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微波提取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溶剂微波辅助提取与微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叶和花椒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对比,考察了微波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促使薄荷叶挥发油中的薄荷醇氧化,转变为长叶薄荷酮和少量的薄荷呋喃酮.花椒挥发油中的按油素等化合物受质子的催化,在长时间温度较高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2.
蕃荔枝科哥纳香属植物常作为药用植物使用,可以治疗水肿、风湿病等.哥纳香属植物中生物碱部分包括了阿卟菲类生物碱,1-aza-anthrquinone类生物碱等.本文在利用质谱的不同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裂解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采用GC-MS研究了生物总碱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兰州玫瑰头香和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兰州玫瑰头香和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头香分离出43个组分,鉴定了26个主要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9.61%;从精油分离出52个组分,鉴定了35个主要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96.16%。对头香和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并与苦水玫瑰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对预柱吸附法捕集鲜花头香的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酱香型酒主体香的分离方法,摸索出“溶剂萃取-自然挥发-溶解”的酱香型酒空杯香的分离方法,首次从珍酒、茅台酒中分离出典型的空杯香。用在线色谱闻香系统研究了酱香型酒空杯香的化学成分,同时进行色谱测定及嗅闻。结果表明,空杯香是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香。  相似文献   

5.
运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和HPLC对野花椒(Zanthoxylum utile Huang)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野花椒茎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obustine(1),香兰子酸(2),dihydroalatamide(3),tembamide(4),N-benzoyltyramine(5),blumenol(6),blumenol C(7),芥子醛(8),(E)-3-(3,4,5-三甲氧基苯基)-2-丙烯醇(9),松柏醇(10),integrifoliodiol(11),两面针氧新木脂素(12),以及两个新的苯丙素类成分,分别命名为野花椒甲素(13)和乙素(14).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萃取红茶致香成分的研究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临界萃取红茶致香成分的方法,应用GC/MS鉴定了化学成分,并进行了卷烟加香实验.评吸结果表明,红茶萃取物能增加卷烟烟香,使烟气甜润,细腻柔和,掩盖杂气,减少刺激,明显提高卷烟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7.
漳州水仙花头香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亮  杨兰苹  郭友嘉  彭奇 《色谱》1992,10(5):280-283
福建漳州人工栽培的水仙为中国水仙之上品。由于它的幽雅清香一直作为花卉盆景观赏而驰名中外。据记载水仙花自然散发出的香气(头香)兼备大花茉莉的清鲜,风信子的甜鲜和紫丁香的幽鲜,并带有某种动物香的独特香味。其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迄今尚无报道。前文我们介绍了利用色谱-质谱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香青花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香青花与叶中的挥发油,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获得总离子流图,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经过NIST11.L标准谱库检索,辅助保留指数比对定性,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香青花与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1种物质,相同成分有15种,花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花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α-葎草烯(13.46%)、环氧化葎草烯II(8.97%)、Ar-姜黄烯(8.50%)、δ-杜松烯(6.99%)等;叶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α-葎草烯(17.47%)、α-蒎烯(15.17%)、Ar-姜黄烯(8.27%)、(E)-石竹烯(6.06%)等。采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鉴别香青花与叶挥发油中的同分异构体,提高了药用植物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定性的准确性,为香青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峻山  杜明慧 《化学学报》1984,42(12):1308-1311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属芸香科(Rutaceae)植物,民间主要用于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广东省阳山县和云南西双版纳产的九里香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我们已有报道.在我们研究此植物的抗凝血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海南九里香叶和细枝中得到四种香豆精化合物(1a~d)和一种黄酮化合物,其中海南九里香内酯(1a)(hainanmurpanin)为新化合物.本文报道它们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化合物1a,C_(17)H_(18)O_6的紫外光谱显示7-甲氧基-8-烷基香豆精的特征吸收;红外光谱显示三个羰基和芳环的吸收;根据核磁共振谱提供的共振信号,可以推测1a的化学结构为  相似文献   

10.
芸香科九里香属(Murraya)无刺灌木或小乔木,约12种,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6种,2个变种[1].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本属药用植物在我国自古供药用.小叶九里香为芸香科九里香属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满江香、七里香等,原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九里香的花、叶、果均含精油,出油率为0.25%,精油可用于化妆品香精、食品香精;叶可作调味香料;枝叶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风湿痹痛,外用有局部麻醉作用,可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等.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对破伤风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外,医药上还以之为强壮剂、健胃剂等.九里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报道约200多个化合物,其中以咔吧唑生物碱为主,并含有黄酮及其甙类,香豆素,苯丙素及其甙类等,由于咔吧唑类生物碱具有的较强生理活性而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