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Vaidya--Bonner黑洞视界面附近的熵密度,导出黑洞的瞬时辐出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黑洞视界温度的四次方的结论。导出的广义Stefan—Boltzmann系数不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与黑洞视界的变化率、黑洞视界面附近的时空度规及黑洞的吸收与辐射系数有关的一个动比例系数。揭示了黑洞周围的引力场与其热辐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的瞬时辐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苗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85-87
利用变加速直线运动带电黑洞视界面附近的熵密度,导出黑洞的瞬时辐出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沿某一方向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在该方向上黑洞视界温度4次方的结论。导出的广义Stefan-Boltnnann系数不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与黑洞视界的变化率、黑洞视界面附近的时空度规及黑洞的吸收与辐射系数有关的一个动比例系数。揭示了黑洞周围的引力场与其热辐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刘兴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89-91
从视界附近的Klein-Gordon方程出发,准确的定出了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的Hawking温度,同时计算出视界方程,所得结果与用零曲面方程得到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选取超前爱丁顿坐标,采用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动态黑洞的瞬时辐出度.结果表明,动态黑洞的瞬时辐出度不仅与假定黑洞处于热力学平衡时的辐出度有关,还与黑洞的事件视界速度、事件视界温度、事件视界附近的熵密度及黑洞的吸收和辐射系数有关.对于球对称动态黑洞,任一时刻黑洞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黑洞事件视界温度的四次方. 相似文献
5.
利用静态球对称黑洞Dirac场的统计熵,导出黑洞的辐出度,得到了黑洞的辐出度与黑洞视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张冠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5):64-66
利用静态球对称黑洞引力自旋场的统计熵,导出静态球对称黑洞引力自旋场的辐出度,得到了黑洞的辐出度与黑洞视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的结论.发现Stefan—Boltzmann系数不同于平直时空的值,并且在不同时空度规中该系数有不同的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任意加速带电动态黑洞视界面附近子系统的熵,导出黑洞的瞬时辐出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沿某一方向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在该方向上黑洞视界温度的四次方的结论.导出的广义Stefan-Boltzmann系数是一个与黑洞视界的变化率、黑洞视界面附近的时空度规及黑洞的吸收与辐射系数有关的动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8.
动态黑洞热辐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动态黑洞瞬时辐出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广义球对称带电蒸发黑洞和任意加速带电动态黑洞的瞬时辐出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沿某一方向的瞬时辐出度总是正比于在该方向上黑洞事件视界温度的四次方的结论.导出的广义Stefan—Boltzmann系数不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与黑洞视界的变化率、黑洞视界面附近的时空度规及黑洞的吸收与辐射系数有关的动比例系数.揭示了黑洞周围的引力场与其热辐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四次方程的三角解法,给出了动态Kerr-Newman de Sitter黑洞的视界位置。引入局部热平衡的概念,运用改进后的brick- wall模型——薄膜模型,研究了此黑洞的熵。当把黑洞视界和宇宙视界附近一薄层物质场的熵分别看作各自视界的熵,并选择与静态、稳态黑洞相同的截断因子时,计算结果与面积定理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带有电荷与磁荷的直线加速动态黑洞的熵密度,得到了任一时刻黑洞视界面附近沿某一方位角的熵密度总是正比于该处视界温度的三次方的结论.发现直线加速动态黑洞视界面附近的熵密度不仅与时间有关,而且与方位角有关. 相似文献
11.
米丽琴 《中国科学(G辑)》2013,(3):225-229
本文研究了极端RNdS黑洞的量子熵,表明当考虑内事件视界时,极端黑洞的熵与极端和量子化的次序无关都为零,满足热力学第三定律.内外事件视界对熵的贡献是对数发散的,且它们的绝对值严格相等,特别是外事件视界对熵的贡献是负值,这是一个全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研究Schwarzschild de Sitter黑洞纯热谱的基础上,又采用量子隧穿方法对该黑洞的隧穿辐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chwarzschild de Sitter黑洞视界处的粒子隧穿率与BekensteinHawking熵有关,证实其辐射谱不再是严格的纯热谱. 相似文献
13.
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背景下中微子场和标量场的量子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鸣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40-44
在Tortoise坐标系中,利用Brick—Wall模型研究中微子场和标量场对Vaidya—Bonner—de Sitter黑洞熵的量子修正.当黑洞事件视界不随超前时间变化时,结果与Reissner—Nordstroem—de Sitter黑洞的量子熵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4.
Vaidya-Bonner黑洞的自发辐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孟庆苗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63-65
利用弯曲时空中标量粒子运动的Hamilton Jacobin方程 ,研究Vaidya Bonner黑洞周围时空的自发辐射 ,得到了自发辐射的能量条件。它不仅依赖于黑洞的质量、电荷 ,还与黑洞视界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brick-wall模型研究具有高自旋的引力场和电磁场对Schwaxzschild黑洞熵的量子修正.计算结果表明,除通常的正比于体积的一项外,量子修正项包括两部分:一项与视界面积成正比,另一项当Ξ→O时,呈现对数发散,这与标量场所得结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