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改善卟啉显色剂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较差的缺点,新合成了不同链长尾式卟啉-三乙胺季铵盐和吡啶季铵盐六种化合物,对新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用NMR和IR研究其化合物的结构,并讨论六种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关系特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卟啉显色剂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较差的缺点,新合成了不同链长尾式卟啉--三乙胺季铵直力吡季铵盐六种化合物,对新化合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用NMR和IR研究其化合物的结构,并讨论六种化合物核磁共振谱关系特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合成了4种新的N-甲基麻黄素或奎宁手性季铵盐-卟啉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两种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溴化5-[4-N-(对硝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和氯化5-[4-N-(对甲氧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这两种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它们的结构分别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元素分析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 4种新的 N-甲基麻黄素或奎宁手性季铵盐 -卟啉化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几种新型手性季铵盐-卟啉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钦  韩士田 《光谱实验室》2000,17(1):91-93,94
本文合成了四个新的N-甲基麻黄素或奎宁手性季铵盐-卟啉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新型尾式卟啉-三乙胺和吡啶季铵盐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新合成的三个尾式卟啉季铵盐的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归属和总结。讨论了红外吸收频率随取代基不同而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不同链长时的诱导效应对=C-O-C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志华 《光谱实验室》2007,24(2):206-208
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溴化5-[4-N-(甲氧基)苄铵基吡啶基]-10,15,20-三(4-N-吡啶基)卟啉对铜(I)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1.2时卟啉与Cu2 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23nm,试剂与Cu2 络合比为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24×105L·mol-1·cm-1,铜含量在0-0.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新型卟啉吡啶季铵盐与铜(Ⅱ)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情况下,新型卟啉试剂溴化5-[4-(4-吡啶丁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pH=5-7时,铜(Ⅱ)与此卟啉形成了稳定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7×105L·mol-1·cm-1,铜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配合物组成的摩尔比为Cu∶卟啉吡啶季铵盐=1∶2,本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对锌离子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尾式卟啉吡啶季铵盐5-「4-(4-吡啶丁氧基)苯基」-10,15,20-三(4-氯苯基)卟啉溴化物与锌的反应条件。PH=10.0,在吡啶存在下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其与Zn^2+形成1:1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28.6nm,在此条件下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18.2nm,相差10nm,配合物摩尔吸光系数4.64×10^5L·mol·cm^-1,锌在0-1.2μg/10mL  相似文献   

11.
从湖北蟹甲草根茎中分得一个新的生物碱,选择性远程DEPT 13C NMR新技术用于识别NMR信号归属和连接被季碳及杂原子分割的质子自旋系统,确定其结构为新阔叶千里光碱的氮氧化物,如(1)所示。  相似文献   

12.
The improper ferroelastic phase letovicite (NH4)3H(SO4)2 has been studied by 1H MAS NMR as well as by static 14N NMR experiment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96–425 K. The 1H MAS NMR resonance from ammonium protons can be well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of acidic protons. A third resonance appears just below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hich is due to the acidic protons in the paraelastic phase. The lowering of the second moment M2 for the ammonium protons takes place in the same temperature range as the formation of domain boundaries, while the signals of the acidic protons suffer a line narrowing in the area of Tc. The static 14N NMR spectra confirm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otional changes of the ammonium tetrahedra. Two-dimensional 1H NOESY spectra indicate a chemical exchange between ammonium protons and the acidic protons of the paraphase.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了多种波谱学方法及化学手段确证并归属了2,5-哌嗪二酮与α,β-不饱和醛在超声波分散金属钾及双季铵盐作用下反应产物的立体化学与核磁共振信号,为研究这个反应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DENUDATINE型C20二萜生物碱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西伯利亚乌头中分离得一个新的C20二萜生物碱,采用选择性远程DEPT,同核和异核二维NMR技术相结合进行了研究,其结构确定为Lepenine的C-11基向立体异构体,定名为11a-hydroxylapenine.结果表明,选择性远程DEPTNMR技术对于连接这类化合物中被季碳和杂原子分割的NMR自旋体系,测定基本骨架和确定信号归属都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确定了苯醚甲环唑的2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构,准确归属了它们的1H、13C信号,为其非对映异构体的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盐酸马尼地平是第三代合成降压新药.本文利用一维、二维核磁共振(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 DEPT-135、1H-1H NOESY、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进一步确证了其分子结构.同时,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中一些异常信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应用1D、2D NMR实验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MQC、1H-13C HMBC等)研究了靶向新药吉非替尼的结构,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峰作了全归属,并讨论了F原子对吉非替尼的1H、13C NM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6种七-O-乙酰基-β-麦芽糖基羧酸酯的1H NMR和IR谱的分析, 确证其糖苷键为β-构型, 对其一般特征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用1H-1H COSY, gHMQC, gHMBC等技术对它们的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多种液体核磁共振(NMR)技术,综合分析了在三个不同反应条件下蒽催化加氢反应获得的产物混合物.利用二维扩散排序谱(DOSY)和一维选择性激发谱(selTOCSY)确定了产物中含有的二氢蒽、四氢蒽、对称八氢蒽和非对称八氢蒽;利用1H NMR、13C NMR、DEPT135、1H-1H COSY、1H-13C HSQC实验对二氢蒽、四氢蒽和对称八氢蒽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归属;利用定量核磁共振氢谱(QNMR)计算得到了蒽的转化率和产物的选择性.本研究可用于指导优化催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物对称八氢蒽的选择性,同时为稠环类芳烃催化加氢产物的分析提供系统的NMR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