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甾醇类化合物是有机气溶胶中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气溶胶的来源具有很强的示踪作用。按其来源可分为动物甾醇和植物甾醇,胆甾醇是动物甾醇的典型代表,由于性质稳定,来源单一,被认为是城市气溶胶中烹调源的主要标识物。植物甾醇类保留着高度的结构专属性,能反应近代生物源的输入,被认为是生物质燃烧的有机示踪物。目前国内对于这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综述了有机气溶胶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甾醇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定性定量方法、污染特征,以及甾醇类化合物的来源解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萃取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建立了快速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甾醇类化合物的方法.甾醇类化合物用甲醇超声萃取,浓缩后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Waters公司Atlantis C18色谱柱(100mm× 2.1 mm,3μm),以乙腈和水混合流动相梯度洗脱,实现了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及β-谷甾醇的分离.并在APCI-MS/MS MRM模式下定量检测.在选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回收率在80.3%~97.7%之间,检出限0.015 ng/m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日内及日间测定精密度小于20%.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及精密度,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方法可以满足大气颗粒物中甾醇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3.
三芳甾烃是原油芳烃组分中的常见化合物,其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对寻找油气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往原油中芳烃色谱质谱分析大多忽略了各三芳甾烃化合物的绝对含量,而仅得出各化合物的相对量,使三芳甾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采用人工合成的二氘代化合物d2C28三芳甾烃加入原油中作内标,进行三芳甾烃的色谱质谱定量分析,该内标化合物是将原油中自然存在的1种C28三芳甾烃化合物进行氘代反应,合成得到的d2C28三芳甾烃与原油中的三芳甾烃系列化合物有着相似的结构和质谱分裂特征,并在色谱质谱分析时与原油中的化合物不产生共流.该定量分析方法可以为油气勘探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司宗兴 《有机化学》1995,15(5):555-557
从澳大利亚Cairns港口海底沉积物中分离出五种甾醇化合物, 其中两种是具有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菜油甾醇和菜子甾醇。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和原油中常见含氧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双清  王培荣 《分析化学》2001,29(3):276-279
将沉积物抽提物和原油中复杂的非烃组成分离为酸性、中性I和中性Ⅱ3个馏分。各馏分经GC/MS分析证实羟酸和极性较大的多元醇和酮进入酸性馏分,一元酮、酯和直接一元醇进入中性馏分I,而甾醇类化合物进入中性瘤分Ⅱ。各类化合物分段清晰,没有同一化合物在不同馏分中出现的现象,且分离过程中各化合物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本文选用地质体中今未见析出的二十二烯酸,5α(H)-雄甾-17-酮和5α(H)-3β-醇分别作为各馏分的内标化合物,定量效果好,并首次为甾醇类化合物找到了较理想的内标物。本方法经近百个样品的分离分析证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栀子花是中国民间抗生育植物,本文报导了从该粗提取物中分得多种黄酮,环烯醚萜、三萜酸和甾醇类化合物,其中-Cycloartane型新三萜酸-栀子花乙酸(gardenolic acid B)经药理试验证明对大鼠有抗早孕作用.本文还报导了它的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7.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化合物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C环发生开环断裂,但断裂的位点不同;两类化合物生成的碎片离子也有很大差异,提出了由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C环上3位连接的-OH所诱发的不同反应过程的质谱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临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南极现代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甾烷、藿烷,其分析结果与经典索氏抽提基本相符.该方法所需样品量仅为索氏抽提的1/10,且高效、快速、无污染和危险,可用于少量特殊地质样品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萃取分析.  相似文献   

9.
吉宏武  丁霄霖  陶冠军 《色谱》2001,19(5):403-406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仪 (HPLC/ESI MS)、电子轰击质谱 (EI MS)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 ,从卷丹百合中筛选出了两种甾体皂甙 ,其中一种为含有 3个糖基与提果皂甙元的甾体皂甙 ,另一种为含有 3个糖基和薯蓣皂甙元的甾体皂甙。结果表明 :在线的HPLC/ESI MS能够准确快速地提供糖甙类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和糖链部分的有益信息 ,但对甙元部分提供的信息极少 ;离线的EI MS只需极少量 (1mg~ 2mg)的纯品就能准确地提供甙元部分的有益信息 ,但很难获得糖甙的分子离子峰与糖链部分的信息 ,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快速地从植物中筛选甾体皂甙。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南沙海域采集的RhaphisiapallidaRidley海绵样品中分离得到的混合甾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组分,应用质谱裂解规律结合计算机检索确定了十一种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两个是首次在海绵生物中发现的甾体激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橐吾属植物分布在我国境内的有一百多种,多生长于西北、西南、华北等地.在我国民间,有近三十种长期入药,是一类民间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草药资源,主要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活血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感冒、咽喉炎、痛肿、疔疮、跌打损伤、肺结核咳血、小便不利等疾病[1~4].因橐吾属植物药用价值,近年来我们研究小组已对该属植物约十个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抗癌、抗菌活性均较强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从未见报道的太白山橐吾(Ligularia dolichobotrys)的化学成分,得到一系列的倍半萜和甾醇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3β,7α,22-三羟基豆甾-5-烯(1)和8α-甲氧基6β-当归酰基艾里莫芬-7(11)-烯-8β,12-内酯-14-羧酸(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海洋沉积物中17种全氟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采用Na OH-甲醇提取样品,并用HLB固相萃取柱对样品进行富集净化,然后用甲醇进行洗脱,洗脱液氮气浓缩,甲醇定容后,采用Waters SymmetryC18色谱柱(150 mm×2.1 mm,3.5μm)分离,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17种化合物的体积分数在0.1~50 ng/m L范围内呈线性(r0.9902),加标回收率在67.37%~11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9%~6.4%,检出限为0.03~0.05 ng/g。将方法应用于莱州湾海洋沉积物中目标物的检测,11个站位点中17种化合物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从南沙海域采集的RhaphisiapallidaRidley海绵样品中分离得到的混合甾类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其组分。应用质谱裂解规律结合计算机检索确定了十一种甾体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两个是首次在海绵生物中发现的甾体激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4种黄酮类化合物,进一步分离得到其中的两种,经核磁质谱鉴定,一种为槲皮甙(槲皮素-3-O-α-L-鼠李糖),另一种为金丝桃甙(槲皮素-3-O-β-D-半乳糖).其余两种难以分离的黄酮甙经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初步推断为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3-O-芦丁糖).以上4种均为黄酮醇类化合物,除金丝桃甙外,其它3种为刺五加叶中尚未见报道的黄酮类成分.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加氢热解/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地质体中高演化沉积有机质,应用催化加氢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了干酪根中以共价键结合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实验样品的催化加氢热解产物收率明显高于二氯甲烷(DCM)索氏抽提,产物色谱图中饱和烃的峰形、保留时间和质谱特征与索氏抽提峰形基本一致;对比两种方法产物中饱和烃主要指标甾烷m/z 217和藿烷m/z 191表明,经过加氢还原,干酪根分子网络中共价键结合着两种生物标志物分子骨架得到印证,为催化加氢热解提取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可靠性提供了依据。催化加氢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是一种对研究高演化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化合物有独特作用的有效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的19-降海绵烷二萜的分离及结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洋海绵Spongiazimoccaaubspeclesirregularia中分离到一种新的19-降海绵烷二萜(ZimoclactoneA,1)和胆甾-5,7-二烯-3β-醇,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和立体化学通过波谱方法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化合物1对P388肿瘤细胞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快速高分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RRLC-MS/MS),建立了植物组织中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植物组织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碱性水溶液反萃取,经混合阴离子(MA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和富集后,用RRLC-MS/MS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在0~20 μg/kg的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LOD)为0.5 μg/kg,定量限(LOQ)为1.0 μg/kg,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5.8%~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2.4%~12.1%.本方法可用于植物组织中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海龙中的胆甾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龙系名贵中药,中医学认为其具补肾壮阳、散结消肿等功效口。现代生物化学与药理学的研究表明,海龙的药效与所含的甾醇类成分密切相关。经GC-MS分析,海龙甾醇主要由胆甾醇组成。因此,从海龙中分离精制甾醇类化合物,并对其中的胆甾醇进行定量测定,可以为探索海龙甾醇的物质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甾体皂甙是植物中的配糖体,其特性是在水溶液中能起泡沫和溶血反应,其另一特性是,它与胆固醇或其他3β羟基甾体化合物生成络合物,这个特性可用以分离与精制3β羟基甾体化合物,在这方面最常用的皂甙是毛地黄甙(digitonin),它能与甾体化合物生成非常难溶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20.
顶羽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顶羽菊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9种化合物,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以及化学反应鉴定了结构,它们是二十九碳烷(Ⅰ)、二十二烷醇(Ⅱ)、豆甾烷醇(Ⅲ)、β-谷甾醇(Ⅳ)、豆甾-7-烯-3-醇(Ⅴ)、三十四碳酸(Ⅵ)、2,4-二(邻甲基偶氮苯)-萘酚-1(Ⅶ)、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Ⅷ)、洋芹素-5-β-D-葡萄糖甙(Ⅸ),其中化合物Ⅶ是首次从天然界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