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认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反应分两进行,第一步是低温下的“ENE”反应,第二步是高温下的Diels-Alder反应,树脂第一步固化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要进一步提高固化反应程度,必须提高温度才能使第二步固化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红外光谱(IR)及其变温样品池、定量分析程序对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它对于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丹  苏晓声  张驰 《应用化学》2015,32(11):1275-1282
利用原位红外加热炉模拟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实时测试并记录反应过程中官能团结构的变化;将一维红外光谱和二维红外光谱相结合进行分析,给出固化过程中各官能团的变化顺序和趋势。 在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体系中,双氰胺首先分解成氰基胺,然后再和环氧树脂发生开环加成反应,生成亚胺结构,通过重排生成酰胺结构。 双氰胺分解为氰基胺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将原位红外、一维红外与二维红外三者结合是阐明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机理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原位红外加热附件(in situ FTIR)跟踪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用二维红外相关光谱(2D-IR)研究其固化机理.In situ FTIR系列图谱显示苯并噁嗪发生热开环反应后,生成的中间体以两种形式存在,含有C N键的中间体不再继续链的增长,其中一部分在高温下发生裂解反应,生成含有亚胺正离子C N+的Schiff碱;含有碳正离子的中间体继续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生成含有羟基、三取代芳香醚和Mannich桥结构的自聚产物.通过2D-IR的分析,进一步给出固化过程中关键基团的变化顺序,确定了二胺型苯并噁嗪树脂的自聚产物结构含有三取代芳香醚和Mannich桥结构.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二次电池界面反应主要包括锂离子嵌入/脱出、溶剂化/去溶剂化、电解液分解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与变化等.这些过程直接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效率以及安全性能.运用红外光谱从分子水平上认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各种界面反应过程并阐述其反应机理,有助于设计锂离子二次电池新体系、提升其性能并发展非水电解质理论.本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和VPO对数均分子量的测定讨论了A阶苯基二氨三嗪-甲醛树脂的组成和结构,对其H-NMR波谱做了解析,用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树脂中各分子物种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FTIR内标法跟踪观察了醇酸树脂的固化过程,选取1600cm~(-1)处的苯环振动峰作内标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的进行,不饱和键递减,涂膜的羧基、羟基等含氧基团递增。固化过程的快慢同涂膜厚度有关,它是受氧扩散作用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氯代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秋青  刘彦钦  邱红 《分析化学》2001,29(9):1016-1020
合成了12种新型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讨论了和总结了12种化合物光谱的关系特征及其规律,确定配体与5-氟尿嘧啶相连点是N1-H还是N2-H的判据。卟啉环上苯的1HNMR峰形受取代基氯原子位置影响较大,且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不受卟啉链长短的影响。12种化合物的荧光强度都遵循双取代化合物高于单取代化合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用FTIR内标法跟踪氨基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选取815cm~(-1)的三嗪环面外振动峰作内标峰,913cm~(-1)处的甲氧基变形振动峰和3500cm~(-1)左右的羟基伸缩振动峰为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随着固化的进行,涂膜的羟基、甲氧基和羧基递减,醚键和羰基递增,说明固化过程是以交联反应为主,伴有自缩合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10.
易孝兵  卢凤才  吴国是 《化学学报》2001,59(10):1803-1808
对聚苯基-1,3,5-三嗪及其模型化合物在250℃/3.97MPa高温水中的水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聚苯基-1,3,5-三嗪的红外谱图在水解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它是一种耐高温水解性能优良的高分子。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泳色谱及液质联用分析表明,聚合物及其模型化合物的主要水解产物是由对称三嗪杂环被水解而生成的芳香酸,由些提出了它们的水解历程。通过对水解速控步骤活化能的量子化学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高分子优良和耐高温水解特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条函数逼近DSC曲线,分别对4,5-环氧环已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及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与间苯二胺的固化动力学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样条函数逼近DSC曲线有较高的精度,由模拟函数处理实验数据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聚碳硅烷的高温高压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液态聚硅烷(LPS)及PDMS裂解剩余物(LPCS)为原料,在不同的温度下高压合成聚碳硅烷(PCS),采用红外、紫外、核磁共振、分子量及其分布等分析PCS的组成、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同时,采用改变减压蒸馏温度的办法,对PCS进行分级,收集在不同蒸馏温度下的馏分,通过对一系列馏分进行了IR分析,以此推测PCS的转化过程.研究表明,PCS的生成过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PDMS、LPS中键能较低的Si—Si键断裂,逐渐转变成为键能较高的Si—C键,转化为低分子的碳硅烷;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硅烷分子间发生脱氢、脱甲烷缩合反应使产物的分子量逐渐长大,生成PCS.  相似文献   

13.
用红外光谱法对热固性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四种热固性酚醛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首先是羟甲基发生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形成醚键是主要的。热固性酚醛树脂在进一步固化时(150—200°)出现了羰基,它的出现不是亚甲基氧化所致,而是部分醚键断裂形成了醛羰基。对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DSC和FTIR对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和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征、动力学及其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是分两步独立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缩水甘油酯与脂环型环氧树脂(TDE-85)/咪唑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也分两步进行,第一阶段反应主要是缩水甘油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和催化聚合反应,第二阶段主要是脂环型环氧基进行的加成反应.各体系第一阶段的表现反应活化能均低于第二阶段活化能.当TDE-85型环氧树脂中引入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后,固化反应速率均较TDE-85环氧树脂单独固化时快.  相似文献   

15.
蒙旦树脂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硅胶-氧化铝柱色谱对云南寻甸蒙旦树脂(XDSZ)、潦浒蒙旦树脂(LHSZ)、昭通蒙旦树脂(ZTSZ)和吉林舒兰蒙旦树脂(SLSZ)进行了族组分的分离。树脂游离酸,树脂结合酸,树脂烃和树脂醇在各树脂中的百分含量分别为XDSZ11.86,8.76,12.30,45.99;LHSZ15.89,13.91,4.90,45.99;SLSZ25.46,8.07,17.40,36.22;ZT  相似文献   

16.
CaCl2的高温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燃煤造成的特殊污染物中,有关HCl等无机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一个前沿的新热点研究领域。燃煤过程中钙基固氯剂燃烧固氯的最终产物CaCl2,其高温稳定特性对固氯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气态氯化物直接吸收分析法,对CaCl2晶体粉末在干燥大气和饱和大气下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CaCl2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起始温度在700 ℃左右,水解率随燃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对水解率有显著影响。动力学计算表明在700℃~1300℃温度范围内CaCl2水解反应为二级反应,随温度变化反应机理有所不同,600℃~1000℃和1000℃~1300℃两个温度段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E=37.82 kJ/mol和E=18.13 kJ/mol。研究结果对燃煤过程中高温高效燃烧钙基固氯剂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环氧树脂电子束辐射固化的物理特征 ,电子束辐射固化过程受活性中心扩散控制 ,整个固化区域由片层状结构组成 .与电子能量沉积分布相对应 ,环氧树脂辐射固化度的最高值是在一定深度而不是在辐射表面出现 .对电子束辐射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模型解释 ,固化区域大小主要由电子的能量传递范围和浓度决定 ,反应活性中心的扩散作用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8.
Epoxy resins toughened with carboxyl-terminated butadieneacrylonitrile copolymers (CTBN) are two-phase thermosets. The network of the in situ formed rubber particles depends upon the curing mechanism of the resin. When a primary polyamine such as triethylene tetramine was used as curing agent, the network of the rubber phase was quite incomplete, whereas a perfect rubber network was formed with 2-ethyl-4-methyl imidazole as the curing agent.  相似文献   

19.
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比较了5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大豆皂苷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容量、解吸率和吸附动力学。发现ZTC-1树脂对大豆皂苷吸附量大、解吸容易、吸附速度快,是一种良好的大豆皂苷吸附荆,AB-8树脂次之.选择ZTC-l树脂纯化大豆皂苷粗提液,得到大豆皂苷产品纯度为78.2%(干物质),回收率为93.1%.  相似文献   

20.
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正> 双氰胺做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其贮存期可以达到一年以上,这种固化物的机械和介电性能优异,因此,广泛用于制造层压等电工材料方面。国外许多人都曾对双氰胺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历程和固化物的性能做过研究,指出了在固化过程中化学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