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春晖 《数学通报》2005,44(1):46-50
传统教育是以消灭问题为己任的教育,使学生由有问题变为没有问题,就表明教育成功了.通过问卷,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调查表明:学生不喜欢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感到疲倦,没有激情和活力,课堂缺乏生气.然而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学生却表现出无所适从,不善动脑,不会动脑的状况.同时教师习惯于灌输性地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层层分解,对知识目标步步落实,其最终目标是构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结论、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学生缺乏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能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化,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中心必须是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珠心算课堂训练的方法、手段等口益增多,但训练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有些是训练时机安排不够精细,忽略了学科特征和学生的基础、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缺乏及时性;有些是训练选题过易或过难,忽视学情.未能根据学生实际来选题,缺乏层次性;有些是训练讲评形式单调,缺乏发展性;有些是训练效果反馈关注面不广。缺乏全面性等等。那么,如何使珠心算课堂训练变得高效,笔者根据教学体会。认为应从以下途径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在高三数学教学中,我们感到:一方面,学生强化了解题训练,做了大量的练习和测试卷;另一方面,考试反馈:不少同学对已经做过、评讲过的试题,仍然会出错.不少教师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只会埋头做题,缺乏思考,更谈不上对知识、方法的迁移运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运算能力是数学学科要求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在解题时机械、盲目运算、过程繁琐,错误率高;不少学生对运算缺乏科学认识,常把运算错误原因归结为“粗心”、  相似文献   

6.
卓斌 《数学通报》2013,52(6):40-43
希尔伯特在《数学问题》的演讲中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由此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笔者认为,问题也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因为只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孤立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只有让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  相似文献   

7.
王小琴 《中学数学》2012,(20):56-57
有效地提问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热情,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培养情感,创造性地达成教学目标.不过,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思考往往停在点上,缺乏宽度、深层次地探究问题的能力,使思维停留在粗浅的层面上.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充分地预设问题,提高设问的有效性,特别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对  相似文献   

8.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 :“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应用题是指有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 ,与纯数学问题不同 ,其文字叙述较长 ,数量关系不明显 .因此 ,面对一大堆非形式化的材料 ,很多学生常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 .例如1 995年高考的淡水鱼养殖题和 1 996年的耕地减少题 ,考生得分率都很低 .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是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 ,缺乏解决数学应用题的一般策略 .下面 ,结合一个应用题的教学 (初中三年级 )介绍笔者的做法 .第一次活动问题 1…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课型之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得复习课缺乏设计,变得低效,而运用问题链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树立整体观念,提高课堂参与度,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中给出了基于问题链的设计路径与设计原则,并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单元复习为例展开教学过程,为一线教师使用问题链教学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中存在的问题:数学学习投入时间不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缺乏联系性等,本文提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归因理论,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应用"否定假设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用坦尼森概念教学模式深入数学概念理解;应用元认知提示语,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网络、学会解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数学课.但是,当前数学在经济类专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所下降,学生的数学水平普遍较低,,能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微乎其微.《经济数学》杂志,虽然挂靠财经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都无人问津,专业课教师,也很少有人涉足,全国数模竞赛。学生参赛态度冷漠.学习数学热情不高,数学水平较低,其原因是:其一,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期望学了立即能用;其二,数学课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不很得当,缺乏经济数学特色。其三,主要专业课没能用上数学.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一是要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二是要改革数学课的内容,三是要改革现有专业课内容。  相似文献   

12.
想象的作用     
学习立体几何,需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缺乏的正是这种能力,这就给立体几何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若抓住学生平几基础较为牢固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立几问题平几化,就是说将立体几何问题想象成平面几何问题,在平面几何中找出立体几何问题的模型,然后应用平面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或结沦,以寻找立体几何问题的处理方法。想象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许多立体几  相似文献   

13.
颜丽 《数学之友》2022,(5):34-35
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缺乏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一定的钻研精神,有些数学教师已经采用一些新的方法,不过教师的方式与讲的内容结合的不是很恰当,还有部分教师教学形式老旧,无法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没有做到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新课标中提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要重点培养的,所以教师要一直探索适当的教学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究式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本文以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为例,阐述探究式教学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通过问题情境来提出问题,情境与问题融合在一起,问题是教学设计的核心[1].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存在若干隐性的误区,之所以称之为"隐性",是因为这些问题情境貌似合理,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顺利开展,但其背后却隐含着诸如缺乏问题导向、脱离认知起点、暗藏逻辑硬伤等遗憾和不足.本  相似文献   

15.
1 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中,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要创设情景,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2004年开始实施且持续开展十多年的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促使其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就当前高中数学课堂而言,一方面,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仍旧根深蒂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缺乏对课堂教学丰富内涵的深刻挖掘,致使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和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力量.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又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有的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非常活跃,其实偏离了主题,或者说开展的是无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在处理线性规划问题时,常用的是“图解法”、“表格法”,但是计算较为繁琐,部分教材中引入了使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进行计算,但是对学生而言缺乏了规划求解的基本解决思路,文章利用Geogebra软件进行线性规划问题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的思维问题,同时又简化了其中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品质的训练与养成,学生从批判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意识非常淡薄,缺乏发现谬误和反驳谬误的能力,习惯于循规蹈矩、重复固定的思维模式,缺乏探索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几年前,在香港召开的中西方数学教育比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认为很难有创新的方法做数学的  相似文献   

18.
“兵教兵”就是好 我校珠算师资缺乏,对广大学生的辅导,为防止有不周之处,一向由教师指定几位班内珠算水平较高的学生,负责辅导另几位暂时后进的学生。以后范围逐渐扩大到跨班级、跨年段了。实践证明:广大学生对于同学的辅导,可减少拘谨心理,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19.
与球和多面体有关的组合体问题,是高考的热门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很多同学解这类问题不知从何处入手,缺乏解题必要的定式思维,思维处于"布朗运动"式的盲目状态,致使解题所耗时间过长,造成潜在失分,或者解题彻底失败.这类问题能够较全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常常由于对初等数学的某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使得在习题计算中出现错误。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认真引导学生辩明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对于加强全面考虑问题,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只对由有关的极限问题引出的两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