、(Z)-3-己烯-1-醇(10.98%)等。 大叶黄杨叶、茎、果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毒有显著抑制效果。 大叶黄杨叶、茎、果中挥发油萃取部位成分差异明显,有特定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香格里拉产小叶杜鹃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讨香格里拉县小叶杜鹃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试验依据。利用水蒸汽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小叶杜鹃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小叶杜鹃花挥发油中共分离鉴定了73个色谱峰,占挥发油总量的85.53%。小叶杜鹃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有α-蒎烯(14.00%)、正二十三烷(9.51%)、7-甲氧基-2,2-二甲基-3-色烯(6.26%)、正二十烷(6.11%)、苯乙醇(5.10%)、1-Heneicosyl formate(4.60%)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常春油麻藤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5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60%。常春油麻藤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1-辛烯-3-醇(15.38%),n-十六酸(6.01%),壬醛(5.23%),3-辛酮(5.17%),1-辛烯-3-酮(4.19%),2-戊烯醛(3.96%),己醛(3.43%),1-己醇(2.98%)等。  相似文献   

11.
追风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欣  梁光义  王道平  徐必学 《色谱》2002,20(3):286-288
 研究了贵州产追风伞 (LysimachiatrientaloidesHems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追风伞挥发性成分 ,用气相 质谱进行分离测定 ,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从中鉴定出 4 0种化学成分 ;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汽蒸馏提取物的提取率是 0 11%。研究结果表明 ,贵州产追风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 ,主要有广藿香醇 (2 2 5 4 % )、乙酸龙脑酯(16 17% )、γ 古芸烯 (3 2 7% )、δ 愈创烯 (2 6 2 % )、橙花叔醇 (2 0 2 % )、芳樟醇 (1 99% )和棕榈酸 (1 96 % )。  相似文献   

12.
香粉叶挥发性成分提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粉叶的挥发组分,用乙醚萃取蒸馏溶液的挥发性成份,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定性定量分析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结果表明,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75%(质量百分数,以下同),主要成分有:1,8-桉叶素28.94%、α-甲基香豆酮15.75%、4-松油醇5.13%、α-松油醇11.22%、2-羟基肉桂酸7.97%、愈创木醇2.87%。 水层乙醚萃取物得率为0.25%,主要成分有:2-甲基苯并呋喃8.47%、2H-1-苯并吡喃-2-酮24.13%、2H-1-苯并吡喃-3-醇-3,4-二氢乙酸酯18.07%、p-羟甲苯基缩水甘油醚2.09%、1-苯基苯乙基-3,3-二乙酯4.50%、丙三醇二乙酸酯17.19%、乙酸金合欢酯11.8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南方红豆杉种子中的挥发油,测得南方红豆杉种子挥发油的收率为2.5%。通过GC-MS技术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种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按照GC/MS通用法则,初步确定了24种化合物的结构。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在挥发油中的各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酸类占挥发油总量的81.28%.其次的烷烃类化合物为12.74%,醛类化合物为1.80%,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1.44%,醇类化合物占0、89%,酯类化合物为0.52%,胺类化合物为0.34%。这几类物质占种子中挥发油总量的99.0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汽蒸馏和乙醚萃取收集小叶香樟新鲜树叶挥发油,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出49个化合物,占峰面积的95.9%,挥发油得率为1.73%。主要化合物的类型为单萜(86.4%)、倍半萜(10.0%)、芳香族(1.41%)和脂肪族(1.13%)。其中质量分数最高的为L-芳樟醇(45.9%),其次为樟脑(28.5%)和橙花叔醇(4.66%)。  相似文献   

15.
臭椿籽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甘肃天水产的臭椿籽挥发油进行提取,挥发油得率约为2.1%(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了4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相对含量的96.3%;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酯、脂肪烃及甾族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亚油酸、油酸、蓖麻酸和蓖麻酸甲酯。  相似文献   

16.
The major 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leaves and flowers of Cymbopogon martini from the volatile oil obtain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were identified by GC/MS. Five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volatile oil of leaves and flowers, which constituted about 82.49 and 75.63% of the total amount, respectively. A monoterpene, piperitone (6.00%), was identified in the flowers of C. martini; in addition, flowers were found to contain more olefinic terpenes, namely geraniol (69.63%), compared with leaves (53.41%). Leaves contain bicyclic monoterpene, nerol (24.76%) and alpha-pinene (4.32%). Anthelmintic activity of these oils was evaluated on adult Indian earthworms Pheretima posthuma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olatile oil of C. martini flower required less time to cause paralysis and death of the earthworms.  相似文献   

17.
蓝布正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贵州产蓝布正(Herba Gei)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蓝布正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是0.10%,共分离出103种成分,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及其甲酯类化合物、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主要有棕榈酸(13.2%)、11,14,17-二十碳三烯酸甲酯(10.4%)、亚油酸(8.6%)、石竹烯氧化物(3.9%)、丁子香酚(3.4%)和反式-植醇(3.2%)等。  相似文献   

18.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Argyranthemum adauctum (Link.) Humphrie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have been studied by GC-MS. A total of 60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representing the 89.8% of the oil. The major constituents were found to be beta-pinene (27.4%) and santolinatriene (22.6%).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chemical compounds of the oil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