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芳芳  陈凯 《化学教育》2014,35(9):28-31
从建构化学观念角度入手,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课堂中深入探讨真实化学问题,其中包括元素观、变化观和能量观等化学观念,实验探究、角色扮演、自编食谱等活动。  相似文献   

2.
程同森 《化学教育》2010,31(7):30-31,80
仅以教会知识为目标的化学教学是一种“把种子磨成面粉”的教学。如何才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化学的种子,让其成为一个有化学智慧的学生呢?让教学充满原创力,充满历史感,着力于建构化学观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生成化学与人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以“火”为主线,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识火”“用火”“灭火”“防火”等教学环节,建构初中化学“三维共生”课堂,即“指向生活生本共生”的课堂,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识火”,培养变化观念、证据推理素养,建构燃烧模型;“指向生成互动共生”的课堂,在“用火”中设计创新实验对已建构模型进行修正与应用,落实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指向生长融合共生”的课堂,在“灭火”和“防火”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课已毕,意犹存”。  相似文献   

4.
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视角。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元素观、能量观、科学本质观是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对事实为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 ,也为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以“新世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必修 )》第 2章第 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为例 ,阐述了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这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化学观念是当化学事实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遗忘后,在学生头脑中留存的基本的概括性认识,化学主要观念的建构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从科学主题出发,阐释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观念,以新课程苏教版高中《化学1》《化学2》为例描述了化学主要观念的建构体系。  相似文献   

7.
物质的分类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贯穿着分类方法。如何根据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对物质进行分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等的初步形成,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物质的分类”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本单元内容的教学价值,从化学学科本质的角度阐述了对“物质分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单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樟庆 《化学教育》2008,29(10):14-16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以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为例,探讨高中化学“微粒性”观念的建构,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层次的微粒构成的,化学反应是某一层次微粒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流程图法对高中生“化学键”认知结构测查的结果表明:在“化学键”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文字表述的记忆,而欠缺对相关概念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尤其对“化学键”相关概念中所蕴含的化学学科观念较为忽视,认知困难主要表现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等内容中。  相似文献   

10.
杨梓生 《化学教育》2008,29(4):18-20
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是化学新课程理念之一。山东科技版《化学1(必修)》注重从内容组织线索、构建知识结构、创设学习活动、体现知识价值和精选典型范例等入手,促进学习者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学化学教学由"知识为本"向"观念为本"的转变,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正日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研究选择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化合物"氨"为依托,进行了基于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马云云  吴星 《化学教育》2020,41(3):67-71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定量分析,了解高中生化学科学观念的发展现状,在比较学生目前的各学科观念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要素,提出高中化学基本学科观念建构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石柏兴 《化学教育》2010,31(11):22-24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探讨了“阶梯式”、“精深式”、“激趣式”和“创新式”系列化学实验的设计,以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努力构建一种从实验中连贯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过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为项目教学主题,拆解“自制独特风味盐”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设计”2个子任务,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完成初中化学“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核心概念的学习,形成物质分离提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思维模型,逐步建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学科大概念,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间的依存关系,提升对化学学科价值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无机物溶解性是元素化学教与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选取教学中的代表性实例,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影响无机物溶解性的因素,对其进行本源性理解,建构一种便于学习者理解无机物溶解性的认识模型。基于“无机物溶解性”这一知识载体深入探讨“建构式”学习模式在元素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松伟  刘雅莉 《化学教育》2013,34(10):20-22
以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为例,分析了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价值与学生学习的困难,阐述了基于任务和问题促进学生建构化学思想方法的整体思路,并就其中关键环节的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突出以任务和问题为驱动,实现新知识的自然增长;以化学实验和拼插分子模型活动为手段,渗透“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及“分与合”等化学思想方法;以展示学生作品说明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以对物质化学性质的解释凸显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相佃国 《化学教育》2011,32(11):13-15
化学观念是认识、学习、研究化学的基础;化学概念课教学承担着建立和形成正确化学观念的重要任务。以“化学键”教学为例,分析概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金剑锋 《化学教育》2014,35(19):24-27
以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为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阐述了以观念建构为目的来设计教学过程,让课堂呈现师生生命成长气息的设计思想。结合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具体论述了以观念建构为目的,关注情境,回归教学本真;关注问题,架构知识纽带;关注活动,提升学习能力;关注反思,丰富认知结构的策略,从而实现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心理过程和所遇困难,介绍一种新的学习方法——“520中学化学桌游”来突破学习难点。本文主要介绍520中学化学桌游中的初级游戏“化学翻翻乐”和中级游戏“化学争上游”,2款游戏所设计扑克牌的5个花色分别对应五类物质。“花色与分类联系”和“化学反应规律与打牌规则类比学习”这种“寓学于乐”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游戏环节,有助于学生建构化学分类观,理解化学反应规律,为解决初三化学用语难题提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肖中荣 《化学教育》2013,34(1):38-41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通过呈现观念的逻辑价值、体现概念的应用价值、呈现实验的认知价值、凸显史料的科学价值,促进学生建构化学核心观念,使知识产生持久性影响和迁移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