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溶液法合成了钴的配合物[Co(Hdhpmy)(H2O)3]·3H2O(H3dhpmy=4,6-二羟基嘧啶-2-硫醇乙酸),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标题配位聚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弱的π-π相互作用将单分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而氢键使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dpa)(H2O)4] ·(dpdo)·(H2O)}n (1)(H2dpa=2, 2′-联苯二酸, dpdo=N, N′-二氧化-4, 4′-联吡啶),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XRPD、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Co(Ⅱ)原子采取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6个配位氧原子分别来自于2个dpa2-配体和4个配位水分子。每一个dpa2-配体桥联2个Co(Ⅱ)中心, 每一个Co(Ⅱ)原子与2个dpa2-配体配位进而形成了21螺旋链结构。借助溶剂水分子的连接作用, 螺旋链之间通过多种O-H…O氢键作用形成了2D网格, 通过dpdo和2D网格之间多种类型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测定了室温下聚合物1的固体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Cu2(dhbd)(bipy)2]•10H2O}n (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bipy=2,2'-联吡啶),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1965(4) nm, b=1.0671(2) nm, c=1.3662(3) nm, β=93.50(3)°, Z=4, R=0.0388.晶体的基本构建基元包含10个结晶H2O分子和由两个Cu(II)原子、一个采用双二齿螯合配位的2,3-二羟基丁二酸根、两个2,2'-联吡啶形成具有C2旋转轴的U形双核单元, 相邻的两个方向相反的U形双核单元通过双羧基O桥联形成沿c轴延伸的一维链; 链间籍C—H…O和O—H…O氢键扩展为三维结构.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稀土配位聚合物[M(tddc)(NO3)(H2O)4]·2H2O[M=Eu (1),M=Dy (2)],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分析,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两者的晶系都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荧光实验表明配合物1在常温下具有很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锌配位聚合物{[Zn(H2O)2(L)(phen)]·3H2O}n (1), 其中, H2L=1-氨基-8-萘酚-3, 6-二磺酸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标题配合物属正交晶系, Pnma空间群, a=1.698 90(12) nm, b=0.661 88(11) nm, c=2.480 40(14) nm, V=2.789 1(5) nm3, Z=4, Mr=634.92, Dc=1.512 g·cm-3, R=0.058 6, wR=0.121 4。标题配合物呈现一维链状结构, 链内L2-和phen配体之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 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方法,采用H2cpna(H2cpna=5-(2′-carboxylphenyl))和bpy(bpy=2,2′-bipyridine)与Ni(OAc)2·4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Ni(cpna)(bpy)(H2O)]n (1),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3个镍(Ⅱ)离子、3个cpna配体、3个2,2′-bpy配体和3个配位水分子形成了一个[Ni3(cpna)3(bpy)3(H2O)3]环,这些环通过镍(Ⅱ)离子与cpn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一个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三维的配位框架。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相邻镍(Ⅱ)离子之间存在很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铜(Ⅱ)的手性单核配合物[Cu(OPSer)(phen)(H2O)]·3H2O(1)(H2OPSer=L-O-磷酸丝氨酸;phen=1,10-邻菲啰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磁性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铜(Ⅱ)具有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 分别与1个L-O-磷酸丝氨酸离子的1个氮原子和氧原子、1个1,10-邻菲啰啉分子的2个氮原子以及1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配合物每个分子单元通过氢键连接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分子间存在π-π堆积作用。在1.8~300 K范围内磁性测定表明:配合物1中存在铁磁耦合相互作用, 经理论拟合:g=2.07, zJ′=0.044。  相似文献   

8.
由H3nta(H3nta=nitriloriacetic acid)、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u2+离子反应,合成标题配合物[Cu2(nta)(Phen)3]NO3·6H2O。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在配合物中,2个中心铜原子分别与配位原子构成变形八面体和变形三角双锥结构。晶体中结构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TG分析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在194 ℃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该文报道了N,N′-(2-苯并咪唑基甲基)亚氨基甲基膦酸{bbimpH2,[(C7H5N2)CH2]2NCH2PO3H2}的2个镍化合物Ni2(bbimp)2(4,4′-bipy)(H2O)2·2H2O (1)和[Ni2(bbimp)2(H2O)2][Ni(bbimp)(H2O)2]2·4H2O (2)。化合物1是4,4′-联吡啶作为桥连配体的中性双核结构。化合物2含有1个中性的[Ni2(bbimp)2(H2O)2]双核分子与2个中性的[Ni(bbimp)(H2O)2]单核分子。双核分子单元中的2个Ni(Ⅱ)离子被2个膦酸氧桥连。在化合物2中,膦酸氧桥连的2个Ni(Ⅱ)离子之间存在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In the title complex, {[Cu3(H2O)8(4,4′-bipy)2(smbdc)2]·6H2O}n, Cu1 and Cu2 have different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The 5-sulfo-1,3-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smbdc3-) ligands form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s linked by Cu atoms. The two adjacent zigzag chains extend into one-dimensional ladder frameworks bridged by a secondary building unit [Cu(H2O)4(4,4′-bipy)2]2+. The hydrogen-bo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hains make the complex a three-dimensional open supramolecular network. CCDC: 670975.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Cu (ClO4)2·6H2O、Sc (ClO4)3·6H2O和Fe (ClO4)3·9H2O为金属盐,2-硫代巴比妥酸(H3tba)为配体,通过扩散反应得到了3种不同结构的配合物{[Cu6(H2tba)6]·2DMF·xSolvent}(1)、{[Sc (H2tba)3(DMF)]·2DMF}n(2)和[Fe (H2tba)2(H2O)2]n(3),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具有三方反棱柱构型的六核铜原子簇合物,配合物2是一个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化合物,配合物3是一个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1在390 nm光照激发下在735 nm处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2.
以邻甲酰基苯磺酸钠和异烟肼为原料在乙醇/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酰腙类Schiff碱配体(NaL),采用常规溶液挥发法合成了由该配体构筑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2(H2O)2]·4H2O}n。利用元素分析、IR、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78698(4)nm,b=0.86926(5)nm,c=1.18044(7)nm,α=103.353(5)°,β=100.965(4)°,γ=93.123(4)°,Z=1,V=0.76724(7)nm3,Dc=1.697g·cm-3。每个Zn(Ⅱ)离子被2个配体L-阴离子双重桥联形成二核环状结构单元,并通过共用锌离子形成一维链配位聚合物,链与链之间通过氢键扩展为具有一维开放孔道的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配合物,[Cu(nphth)(phen)(H2O)]2·2H2O(nphth=3-硝基邻苯二甲酸阴离子,phen=邻菲 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结构参数:a=0.999 8(1) nm,b=1.044 5(1) nm,c=1.820 6(1) nm,β=91.423(1)°,V=1.900 7(2) nm3,Z=2,R=0.039 4,wR=0.096 5。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分立环状二核结构,并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作用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缓慢蒸发法以2-硝基-苯-1,4-二氧二乙酸为柔性配体合成新型多孔配位聚合物[Ca(nbdo)(H2O)2] n,并对其进行元素、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DSC、TG-DTG和荧光光谱的分析测试。晶体结构显示为一维微孔结构,由于四种形式的氢键的存在使晶胞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热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在375K时失去了水分子,当温度升高到了550K时,配位聚合物的网状结构出现了破坏。荧光光谱分析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在室温固体状态下320nm处具有较强的荧光性。  相似文献   

15.
Ln2O3、硝酸铁、邻菲罗啉和钛铁试剂(tiron)通过水热法自组装合成了2个异质同晶的3d-4f杂核配合物[Fe(phen)3]2[FeLn(H2O)(tiron)3]·6H2O, 其中, Ln=Ho (1)和Yb (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晶体属立方晶系, P213空间群。3个tiron4-配体利用酚氧桥联Ln3+和Fe3+形成具有C3对称性的[FeLn(H2O)(tiron)3]6-异双核配位单元, 其中七配位的Ln3+呈现一种畸变的单帽反三棱柱配位构型。配阳离子[Fe(phen)3]3+通过phen-phen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与配阴离子间的静电引力等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在2~300 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结果表明, Ln(Ⅲ)-Fe(Ⅲ)之间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种新颖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C12H28N2] [(Pb3I8)(DMF)2]•2DMF}n, 并进行了红外、紫外、热重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确定了晶体结构. 结构解析表明, 整个分子由阳离子(双质子化的N,N'-二丁基哌嗪)及聚阴离子链([(Pb3I8)(DMF)2]n2-)组成, 它们之间由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依据晶体结构数据, 采用Gaussian03程序对产物进行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药物奥沙拉秦钠,邻菲罗啉与Cd(ClO4)2·6H2O或Co(NO3)2·6H2O水热反应分别得到其配合物的晶体[Cd(OSA)(Phen)(H2O)]n (1)(OSA=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和[Co(OSA)(Phen)(H2O)]n (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两化合物均为一维链状聚合结构,两者的晶体的空间群皆为C2/c。两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的配位几何构型均为五配位的五角双锥。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通过羧基桥连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18.
高洪苓  程鹏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10):1145-1149
在水热条件下,稀土氧化物与2,2′-联苯二甲酸及异烟酸反应得到了两个新颖的一维交替链状配位聚合物[Er(dpa)(pya)(H2O)]n和[Nd2(pya)6(H2O)4]n(H2dpa=2,2′-联苯二甲酸;Hpya=异烟酸)。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 性质的表征。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同属单斜晶系,并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21/n, 晶体学参数分别为配合物1a= 0.8830(3) nm,b=1.058 5(3) nm,c=2.089 1(6) nm,β=98.429(4)°,Dc=1.883g·cm-3V=1.931 4(10) nm3Z=4; 配合物2a=0.968 9(4) nm,b=1.978 3(9) nm,c=1.164 2(6) nm,β=112.106(7)°,Dc=1.756 g·cm-3V=2.067 5(17) nm3Z=4。  相似文献   

19.
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含吡啶基团的柔性配体:N,N′-Bis(3-pyridylmethyl)-1,4-benzenedimethylamine(bpb)。通过bpb与硫酸锌及硫酸铜反应得到了两个新型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H2bpb)(H2O)4](SO4)2·6H2O[M=Zn(Ⅱ) 1,Cu(Ⅱ) 2]。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这两个  相似文献   

20.
以醋酸铜、间三氟甲基苯甲酸(m-TFBA)和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在甲醇水介质中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单核 铜?髤配合物[Cu(m-TFBA)(phen)(H2O)2]·(m-TFBA),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01 61(10) nm,b=1.150 69(12) nm,c=1.286 49(12) nm,α=82.217(2)°,β=84.767(2)°,γ=66.371(2)°,V=1.344 8(2) nm3,Z=2,Dc=1.625 g·cm-3,R1[I>2σ(I)]=0.042 1,wR2[I>2σ(I)]=0.095 8。铜(Ⅱ)分别与来自邻菲咯啉的2个氮原子、间三氟甲基苯甲酸的1个氧原子和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强的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聚体结构,该二聚体又通过分子间弱的C-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中配位的间三氟甲基苯甲酸上的三氟甲基基团具有无序结构。对配合物中[Cu(m-TFBA)(phen)(H2O)2]+进行了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