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永林 《大学物理》1995,14(12):17-18
本文讨论了包准静态直线过程在内的一般循环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指出直线过程中由吸热变为放热时转折点的温度与该过程中最高温度点并非一回事;一般的循环效率应与工作物质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p-V图讨论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直观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 p-V 图清楚直观地表示了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的温度最高点M 和吸放热转折点 N 的物理含义,方法简单直观,学生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3.
指出理想气体椭圆形循环过程的特点 ,导出其温度极值点和吸放热转折点的状态参量 ,计算该循环过程的热机效率。  相似文献   

4.
迭代法重建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寅雷  吴亚明 《光学学报》2005,25(6):26-730
提出了一种用于重建渐变折射率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数值法求解亥姆霍兹方程.从光波导的低阶模开始采用迭代法顺次对各个模式对应的“转折点”位置进行校正.并多次重复迭代以消除“转折点”外折射率分布的变化对相应模式“转折点”位置的影响。借助WKB近似原理说明了这种方法迭代过程中“转折点”坐标的收敛性。对折射率按照指数规律变化的平板光波导的折射率分布重建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克服了WKB法固有的缺陷,即忽略模式“转折点”外折射率分布对相应模式传输常鞋的影响和“转折点”处相移的不确定性,因而比逆WKB法具有更好的自洽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p-V图上的四种直线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直线过程中温度与能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p-V图上具有负斜率的直线过程的吸放热以及含有直线过程的循环效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高功率电子芯片的安全运行需要高效的散热技术。流动沸腾换热由于高换热系数受到广泛关注。为精确模拟微通道内流动沸腾复杂两相流过程,本文提出了耦合VOF方法的在相界面处迭代求解能量源项的相变模型。针对单微柱微通道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瞬态两相流过程及温度场演变规律,查明了热流密度及进口过冷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局部蒸汽的覆盖,不同工况下微通道内流动沸腾存在热阻的转折点,高热流密度对应更高的气泡生长速度和成核面积,高过冷度会延缓转折点,但整体热阻将升高。  相似文献   

8.
直线感应加速器输运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直线感应加速器中电子束的输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了时域有限差分与粒子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对直线感应加速器建模的过程中,成功地使用了非均匀网格模型,实现了对加速腔精细结构的建模。并在加速间隙处加入了加速场。通过3个步骤实现了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中聚束磁场的模拟,最后将聚束场与加速段结合起来模拟电子束的输运过程,并对结果加以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高温超导材料,提出一种新型的超导直线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建立超导直线开关磁阻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考虑超导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搭建电机控制电路,并详细阐述控制电路实施过程。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超导直线开关磁阻电机的励磁电流、推力及法向力变化以及磁场分布等问题,对比分析了传统直线开关磁阻电机与超导直线开关磁阻电机的电磁力特性,结果表明了所提直线电机结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了量子阱材料增益谱及其折射率变化谱随阱宽、应变和载流子浓度的变化特性,在此基础上以两谱线3dB谱宽交叠区面积为度量,分析了各因素对兼顾材料增益与折射率变化的影响,并剖析了其中的物理机理。研究表明,两谱线3dB谱宽交叠区面积随阱宽的变化过程中存在一个极大值;引入压应变有利于增大交叠区面积;交叠区面积随载流子浓度单调增加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转折点,在转折点之前增加迅速,在转折点之后增加放缓。基于以上影响规律,选取适当的阱宽与压应变量,在载流子浓度为3.0×10^(24) m^(-3)时,设计出的In0.583Ga0.417As/In0.817Ga0.183As0.4P0.6量子阱在C波段内可恰当地兼顾增益与折射率变化,两谱线3dB谱宽交叠区面积为3.7×10~4 nm/cm。  相似文献   

11.
对光反馈自混合干涉信号波形转折点的智能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首先经对光反馈自混合干涉信号特点的分析,发现其波形转折点可以作为外部物体运动位移实时测量的依据。通过对信号波形的逐步处理可以获得波形转折点的位置,以此为基准点可以实现位移的精测。实验测试结果同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若系统进入较复杂状态,识别出的位置与其实际位置出现偏差,不再是单一值,可以对转折点位置的所有值取平均,从而得到其对应的精确位置。  相似文献   

12.
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再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文宜 《大学物理》1998,17(2):47-47
在“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讨论”一的基础上,通过对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熵的增量dS表达式的推导,得出该过程中的理想吸、放热的分界点也是理想的气体熵的极大值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力学的普遍理论推导了范德瓦尔斯气体热力学函数的表达式,再求出绝热过程和3种等值过程中功和热量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斯特林循环、奥拓循环和狄塞尔循环的功和效率,并计算和分析了3种循环效率随各种参量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予东 《大学物理》1998,17(9):44-45
从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温度函数和熵函数出发,采用数学求值法,确定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的最高点和吸放转换点的状态参量,讨论温度的变化和吸热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理想气体的热容量公式,并对理想气体在p-V图上的直线过程和循环过程的温度变化及吸热和放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直线感应加速腔横向阻抗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束流模拟法测量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横向阻抗,给出了加速腔的测量结果。采用了时域变换法提高不匹配情况下测量精度的方法,对引起测量误差的 原因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强流加速腔内的物理过程,改进加速腔设计,提高 直线感应加速器整机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王丹志  宋梅 《光学技术》2006,32(3):455-457
传统的基于声光技术的信号处理模型被建模为平稳随机过程,而在扩频通信中,信号是被伪码调制的循环(周期)平稳信号。因此,扩频信号应被建模为循环平稳随机过程。基于声光信号处理技术和循环平稳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声光循环平稳信号处理模型,并应用于扩频通信中,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声光循环平稳信号处理技术在扩频通信领域的信号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18.
由直线加速器提供的用于自由电子激光(FEL)的电子束团,在其传输过程中常会遇到传输管道孔径变化的情况.本文在电荷密度均匀分布假定下,应用直线加速器中空间电荷束团的有限长柱模型,推导得到了束流传输管道孔径变化引起的束团场能变化及场能差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它与国外以往所采用的以连续束流来代表直线加速器中电荷束团而得到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并且是更符合直线加速器中的电荷束团的实际情况,因而是更精确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特点采用了轴对称直流模型,结合E.P.Lee的理论导出了发射度增长的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直线感应加速器发射度增长的机理,根据该机理计算了从均匀分布到高斯分布的演变过程中发射度增长的大小,指出直线感应加速器(LIA)注入器阶段束流发射度增长主要是由于非线性效应导致的束刨面电流密度分布变化引起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抑制发射度增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实验 讨论了 湮灭产生 对过程.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本文采用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即“混合链图传播子”修正下的反应截面,首先对QED中Dyson链图传播子理论在电弱统一标准模型中做了推广,获得WS中的光子、中间玻色子混合链图传播子,进而计算了 混合链图修正下 反应总截面 ,并与单圈修正下的总截面 和最低阶总截面 做了对比分析,发现在国际直线对撞机对撞能区, 对 和 的修正很大.此外,作者还结合国际直线对撞机的对撞亮度,讨论了每年可在ILC上产生 对的事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