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芳胺基-2-硒唑啉-4-酮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基硒脲与溴乙酸乙酯在乙醇溶液中作用,可合成得到含硒杂环化合物2-芳胺 基-2-硒唑啉-4-酮,反应产率为71%。  相似文献   

2.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硒脲作为有机硒化合物中的重要一类,在抗菌和抗肿瘤方面已显示出了很高的生物活性[1].关于芳酰基硒脲的合成方法虽然早在1937年就有报道[2],但是由于反应复杂且控制条件苛刻,故有关芳酰基硒脲的研究至今仍然很少见报道.我们曾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了芳酰基硫脲衍生物[3],鉴于硒、硫有机化合物的相似性,本文将相转移催化法应用到芳酰基硒脲的合成中,在温和条件下,方便、快速、较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N-芳酰基-N′-芳基硒脲(2a~2l).作为超分子化学方面研究的一部分[4,5],合成了化合物2a的单晶,并对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3.
4-溴-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与硒脲作用生成假硒脲盐。该化合物在三乙胺作用下转化为类似于硒醇的不稳定中间体;而在氮气保护下,与活泼卤代烃室温反应即可得到相应的硒醚。六个硒取代的化合物均显示良好的体外抑制L1210及KB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
4-溴-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与硒脲作用生成假硒脲盐.该化合物在三乙胺作用下转化为类似于硒醇的不稳定中间体;而在氮气保护下,与活泼卤代烃室温反应即可得到相应的硒醚.六个硒取代的化合物均显示良好的体外抑制L1210及KB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李前进  杨春龙 《化学通报》2007,70(6):428-433
硒脲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癌等生物活性,可作为合成其它化合物的中间体和配体,还可用于增强显影剂的感光度。硒脲及取代硒脲的合成有取代脲法、氨腈法、异硒氰酸酯法等,缩氨基硒脲的合成有硒氰酸盐法和取代硫脲法,酰基硒脲的合成用常规法和相转移催化法。本文对硒脲及其衍生物的上述合成方法和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 硒脲作为有机硒化合物中的重要一类, 在抗菌和抗肿瘤方面已显示出了很高的生物活性[1]. 关于芳酰基硒脲的合成方法虽然早在1937年就有报道[2], 但是由于反应复杂且控制条件苛刻, 故有关芳酰基硒脲的研究至今仍然很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硒脲作为有机硒化合物中的重要一类,在抗菌和抗肿瘤方面已显示出了很高的生物活性.关于芳酰基硒脲的合成方法虽然早在1937年就有报道,但是由于反应复杂且控制条件苛刻,故有关芳酰基硒脲的研究至今仍然很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参考了文献[1],拟定了用混合酸氧化硒化镉中的硒,加脲分解过量的氧化剂,在硫酸介质中,以淀粉作指示剂,硫代硫酸钠滴定硒。方法快速,结果准确,样品相对偏差为0.16%,加入标准回收率为99.3%~100.4%。  相似文献   

9.
首次研究了2-硒代咪唑类化合物催化的一氧化碳对胺的羰基化生成对称脲或噁唑啉-2-酮的反应,目标产物收率中等到良好.与传统的单质硒催化的羰基化反应相比,新催化体系有效避免了有恶臭气味的含硒化合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硒含量的最佳实验条件,在表面活性剂吐温-80溶液存在下,改变酸度、温度、显色剂用量测定了尿样硒含量。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度、精密度高,用于尿硒、血硒含量测定,均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人尿中硒代胱氨酸(SeCys_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亚硒酸盐[Se(Ⅳ)]、硒代蛋氨酸(SeMet)、硒酸盐[Se(Ⅵ)]5种硒形态。样品经超纯水稀释后,采用Hamilton PRP-X100色谱柱(250 mm×4 mm,10μm)分离,以40 mmol/L磷酸氢二铵(含1%甲醇,pH 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13 min内可将5种硒形态分离。5种硒形态的线性范围为0~3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2~0.5μg/L。除SeCys_2的加标回收率为37.7%~70.4%外,MeSeCys、Se(Ⅳ)、SeMet、Se(Ⅵ)的加标回收率为80.0%~123%;5种硒形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7.8%。应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样品,结果显示人尿中硒形态主要以SeCys_2为主,同时含有少量MeSeCys、SeMet、无机硒及未知含硒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由DPT与脲或硝基脲在硝化剂中反应可以合成2,4,6-三硝基-2,4,6-三氮杂环己酮。本文用~(15)N示踪原子对DPT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氮原子分别进行标记,用~(15)N NMR谱图来考察~(15)N标记的反应物和产物分子中标记原子的位置及丰度。结果表明,与脲或硝基脲缩合的DPT硝解碎片为非硝基取代的N,N-二羟甲基胺,硝基脲上硝基与硝化剂之间存在着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定尿硒、尿羟脯氨酸含量,研究了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和邻近非病区儿童尿硒含量和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组儿童尿硒含量和尿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邻近非病区组(P<0.01),处于病区中较低水平.两组的尿硒含量与尿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正相关(r=0.582,P<0.01;r=0.383,P<0.05).这些结果提示,体硒水平是影响尿羟脯氨酸排泄量的原因之一,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儿童的低硒状态,是导致其尿羟脯氨酸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尿硒、尿羟脯氨酸含量,研究了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和邻近非病区儿童尿硒含量和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儿童尿硒含量和尿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邻近非病区组(P〈0.01),处于病区中较低水平。两组的尿硒含量与尿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正相关(r=0.582,P〈0.01,r=0.383,P〈0.05)。这些结果提示,体硒水平产是影响尿羟脯氨酸排泄量的原因之一,大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消解技术消化样品,在盐酸介质中,硒(IV)可氧化I-生成I3-,进而与结晶紫形成离子缔合物。硒-碘化钾-结晶紫-聚乙烯醇缔合物在565 nm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分别测定了中国西昌红牛夕、依木锁石、毒清药三种主要彝药中的硒含量。试验证明:三种彝药中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 红牛夕、依木锁石、毒清药三种彝药中硒含量分别为77.9、22.1、392.3 μg/g,加标回收率为97.8%~103.3%,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0.42 %。用微波消解技术消化样品,消解时间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减少环境污染。试验结果真实可靠,适用于一般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硒催化法合成2-吡啶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燕  陆世维 《催化学报》2001,22(4):387-389
 采用硒催化的一氧化碳还原羰基化法,由硝基苯衍生物与2-氨基吡啶进行反应,得到的不是比例相当的三种脲类物质混合物,而主要得到非对称的吡啶脲.进一步发展了硒/一氧化碳催化体系对硝基化合物的还原羰基化法,可望用来合成一系列含取代基的苯基吡啶基脲类物质;该合成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易行.对部分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高压液相色谱及元素分析等鉴定.  相似文献   

17.
为监测市场上富硒鸡蛋中蛋清及蛋黄中硒形态的种类及分布规律,优化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测定富硒鸡蛋蛋清及蛋黄粉中硒形态的方法。随机选取富硒鸡蛋样品,进行蛋清蛋黄分离、冷冻干燥及蛋黄脱脂处理,处理后样品经Tris-HCl缓冲液(5 mmol/L, pH=7.5)55 oC恒温振荡、酶解提取,高速离心机(10000 r/min)离心10 min,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11 分钟内实现5种硒形态的基线分离,且各种硒形态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4,其检出限在0.5-3.0 μg/L之间,回收率在81.6%~110.4%之间,可以满足检测需求,按照该实验方法测定市场上富硒鸡蛋中的硒形态,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且测得的富硒鸡蛋蛋清样品中硒形态主要成分为硒代蛋氨酸,而蛋黄样品主要成分为硒代半胱氨酸,还有少量的硒代蛋氨酸,同时,一些鸡蛋还含有极少量的亚硒酸根,但蛋清及蛋黄中硒代氨基酸的含量总和占总硒含量的83.3-98.4%,适用于富硒鸡蛋中的硒形态提取。由此可见,市场上富硒鸡蛋中的硒主要以硒代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比较适合日常补硒,且该方法可以对市场上富硒食品起到一定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非金属硒为催化剂,三乙胺为助催化剂,用CO替代剧毒光气作为羰基化试剂,通过鼓泡方式经硒催化"一锅煮"的4-氨基吡啶与硝基芳烃的氧化还原羰基化反应合成4-吡啶基脲.通过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及碱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获得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在优化条件的基础上,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制得4-吡啶基脲类化合物,反应底物硝基芳烃的普遍适用性较好;还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9.
硒蛋白及其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汉杰  欧阳政  蔡端仁 《色谱》1992,10(2):75-78
1957年Schwarz等证明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后,国内外开展了许多总硒及其生物化学作用的研究。大量事实表明硒与多种疾病相关,我国用补硒方法防治克山病获得成功,进一步证实了硒的营养作用。近年来,有关硒的生物医学作用的研究已逐渐从总硒转向对有机硒化合物的研究,后者主要集中于含硒氨基酸、含硒多肽、含硒蛋白和近几年才提出的含硒核酸。 就整个生物界来看,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发现有硒蛋白存在。在已发现的硒酶中,硒主要以硒半胱氨基酸(seCysH)形式存在于蛋白质的多肽链中。  相似文献   

20.
硒的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及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它的存在价态密切相关,因此分别测定环境样品中不同价态的硒十分必要。水体中的硒主要以四、六价离子态(SeO_3~(2-)、HSeO_3~-、SeO_4~(2-))存在,由于某些还原作用也可能生成单体硒和甲基硒化物。近年来,相继报导有萤光光度、气相色谱、火焰和石墨管原子吸收等方法,分别测定水中痕量的硒(Ⅳ)和总硒。我们在Cutter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单体硒、硒(Ⅳ)和硒(Ⅵ)生成氢化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