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6-二羟甲基吡啶(1)经活性MnO~2氧化得到2, 6-二甲酰基吡啶(2)。邻硝基苯酚与N-取代的二(氯乙基)胺在DMF溶液中反应, 得到N-取代的1, 5-二(邻硝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3a~3c), 再经水合肼/Raney Ni还原, 获得N-取代的1, 5-二(邻氨基苯氧基)-3-氮杂戊烷(4a~4c)。利用Ba^2^+作为模板离子, (2)分别与(4a~4c)反应, 合成了一类新的含吡啶环系西佛碱大环配合物I-III, 配合物I、III与NaBH~4的乙醇溶液还原解络, 得到氮杂大环自由配体IV和V。所有西佛碱大环配合物和氮杂大环自由配体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硝酸银存在下,用二乙撑三胺、三(2-氨基乙基)胺分别和以间苯二醛为母体的二醛缩合,得到了系列双核银(Ⅰ)和多氮环合物和穴合物。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的电化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环空腔大小及取代基不同对配合物中银(Ⅰ)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含吡啶环系和中心功能基氮杂冠醚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氮杂大环化合物Ⅰ-Ⅳ,并通过^1H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的结构,对其中间体(7)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使收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的成环反应,结果表明,室温有利于成环和提高反应收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3,7-二亚氨基-2,6-二硫杂-4,8-二氮杂双环[3,3,0]辛烷(5)及其衍生物四硝基(4),四乙酰基(7),二乙酰基(8)和苦味酸盐(6)的制备。(7)易失去两个乙酰基而得到二乙酰基衍生物(8),(8)还可以再乙酰化而重新得到(7)。(7)用Raney镍脱硫而得到一个直链四乙酰含氮化合物(9)。通过上述反应和有关化合物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质谱等确证了上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商志良  商志才  俞庆森 《有机化学》2001,21(12):1157-1160
手性α-氨基醇和原氯乙酸三乙酯作用,可同时分离得到两种手性侧链:酰胺醇(2a,2b)和恶唑啉(2c,2d);分别和1,5-二氮环辛烷反应,生成带手性侧臂的1,5-二氮环辛烷化合物(1a~1d),其结构经红外、核磁、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7.
8.
张进琪  F.VOGTLE 《有机化学》1987,7(4):273-277
本文报道母体化合物1,4,7-三氮杂环壬烷以及六种新的1,4,7-三氮杂环壬烷-N,N′,N″-三取代物(9~14)的合成方法,其中每个取代基的碳链均含有三个碳原子。它们都可以作为过渡金属离子Co~(2+)、Ni~(2+)、Cu~(2+)、Zn~(2+)、Co~(3+)、Fe~(3+)、Cr~(3+)的配体。  相似文献   

9.
2-巯基苯并噻唑(MBT)与二溴缩甘醇在碳酸钾存在下发生S-烷基化反应生成双-苯并噻唑非环冠醚化合物1~4,并通过元素分析、IR、NMR(^1H,^13C)、MS波谱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0.
鲁天保  吴成泰 《有机化学》1985,5(4):312-314
本文报道合成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3)的改进方法,1,2-二(2'-对甲苯磺酰基乙氧基)-苯(2)在无水叔丁醇中,以叔丁醇钠为缩合剂,与二乙醇胺缩合,在 50-55℃下反应4小时,得到(3)。化合物(2)和(3)均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等鉴定。改进的缩合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好。  相似文献   

11.
我们提出了一条合成含有苯并-15-冠-5取代基的某些有机硅冠醚化合物的简易路线。通过Wittig反应合成的4'-乙烯基苯并-15-冠-5,经过双键上的硅氢加成反应,得到几种新型含有冠醚基团的有机硅烷或氯硅烷。后者可以进一步烷氧基化或者水解成冠醚取代的聚有机硅氧烷。此外,还测定了它们对碱金属离子的络合容量和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新型吡啶环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溴-5-吡啶甲醛和5-溴-2-吡啶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出4种新型含吡啶环二联芳基和三联芳基化合物,总收率20%~30%。 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联芳基化合物未呈现出液晶相,而三联芳基化合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均表现向列相液晶态,且当氮原子位于正丁基的间位时,其与不含氮原子的三联苯化合物(2c)相比,熔点降低了11.7 ℃,清亮点升高6.3 ℃,液晶相区拓宽了18 ℃,表现出了良好的热性能。 光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吡啶环替代苯环后,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值均较参比化合物(1c或2c)增大;当N原子位于正丁基的邻位的化合物,介电各向异性值较参比化合物增大,且液晶的阈值电压、饱和电压均降低。 通过对三环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的不同构象能量态的计算分析,解释了介电各向异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几种单基取代二苯并-18-冠-6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炳生 《有机化学》1990,10(3):255-257
在功能基取代二苯并-18-冠-6类化合物中,两个苯环上对称地引入两个功能基的合成报道较多,而不对称性引入单个功能基取代的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Oxygen donor macrocycles such as crown ethers are well known to have strong complexation for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ions1. On the other hand, polyazamacrocycles show a high affinity for transition metal ions. Nitrogen-oxygen mixed donor macrocycles can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both alkali and transition metal ions2~5. Most of the macrocycles with mixed donor sites bearing oxygen and sp3 nitrogen atoms, oxygen and sp2 nitrogen atoms, or oxygen and sp3 and sp2 nitrogen atoms hav…  相似文献   

15.
以2-苯氧乙醇为起始剂, 合成了两种新型氮支套索冠醚: N-(2-苯氧乙基)单氮杂-18-冠-6 (18CE)与N-(2-苯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15CE).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表征了新冠醚及其中间体的结构. 用电导滴定法研究了两冠醚与Na, K, Ag, NH4+, Ni2+, Cu2+, Pb2+和Co2+在25 ℃的配位作用, 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N-(2-苯氧乙基)引入氮杂冠醚环和参与配位, 18CE和15CE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比单氮杂-18-冠-6, N-(2-羟基乙基)单氮杂-18-冠-6, N-(2-甲氧基乙基)单氮杂-18-冠-6和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 N-(2-甲氧乙基)单氮杂-15-冠-5的对应配合物明显提高.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紫外光谱皆提供了支链的苯氧基参与配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含有亚硫酸四氟乙二醇酯(1)的四氟乙烷磺内酯(2)与H(CF_2)_4CH_2OH和三乙胺反应可获得草酸酯(CO_2CH_2CF_2CF_2—CF_2CF_2H)_2(3)。化合物(3)生成的机理解释为由于1的破环,生成了SOF_2和(COF)_2,后者进一步与H(CF_2)_4CH_2OH反应生成3。 3与二乙胺反应生成Et_2NCOCO_2CH_2(CF_2)_4H(4)。3和4皆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we provide a new, efficient route to synthesize 2-[3-(3,4-bis(2-ethylhexyloxy)phenyl]phenyl pyridine ligand from readily available starting materials. The target compound was obtained by a condensation reaction and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were demonstrat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nthetic route are simple operation,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good yields.  相似文献   

18.
陈展虹  吴成泰 《合成化学》2001,9(5):429-432
以2,6-二溴甲基吡啶及2,5-二氯甲基噻吩分别与对甲基苯磺酰胺进行缩合反应得到新的大环化合物1,9,17,25-四对甲基苯磺酰基大环多胺{[32]-Py4N4Ts4}与1,8,15,22-四对甲基苯磺酰基大环化合物{[28]-Th4N4Ts4}。其中[32]-Py4N4Ts4在浓硫酸中脱去四个对甲基苯磺酰基后又得到新的大环多胺化合物[32]-Py4N4H4,并由紫外吸收光谱测定出其与Cu(Ⅱ)配合的配位比为1:2,证明形成了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