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林国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1968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维善院士,同年留所工作至今. 1981~1982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 1986~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史克药业研究发展部作访问科学家.1990~1999年,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3.
计亮年先生1934年4月20日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经核工业部选派,参与筹建我国第一所培养制备核材料的高等学校——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现为南华大学),并在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兼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1972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为发展配位化学和结构化学科学研究,1975年调入中山大学工作至今.在中山大学,计亮年先生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4.
<正>王佛松教授1933年5月23日生于广东兴宁.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前苏联科学院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原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加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至今,1985~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1988~199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5.
正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出生于天津.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创始人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47年获中央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98年获香港中文 相似文献
6.
<正>计亮年先生1934年4月20日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经核工业部选派,参与筹建我国第一所培养制备核材料的高等学校——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现为南华大学),并在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兼物理化学教研计亮年院士室主任.1972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为发展,1975 相似文献
7.
8.
《高分子学报》2020,(8)
正张俐娜教授,高分子科学家(图1). 1940年出生于福建省光泽县,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现任美国化学会刊物《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的副主编,以及《Cellulos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等刊物编委.张俐娜教授开创了一系列无毒、低成本的绿色溶剂,发现了NaOH/尿素水溶液冷却到低温可溶解难溶性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甚至聚苯胺的新方法,通过绿色技术构建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并进一步揭示了它们的构效关系,这些材料在生物医学、能源储存、绿色催化、污水处理和纺织制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已发表论文600余篇,主编专著16部,获专利100余项.张俐娜教授被美国化学会授予2011年度国际可再生资源领域最高奖——安塞姆·佩恩奖,也是获得该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2016年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istry World报道她为中国‘绿色’化学先驱.她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及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等国家级荣誉. 相似文献
9.
<正>为庆祝闵恩泽院士90华诞,表彰他对祖国科研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科学:化学》编委会决定出版一期专刊.受《中国科学:化学》万立骏主编、田禾副主编和编辑部的委托,我作为特约编辑,组织出版"庆祝闵恩泽院士90华诞"专刊.鉴于闵恩泽院士的工作领域,本专刊侧重化学工程学科,同时兼顾基础性和前瞻性,指导思想是"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寻求新科学知识,新知识促进形成新技术生长点,工业实施后满足国家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蔡启瑞,福建同安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先生1914年1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担任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结构等课程助教.1947年被选派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障碍,于1956年回到厦门大学,担任结构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在厦门大学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蔡启瑞先生一直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毕生奋斗在催化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 相似文献
13.
《催化学报》以本期专刊的出版庆祝何鸣元院士八十华诞,表达对何先生五十多年来为我国催化及相关领域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崇高敬意!何鸣元先生1940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年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1980-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工系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来,应邀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领导建立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何鸣元先生担任过许多学术职务.曾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国际沸石分子筛协会副主席等.何鸣元先生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炼油化工催化剂与工艺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分子筛合成新方法与炼油催化剂,开发了双反应区催化裂化增产汽油异构烷烃MIP工艺(Maximum Isoparaffin Process)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为发展我国重油裂化技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开发新标准汽油生产技术等作出了突出贡献.何鸣元先生是我国绿色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化学与化工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2001年担任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01-2005)'石油炼制与基本有机化学品加工的绿色化学'首席科学家,推动了多项绿色炼油与化工新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应用.针对碳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2011年,何先生和合作者从碳资源加工、利用和循环等全周期考虑,提出了'绿色碳科学'的概念,对碳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发起并主持了以'可持续发展能源化工的科学基础:绿色碳科学与绿色氢科学'沸石分子筛:等级特性、选择催化与分子工程'绿色生态环境与化学化工'等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及其它高水平学术会议,为相关学科指出了发展方向.何鸣元先生获得了许多学术奖励和荣誉.他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95)、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中国催化成就奖(2012)、法国教育部棕榈叶骑士勋章(2012)、法国里昂高师荣誉博士学位(2016)、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2019)等,在国内外催化与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本期专刊收录了15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单原子催化、光催化、电催化以及甲烷、二氧化碳、生物质等碳资源的催化转化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何先生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兴趣,并展现了当前国际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和进展.在此,我们衷心感谢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催化学报》编辑部等相关人员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120年前,山东大学的前身山东大学堂成立,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就此诞生.回望120年历程,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培养了大批学士名家、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
山东大学化学学科是山东大学创建较早的学科之一,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 相似文献
15.
16.
17.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7,(4)
<正>佟振合院士,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光化学家。1937年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1958~196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攻读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任助研。1979~1983年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光化学领域领导者Nicholas J.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