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纯六方相的TiS2粉体.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特征层状结构,其颗粒大小在10-20μm之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TiS2在3.00-0.00 V(vs Li/Li+)之间有3个明显的放电平台,首次可逆容量达668 mAh·g-1,在第一个放电电压范围(3.00-1.40V)内具有优异的循环可逆性.深度放电时由于Li2S的生成和材料颗粒严重破碎,在低于0.50 V时材料的循环性能不佳.通过减小材料颗粒度和提高导电剂含量,TiS2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选用粒径为3μm的球状铝粉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小分子有机材料3,4,9,10-茈四酸酐作为改性剂,通过固相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两种Al-C复合材料,利用元素分析、XRD、SEM、粒度分布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比了铝球和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改性,550℃和650℃下生成的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可分别高达990mAh/g和738mAh/g,与纯铝电极的首次放电容量相比(219mAh/g)有了很大提高.其中,650℃下生成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
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墨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石墨的还原、氧化、表面包膜以及物理法处理。这些方法可以改变石墨的电子状态及表面结构,能够提高石墨的性能。本文介绍了改性石墨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二次电池碳负极材料的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宇平  万春荣 《电化学》1998,4(3):286-292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碳负极材料,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引入非金属元素,引入金属元素,处理表面及其它方面。纺入的非金属元素有硼,硅,氮,磷和硫。引入的金属元素有钾,铝,镓和钒,镍,钴,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表面处理的方法包括氧化,形成表面层等。  相似文献   

5.
改性球形天然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平  张伯兰  瞿美臻  岳敏  许晓落  于作龙 《合成化学》2005,13(3):249-253,i002
将天然鳞片石墨制成球形石墨,在其表面包覆一层纳米非石墨化碳材料制成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球形石墨。实验结果表明:此法显著提高了天然石墨的振实密度、可逆容量(达365mAh·g-1 ),首次库仑效率( >93% )和循环稳定性(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80% )。分析并讨论了负极材料的结构及其与电化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还原共沉积法,对Sn-Ni合金分别进行Sb、Cu和Co掺杂改性;研究了掺杂对Sn-Ni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后的合金材料综合电化学性能都有所提高,其中Co改性Sn-Ni合金的性能最佳.20次循环后,Sn-Ni-Co合金的放电容量仍高达365 mAh.g-1,比Sn-Ni合金的高49%;而Sn-Ni-Sb和Sn-Ni-Cu合金在相同条件下的放电容量仅分别提高37%和24%.  相似文献   

7.
硅基材料由于其高电化学容量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循环寿命差、首次库仑效率低等是阻碍其商业化的主要问题.本文综述了硅在脱嵌锂时晶体结构及表/界面的变化,以及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Co-Sn合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法合成了富Co的Co3Sn2合金, 测试了Co-Sn合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考察了在机械球磨过程中加入碳和高温处理球磨后样品对合金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XRD测试结果表明, 加入碳后所得样品的主要成分为CoSn2. 于400和600 ℃处理后主要成分转变为CoSn和Co3Sn2. CoSn2, CoSn和Co3Sn2的充放电容量随着Sn含量的降低依次降低, 但循环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牛津  张苏  牛越  宋怀河  陈晓红  周继升 《化学进展》2015,27(9):1275-1290
硅是目前已知比容量(4200 mAh ·g-1)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由于其巨大的体积效应(> 300%),硅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粉化而从集流体上剥落,使得活性物质与活性物质、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失去电接触,同时不断形成新的固相电解质层(SEI),最终导致电化学性能的恶化。本文介绍了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能及容量衰减机理,总结了通过硅材料的选择和结构设计来解决充放电过程中巨大体积效应的相关工作,并讨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性能和相应机理,重点介绍了硅炭复合材料。另外,介绍了一些电极的处理方法和其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可能机理。最后,对硅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二次电池锡的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有的商品化锂离子二次电池均采用石墨化碳质为负极材料。该类负极材料的制备需要高温(>2000℃),而且理论容量有限(<372mAh/g),不到金属锂的十分之一。因此人们开展了低温碳材料的研究[1],可是低温碳材料存在着电压滞后现象,第一次的充放电效率...  相似文献   

1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零应变、环境友好和高安全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较低的电子电导和离子迁移率以及较低的比容量(335 mAh·g-1)限制了其应用前景.本文梳理了一种纳米结构TiO2纳米管(TNTs)的研究历程以及最近研究进展,综述了TNTs常见的几种制备方法,即水热法、阳极氧化法和模板法及其形成机理,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各项参量对制得TNTs的影响.阐述了其晶体结构与形貌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晶格取向一致、管壁厚度小,纳米管开口且同向排列的TNTs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探讨了针对该材料电导性差、比容量低而进行的包括结构设计、掺杂、复合等一系列改进措施,指出与高电导率及高比容量材料复合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改进措施.最后总结了各种改性方法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展望了TNTs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非晶态MgSnO3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锂离子电池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锡基氧化物贮锂材料具有能量密度较高、清洁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等优点,是金属氧化物类负极材料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种负极材料.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这类材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1~6].  相似文献   

13.
以氢氧化铁为四氧化三铁的前驱体,氧化石墨烯(GO)为还原石墨烯(rGO)的前驱体,以水合肼和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为混合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负载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rGO)的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分析(TGA)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以锂片为对电极进行了扣式电池的组装,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材料具有均一的形貌,rGO具有较高的还原程度且可以在充放电过程中缓冲Fe3O4纳米颗粒的体积变化,使得Fe3O4/rGO纳米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A New Tin 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Lithium ion batteries have attracted a great interestbecause of thei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in portable de-vices[1,2].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improve theenergy density of new anode materials.For example,Sn-based compounds,such as SnO…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key components of mobiletelephones and portable computers.Among the knownLi-intercalation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s,LiCoO2,LiNiO2,and LiMn2O4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1—3].LiCoO2is nowused in c…  相似文献   

16.
Studies on the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ion cells operate at voltages of 3.5–4.5 V, which is far beyond the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window of the battery electrolyte. Strong electrolyte reduction and anode corrosion has to be anticipated, leading to irreversible loss of electroactive material and electrolyte and thus strongly deteriorating cell performance. To minimize these reactions, anode and electrolyte components have to be combined that induce the electrolyte reduction products to form an effectively protecting film at the an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which hinders further electrolyte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but acts as membrane for the lithium cations, i.e. behaving as a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 This paper focuses on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SEI. By using key examples, the effects of film forming electrolyte additives and the change of the active anode material from carbons to lithium storage alloys are highlighted. Received May 30, 2000. Accepted June 14, 2000  相似文献   

17.
孙冉  刘子庚  蒋亚琪 《电化学》2011,(4):416-420
应用水热法合成前驱物CaSn(OH)6,经高温煅烧而得CaSnO3.XRD、SEM、DSC-TGA表征其物相、表面形貌和相变过程,调节溶剂水和乙醇比例,可有效地控制前驱物的形态,从立方块到内凹立方块乃至枝状结构变化,高温煅烧前驱体可得到CaSnO3样品.CaSnO3电极比容量为334.4 mAh/g,呈现出优良的循环寿...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 用二氧化钼(MoO2)和C共同包覆Si/石墨粒子制备了Si/石墨/MoO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等分析了材料的形貌和性质. 结果表明, MoO2/C的共包覆在缓解材料体积膨胀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 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复合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2494 mA·h/g, 首次库仑效率为72%, 经过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636.6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