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理实验中,测量物理量参数的,称之为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这些仪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仪器的准确性一般用精确度等级S这个指标来衡量,了解精确度等级S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正确选择和使用仪器,更好地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更精确,常常要计算某一物理量的温度改正值,以把该物理量自一个温度下的已知数值化算到另一温度下的数值。在精密实验中,如尺子长度为温度的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3.
一、物理量、测量单位和量纲 在研究物理现象时,要引进一系列的物理量,例如能量、速度、应力、粘度、热量等.用它们描述所研究的现象各方面的特征,而这些量本身又是可用数值及其单位给出和确定的.我们把能定性地表征现象、物体或物质某一方面的特征,而且能够进行定量测量的量称为物理量.“可测”是物理量必须具备的性质. 为了定量地描述所研究的现象,就必须将表征现象特征的物理量和数值建立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采用测量单位(或尺度)来建立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采用一定的测量单位可以将每个物理量和数值建立一个对应关系.显然,一个…  相似文献   

4.
回归分析(或 称相关分析)是处 理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往往实际测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理量的几组对应数值,根据这些实测数据,再归纳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求出物理量之间的经验公式.这样的数据处理过程就是回归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非常有用,在实验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使用这一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随着袖珍机、微型机的日益普及,应在实验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计算工具来完成这些数学处理.本文使用 FX-702 P可编程序计算器的 BASIC程序,对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几类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一…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实验中,常常用拟合直线的方法求出某些待测物理量的数值.拟合直线的诸方法中,作图法和最小二乘法都是被普遍采用的.众所周知,在诸方法中,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的不确定度是最小的.由于其所求得的物理量误差最小,物理量的有效数字位  相似文献   

6.
关于物理量的间接测量和误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量的间接测量和误差处理是物理实验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一般的做法是由直接观察量的平均值利用已知函数关系来算得该物理量的值,并通过误差传递公式来估计误差.我们把它称为先求平均值的办法.表1中给出了一个利用电桥同时测量电阻 R 和电  相似文献   

7.
用刚体转动仪测量刚体转动惯量实验所要测量的主要物理量是时间,所测量的实验数据繁多,且要求准确,而后续的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复杂。本介绍了一种测量时间、计算转动惯量数值两项工作全部由PC机来完成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潘盛满 《物理通报》2001,(10):28-29
各省市历年物理中考实验题中,如何测物质密度、测电阻、测电功率等实验的比例很大,涉及测其他物理量的题很少.研究近一、两年的物理中考实验命题,发现有一种新的趋势即如何用非常规的方法测上述三个物理量(密度、电阻、电功率)之外的其他物理量,现归纳、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流体力学(CFD)领域,几乎所有的方法都离不开网格,网格是各种数值方法的基础。网格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数值结果的精度,甚至影响到数值计算的成败。为此CFD工作者发展了许多方法。如迭合网格、贴体网格和非结构网格,为了更好地数值模拟大变形问题,又进一步发展了结构/非结构混合网格的技术,尤其是发展了网格跟随流场智能化调整的网格自适应技术。这些网格技术的发展,几乎都涉及网格的变动,只要改动网格就涉及物理量的重映。重映方法一般被分为两种类型:插植重映和积分重映。所谓插植重映方法就是在计算区域D上,用已知网格上的物理量分布,通过插值理论把它插值到新网格或任意定义的规则网格上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给出新网格的物理量的分布。所谓积分重映方法就是用积分的形式把旧网格上的守恒量重新映射到新网格上。如对某种体积密度分布q,简单的积分形式为  相似文献   

10.
曹学东 《物理实验》2004,24(11):26-27
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利用图象的斜率求解某个物理量.比如:在运动学中,利用s-t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速度;利用u-f图象的斜率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电学中,利用U-I图象的斜率求电阻.在实验中也经常利用图象来处理数据,例如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就可以做出sin i-sin r的图象,然后利用图象的斜率求玻璃的折射率.利用上述方法求物理量的关键是:正确求出图象的斜率.  相似文献   

11.
以受光阑限制的高斯光束在大气湍流中传输为例,用仿真程序数值模拟方法和实验方法对用Rytov相位结构函数二次近似和复高斯函数展开法得到的解析结果(如光强分布、二阶矩束宽、桶中功率和β参数)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表明,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此外,对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重力加速度g值,是我们初高中都一直离不开的简单而又重要的物理量,在初高中我们都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测算它。而在这里,我们将应用高中的相关物理知识,融合出有一种更加另类、更加有趣的测算方法,并利用数字实验仪器和电子计算机测算出相关的数值,进而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是物理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提出一种物理量单位的智能导出算法,即计算机根据物理量的运算式自动推导出待求物理量的单位。实验结果表明,物理量单位导出及换算算法的结果正确,对算术运算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导出及换算的正确率为100%,且物理量数值的运算正确。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认识力     
对“力”这样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教学中怎样来认识呢?在此,我从以下4个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1 “力”概念的来源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例如,从水井里把水提上来,人用了力,水桶受到了力;拔河比赛,人用了力,绳子受到了力.在这些活动中,人会感到手上乃至全身肌肉紧绷绷的.又如,机器上零部件工作中产生变形过大、破坏  相似文献   

15.
拾景忠 《物理实验》2004,24(10):59-60
许多电学实验都需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由于电表内阻等因素的影响,实验一般都存在系统误差;另外,有些物理量是间接测量的,其运算公式有时比较复杂(如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些都可能产生较大范围的误差.为了消除电表内阻影响产生的系统误  相似文献   

16.
中专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正确的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中方法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1 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1.1 物理模型法此法又名理想化方法,即将具体的物理对象经思维抽象,关注事物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方面,简化为一种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物理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1.2 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的很多物理量通常是用两个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如速度、加速度、电流、电场强度、电势等等.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通常…  相似文献   

17.
传感器是通过对某一物理量敏感的元件(如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将要受到的信号即非电学物理量(如速度、位移、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声强、光照度等)转换成易于测量、传输、处理的电学量(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的一种组件,通常把传感.器定义为"对应于特定被测物理量提供有效电信号输出的器件".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廖启衡 《物理通报》2003,(12):15-1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各种平均值,例如,平均速度、平均作用力、平均功率、平均感生电动势等等.总之,大凡遇到一个变化的物理量,往往就会遇到一个关于它的平均值的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平均值的理解只停留于n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上.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所接触到的平均值问题几乎全部是"变量的平均",其中包括"变量的算术平均"(如上面提到的各种平均)和"变量的幂平均"(如交流电的有效值即为电流对时间的二次幂平均).并且,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平均都要考虑是相对于哪一个自变量的平均,而学生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预备知识,故而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本文拟就一道习题的错解重点对此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一维磁流体力学计算程序SSS/MHD的控制方程组,建立了磁驱动准等熵压缩台阶铝的计算模型,并对铝中的物理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在计算得到的电流和样品后界面粒子速度历程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合的基础上,分析了负载构型(样品)的动态电感变化、磁扩散规律,以及温度、密度、压力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磁驱动准等熵压缩物理过程和改进实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六角形格子离散的方法,使得每个六角形Cell里含有 3种不同运动速度的粒子微团,宏观物理量用这些粒子微团的矩来定义.根据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准则,建立了一个二维的D2Q19格子Boltzmann模型,从该D2Q19模型出发可推导出宏观的流体力学方程组.用该模型对冲击波在障碍物组表面上的折射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