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静电火花法表征塑料导爆管起爆感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塑料导爆管轴向静电火花感度的概念、测试原理。用标准的静电感度测试仪配以一定结构的起爆针 ,建立了可用于导爆管感度测试的实验装置 ,采用升降法测出导爆管起爆所需静电能量并用它来表征导爆管的感度。用三种导爆管进行了感度测试 ,实验条件下其感度值E0 .50 分别为 0 .4 3、1.0 8、1.94J。  相似文献   

2.
亚微米炸药的感度选择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亚微米粉体炸药 (0 .1~ 1 m )与普通粉体炸药 (1 0 m )进行了落锤撞击感度和冲击片 (高压短脉冲 )起爆感度对比试验 ,发现亚微米粉体炸药有在常见环境力 (一般的撞击、摩擦 )条件下比较安全 ,而在特定激励 (冲击片 )作用下起爆可靠性提高的感度选择性特点 ,并从理论上对上述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亚微米粉体炸药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添加剂对ANFO雷管起爆感度及作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铵油炸药(ANFO)雷管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向ANFO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借鉴板痕试验原理,设计了用于比较ANFO雷管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的试验装置和方法,采用该方法测试了含添加剂的改性ANFO的起爆感度和作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几种添加剂对ANFO雷管起爆均有敏化作用,同时也都能提高ANFO的作功能力,其中Al、高氯酸铵(AP)提高ANFO作功能力的效果比NaNO2、玻璃微球和AC发泡剂更显著。分析了添加剂对ANFO雷管起爆感度和作用能力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炮驱动Mylar膜飞片加速冲击炸药的方式,研究了炸药的飞片起爆感度试验方法,并进行了部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建立是可行的,并对研究和评价炸药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飞片撞击炸药感度试验方法的建立还不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粒度对HMX撞击感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2型工具法对炸药粒度与HMX(Cyclotetramethylenetetranitramine,奥克托今)撞击感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撞击起爆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HMX炸药粒度对撞击感度有显著影响,且随着炸药粒度的增大,其撞击感度呈增大趋势。点火阶段对撞击起爆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影响点火阶段的因素就是决定其撞击感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晶体内部的活性中心是炸药受撞击时的起爆点,而且大晶粒炸药中更易形成优先点火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塑料导爆管从点火起至稳定爆轰时各个阶段的管内的火焰结构及火焰传播速度,分析了爆轰波的生成过程。高速扫描摄影技术证实了塑料导爆管在电火花引爆下确实存在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并显示出火焰阵面及火焰内部结构的多种变化性。发现,在燃烧阶段有一个暗区存在于火焰之中,并且火焰只是集中在管中心。清楚地观察到管内有气、固二相流动。证实了铝粉的敏化作用。在实验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DDT模型及爆轰波结构。  相似文献   

7.
钝感炸药的超压爆轰与冲击起爆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昊  胡晓棉 《爆炸与冲击》2006,26(2):174-178
采用Hybrid反应率结合修正的JWL方程,研究了LX-17、超细TATB等钝感炸药的冲击起爆(SDT)过程,并计算了爆轰波的对碰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钝感炸药的冲击起爆过程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计算爆轰波对碰区的峰值压力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8.
塑料粘结炸药(PBX)的机械撞击感度远低于单纯炸药,这因为塑料包覆层改进了炸药晶体表面性质。本工作研究了含有燃烧向爆炸转变(DDT)抑制剂-三苯甲醇(TPC)对于黑索今(RDX)的机械感度影响,发现含TPC的RDX撞击感度低于不含TPC的。塑料粘结剂改进,并降低在撞击时热点产生的概率(P4),而TPC则降低热点传播的概率(P2)。可以预期含有TPC类型化合物的PBX机械感度可能会大幅度地降低。  相似文献   

9.
火工品可靠性的感度参数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能同时满足火工品发火可靠性和安全可靠性的设计方法,把火工品可靠性指标转换成感度分布参数的取值范围,通过对感度的调节使产品满足发火可靠性和安全可靠性要求,为火工品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推导出了常见火工品感度在正态分布、逻辑斯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逻辑斯谛分布等常见分布条件下把可靠性指标转换为感度分布参数的表达式,实例证明这种方法对火工品研制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退役单基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参照GJB772A-97中卡片式隔板法实验方法,分别开展了退役单基药的连续爆速实验、冲击波感度实验及锰铜压力计实验,观测了其冲击起爆的爆轰建立过程,得到了临界隔板值以及临界起爆压力。在连续爆速实验中,隔板厚度为50 mm时,观察到了退役单基药反应冲击波不断增长的过程,并在90mm处转变为爆轰; 在冲击波感度以及锰铜压力计实验中,测得其临界隔板厚度为50~52 mm,临界起爆压力为1.35~1.49 GPa。对退役单基药的冲击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三种实验的实验结果,标定了其点火增长模型反应速率方程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