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勒纳德是德国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由于他在阴极射线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勒纳德生平菲利普·勒纳德(P.E.A.Lenard,1862~1947)1862年出生在捷克的普雷斯布格,曾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维也纳大学、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物理,得到本生、赫兹、亥姆霍兹和昆开等人的指导。1892年起任波恩大学讲师,并担任赫兹的助手,1894年被聘为布雷斯劳大学教授。1895年任埃克斯-夏佩勒大学物理教授,1896年任海德堡大学理论物理教授,1898年成为基尔大学教授。勒纳德曾于1886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1911年获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奥斯陆)大学博士学位,1922年获  相似文献   

2.
 二十八 物理学的任务 (美)菲奇 编者按:V.L.菲奇(Vol Logsdon Fi-tch),美国物理学家,1923年3月10日生,1960年以后任物理学教授,获斯隆奖金。1968年获研究协会奖和美国工程技术理事会洛伦斯奖。1970~1973年任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1980年因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对称性而与克罗宁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相似文献   

3.
《应用声学》1986,5(3):49-49
1916年生,湖南邵阳人.1937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后在三民中学、南开中学等校任职.1942年任重庆金陵大学理学院讲师.1945年赴美留学,在芝加哥大学、伊立诺大学攻核物理,1947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  相似文献   

4.
吴有训(1897~1977)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1897年4月2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县.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随A.H.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49年任校务委员会主任.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  相似文献   

5.
吴健雄的主要科学贡献——为纪念吴健雄逝世一周年而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健雄教授系江苏省太仓县浏河人,1912年5月31日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前身),两年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于1940年获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6.
先父杨肇■,字季■,1898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他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今年是他的九十岁诞辰. 先父幼年就读于家塾,他的诗词、古文功底很深.1912年到上海念中学,1915-1918年在前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即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电机科肄业.1918年考取前清华留美专科生,1918-192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攻读,获电机工程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1922-1923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任工科教授,1923-1925年在北京西门子电机厂任电机工程师.1925-1928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28-1947一: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  相似文献   

7.
陆埮 《物理》1992,(12)
吴健雄(Chien Shiung Wu)教授系江苏省太仓县浏河人,1912年5月31日生于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前身),两年后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于1940年获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1972年起担任普平(Pupin)讲座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她1958年被选入美国科学院;1975年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她也是南京大学的名誉教授. 袁家骝(Luke Chia Liu Yuan)教授是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人,1912年4月5日出生.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1934年获该校硕士学位,两年后入美国加利福…  相似文献   

8.
<正>郭永怀(1909~1968),中国空气动力学家。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39年考中中英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名额,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57年  相似文献   

9.
 吴式枢,中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3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44年毕业并获工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留学,在伊利诺埃大学研究院攻读物理学,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教授;1952年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授兼系主任,现任名誉主任.1980年11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还担任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0
熊庆来,字迪之,云南省弥勒县人。1909年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本科。1913年留学比利时包芒学院。1915年至1920年先后在巴黎大学、马赛大学、蒙柏里大学学习,获理科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京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主任。1931年至1933年在巴黎专攻函数论,获理科博士学位。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吴有训教授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训教授字正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897年4月2日吴有训教授诞生于江西省高安县黄沙岗公社石溪村.1977年11月30日病逝于北京.1916年吴有训教授毕业于南昌二中,同年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毕业.其后曾在南昌二中、上海中国公学任教.1921年末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并随康普顿(A.H.Compton,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教授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1926年秋回国后筹办江西大学.1927年8月任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系主任.1928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理…  相似文献   

12.
《光谱实验室》2007,24(1):175
张钰哲,福建省闽侯(今福州市)人。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1929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41年任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再次赴美国从事天文的学习和研究。1948年回国。建国扁,长期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等职。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2003,23(3):3-4
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核科技教育主要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物理实验》杂志主编、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虞福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3年 2月 1 2日下午 1时在北京逝世 ,享年 90岁 .虞福春先生祖籍福建省福州市 ,1 91 4年 1 2月生于上海市 .1 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随后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任练习助理研究员 . 1 939年 9月至 1 946年 4月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工作 ,先后任助教、讲师 . 1 946年到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于 1 949年 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 ,接着到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  相似文献   

14.
J.J.汤姆孙     
J·J·汤姆孙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曾因气体导电的实验研究和发现电子,获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原子物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研究生制的创立者,是现代科研中心——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第三任卡文迪什教授. J·J.汤姆孙于1856年12月18日生于曼彻斯特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9月2日是黄昆先生(图1)百年诞辰。黄先生离开我们已有14年了。黄昆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4年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导师吴大猷),1948年在英国布列斯托尔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导师莫特),之后任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ICI博士后研究员,并  相似文献   

16.
严济慈,字慕光,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1900年12月4日生于浙江省东阳县.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同年赴法留学,1925年获巴黎大学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等校任教授,并兼任中央研究院筹备委员.为致力科学研究,使它在中国土地上生根,1928年再度赴法,在巴黎大学法布里物理实验室和法国科学院大电磁铁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1931年初回国,负责筹建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所长,并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1934年,与F.约里奥-居里和П.Л.卡皮察一同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黄昆教授,出生于1919年9月2日,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4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在布列斯托尔大学当研究生,于47年获博士学位。此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研究员,潜心于固体理论研究,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射线漫散射的理论。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限制,直到1967年。该理论才被国外一些科学家所证实,成为研究固体中杂质缺陷的有力手。段,物理学家把它称之为“黄散射”。  相似文献   

18.
 杨立铭教授,1919年2月5日了生于江苏溧水县。1942年7月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1946年4月进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师从玻恩教授。1948年12月获该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其后任该校研究助理。  相似文献   

19.
主编简介     
正高原宁,1963年4月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79-198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1989获理学博士学位。1989-2000年在国内外的科研单位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2000年到清华大学组建高能物理实验组。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2018年任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8年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物理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陈嘉庚科学奖。  相似文献   

20.
 余瑞璜,1906年3月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192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并获学士学位,1935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物理学,在诺贝尔奖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37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英国伯明翰大学冶金系进行科学研究.1939年,他携妻室儿女回国,先后在昆明清华金属研究所、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48年,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