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分析计量》2004,13(6):44-44
日本共同社报道,由日本理化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森田浩介等人组成的实验小组28日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比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都重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2.
约10年前预言的过价分子CLi_6首次在气相下被观察到,而且似乎相当稳定。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化学家宫藤博司是用质谱仪对高温(1000K左右)下在固态二锂乙炔(Li_2C_2)上形成的奇异核素进行探测时发现的。据宫藤计算,CLi_6里C-Li键的结合能约为  相似文献   

3.
门捷列夫以其伟大的发现—元素周期律而闻名于世,他根据周期律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预言,尤其是他对镓、锗、钪的预言,有力地证明了元素周期律的正确性,后来又于1889年预言了钋的存在(1898年被发现)以及为铼等其它元素留出了空位。以上这些预言都具有可靠的科学根据,这些没有被填满的空位都能有逻辑地从元素周期律推断出来。  相似文献   

4.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以后,紧接着就在1871年预言了一系列新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性质,他所预言的类铝在1875年被法国人布瓦博德朗发现,并命名为镓。同样地,1879年瑞典人尼尔森发现的钪具有门捷列夫所预言的类硼的性质,面锗直到1886年才被德国人温克勒所发现,它相当于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硅。但是门捷列夫对元素钋的预言却不为人们  相似文献   

5.
张宁  刘克文 《化学教育》2008,29(2):71-72
格氏试剂的发现是20世纪初有机化学合成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它促进了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发现者格林尼亚因此而获得19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6.
张清建 《大学化学》1998,13(6):55-59
1938年岁末,德国放射化学家OtoHahn(1879~1968)、LiseMeitner(1878~1968)和FritzStrasmann(1902~1980)发现铀核裂变。这是科学史上最惊人、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取得这一成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  相似文献   

7.
两位年轻的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前人的经验,图片资料和B型DNA的X射线衍射图,充分应用查盖夫的碱基规律及DNA的电位滴定行为,从多次失败中悟出了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围绕着同一中心轴构成的双螺旋结构,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得到证实。它圆满地解释了DNA如何自我复制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沃一克俩人力挫群雄,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相似文献   

8.
张清建 《化学教育》1992,13(2):60-62
1922年12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N·玻尔(Niels Bohr)正在发表诺贝尔获奖演说。玻尔回顾了以前关于原子结构的工作,也回顾了一般光谱和X射线谱的解释,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悬而未决的困难和问题。演说快结束时,他意外地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海维西(G·C·de·Hevesy)和考斯特(D·Coster)在哥本哈根成功地发现了72号元素。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是非常重视自然科学的。关于自然科学,他有许多卓越的见解。他在早期,还专门写过几篇自然科学的重要论文,“说鈤”(《鲁迅全集》7卷385页)就是其中的一篇。鲁迅的“说鈤”,是我国最早介绍法国居里夫人(鲁迅译为古篱夫人)发现镭的经过的论文。这篇论文写于一九○三年,并于同年十月发表于当时的革命杂志《浙江潮》。鲁迅发表“说鈤”,和居里夫妇发现镭仅距五年时间,而和从沥青矿中提纯镭并  相似文献   

10.
如果用一束单色光照射一个透明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样品,那么绝大部分入射光都能够透过样品,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样品分子所散射。散射光中大部分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这种散射称为雷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另一小部分散射光则与入射光的频率不同,用波数表示其频率时,它们离激发谱线(excitmg line)的位移等于样品分子的振动频率,这种因分子散  相似文献   

11.
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門捷列夫,对科学上的贡献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所發現的週期律和他所創制的週期表是他突出的功绩。所以恩格斯和斯大林曾給以很高的評价:“門捷列夫……所完成科学上的功績,可以和列維里叶算出街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軌道的發現相提並論”(恩袼斯);“門捷列夫的‘元素週期系’明白指出,从量变到質变的發生,在自然历史中具有多么大的意义”(斯大林)。又如拉科夫斯基也曾提:“列維里叶和亚当斯發現海王星,是根据了看到的天王星运行的不規則性,以及依据了公認的牛頓定律。  相似文献   

12.
刘景清  吕瑞萍  赵青果 《化学教育》2002,23(7):85-86,89
尼尔森(Lars Fredrik Nilson)1840年5月27日生于瑞典的东约特兰省(Ostergothland).他的父亲(Nicolous Nilson)在哥特兰岛(Gothland)上经营一座农场.青少年时期的尼尔森在这座波罗的海上阳光明媚、风景如画、植被葱郁的岛上度过的难忘岁月,对他性格、爱好的形成,事业的追求,有莫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4):61-63
同位素这个名词的西文isotope是英国人索迪(F.Soddy,1877-1956)于1911年开始使用的。后来,另一位英国人阿斯顿(F.W.Aston,1877-1945),在1919年制成了质谱仪,可以用来分离不同质量的粒子,并且测定它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发现法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法的形成和发展经历过一段历史过程。首先是由卢梭(包括裴斯塔洛奇等)提出基本思想,第斯多惠最早使用了发现法这个名称(1962),阿姆斯特朗从理科教育的角度完满地提出发现法(1887),后来布鲁纳对发现法提出新的解释(1959),直到今天。从发展史来说,发现法的进展,都与当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直接联系,是否带有规律性?这是今后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清建 《大学化学》1991,6(6):54-57
法拉第(Faraday,Michael)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1791年9月22日,今年是他诞辰200周年。他在物理学方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光与磁的基本共系,创立了现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象在化学方面,他也成就卓著,得出了电解的基本定律,为电化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发表张清建同志的文章,作为对法拉第诞辰20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尼尔森 (LarsFredrikNilson) 184 0年 5月 2 7日生于瑞典的东约特兰省 (Ostergothland)。他的父亲(NicolousNilson)在哥特兰岛 (Gothland)上经营一座农场。青少年时期的尼尔森在这座波罗的海上阳光明媚、风景如画、植被葱郁的岛上度过的难忘岁月 ,对他性格、爱好的形成 ,事业的追求 ,有莫大影响。在维斯比 (Wisby)完成中等教育后 ,185 9年入乌普萨拉 (Upsala)大学学习 ,方向侧重自然科学 ,以动物学和地质学的考试成绩为最佳。是矿物化学 ,是施万伯格教授 (L .F .Svan…  相似文献   

17.
应礼文 《化学教育》1983,4(1):59-59
这张表清楚地说明了,在化学元素的发现史上,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和新的实验技术的应用对加速新元素的发现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尼尔森(Lars Fredrik Nilson)1840年5月27日生于瑞典的东约特兰省(Ostergothland).他的父亲(Nicolous Nilson)在哥特兰岛(Gothland)上经营一座农场.青少年时期的尼尔森在这座波罗的海上阳光明媚、风景如画、植被葱郁的岛上度过的难忘岁月,对他性格、爱好的形成,事业的追求,有莫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背景张金菊(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24)1953年春,英国剑桥卡文笛什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沃森(Watson)和克里克(Crick),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的通讯 ̄[1],阐明了核酸是由两条...  相似文献   

20.
余天桃 《化学教育》2002,23(2):46-48
鲁迅先生是第一位向国人介绍居里夫妇及镭发现的学者。他于1903年写的《说钅日》一文中,在充分肯定居里夫妇对化学、对整个科学领域的伟大贡献的同时,指出:镭的发现是居里夫妇勤劬劳动和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果;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文明发展的必然;是前人成果的承 传与后人开拓创新的标范。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的论证也正是当前科研工作中应该十分珍视的,故乃署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