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化学》2011,(3):241-248
编者的话:传感技术——向前延伸的人类感知本期刊出"化学-生物传感技术近期研究"专辑.撰文作者都是长期从事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和传感器研发的电化学或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2.
《化学分析计量》2010,(4):18-18
6月19日,南京邮电大学申报的“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为2010年度立项建设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据悉,这是教育部在物联网领域中布局和建设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朱鹏飞  马宏佳  杜静 《化学教育》2009,30(12):62-64
利用传感技术并结合理论计算探讨了“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反应”这一经典吸热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给出了各微观过程对反应热效应的贡献。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结合教学内容提出探究课题,充分利用现代实验仪器,将现象分析、过程假设和理论计算融为一体”的实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子传感技术以其信号易于获得、信息丰富、能够从整体上表征样品性质等优势, 近年来在中药材及农产品分析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常用的电子传感技术电子眼、电子鼻、电子舌等进行介绍, 对上述技术在中药、烟叶、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应用报道进行综述, 并对其相关的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品牌保护技术及未来仪器研发进行展望, 以期为电子传感技术在中药材及农产品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违禁色素对人体有致癌、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等不良作用。因此开发准确、灵敏的违禁色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相比其他检测技术,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和灵敏的优点,而且可以发展成便携式仪器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检测。通过与纳米技术结合,近年来食品中违禁色素的电化学检测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总结了食品中违禁色素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重点综述了近5年纳米材料基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组的报告有:(K1)K Suzuki,以新颖化学传感探针为基础的化学传感器;(K2)Yu G Vla-sov,分析化学中的传感阵列(电子鼻与电子舌)——历史与现状;(K3)S Dong,供传感器与传感技术用的生物材料与纳米结构集成体的整合;(K4)N El Murr,易适应还原氧化反应的氧化酶生物传感器——生  相似文献   

7.
面向食品安全分析的核酸适配体传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淼  刘锐  苏荣欣  齐崴  王利兵  何志敏 《化学进展》2012,24(7):1378-1387
食品中危害因子的检测一直是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致力解决的重要问题。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单链DNA或RNA,具有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和靶分子广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近年来,随着纳米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补结合适配体和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可实现对靶标物质的超灵敏、高选择性及快速检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筛选的食品危害因子适配体,综述了面向食品安全检测的基于适配体传感和纳米材料修饰的分析检测技术的进展,主要包括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并探讨了适配体传感检测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告作者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的进程,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并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和“书生数字期刊”。  相似文献   

9.
系统介绍了基于发光材料的氧气传感技术,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值得一提的是,介孔无机材料MCM-41和MCM-48可以作为载体,其与卟啉铂衍生物组装得到的氧气传感材料具有很好的氧气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化学学科本硕贯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编写了实验课程“现代化学实验与技术”教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的现代测试技术》。本教材构建了本硕贯通实验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体现出夯实专业基础知识、面向高分子学科前沿性科学研究、注重“个性化”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以及通识性和实用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主题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从概念选取、应用价值、应用策略等3个维度综述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已有研究,得出相应启示,并提出该领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初中化学教材用灼烧火柴梗的方法来探究酒精灯3层火焰温度高低,而近年来出现的高温传感技术测出的酒精灯3层火焰温度高低跟传统教材不一致,到底哪种观点正确?由于高温传感技术目前只有少数单位拥有,不知传感技术在测定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时探头是如何避开外焰的干扰的?笔者用灼烧玻璃管的方法来进行探究比较了酒精灯外焰和内焰的温度,并拍摄了照片,得出了与教材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刘鸣华 《物理化学学报》2022,38(8):2012023-17
<正>不同于其它探测技术,荧光以激发态实现传感。因此,荧光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可设计性好、仪器结构相对简单、能耗低、不涉及放射性源、易于实现便携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1,2。薄膜荧光传感是荧光传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继离子迁移谱技术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实现便携的气相微痕量物质探测技术。敏感薄膜创制是薄膜荧光技术的核心,薄膜性能主要取决于决定传感发生机制的传感单元,以及影响传感对象分子吸附、解析和扩散的活性层(adlayer)结构。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4.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化学家不久前开发出生物传感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检测火腿、牛奶和蛋类等食品中的抗热毒素。  相似文献   

15.
药物结构也有“左右手”之分,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许多人工合成的药物是由两种互为镜像的形态构成的。前不久,为加快手性化合物的开发与制造,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大赛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沪成立中科院手性分析技术合作研究中心。合作双方将本着“平等互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就色谱法手性分析技术及其在手性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该中心的目标是将国内手性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共轭高分子作为“分子导线”所特有的信号放大效应,使其在构建高灵敏度的荧光化学传感体系中具有特别的优势。本文首先从分子识别、传感机理和信号输出等方面概述了传感分子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问题;然后以聚对芳撑乙炔类共轭高分子为例,提出基于模板排列组合的分子组装概念,并将之用于合成一系列结构可调的荧光化学传感分子,以满足不同的检测目的;最后通过文献中的具体实例,对多种聚对芳撑乙炔类共轭高分子进行了分子结构和传感应用方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信号分子,在极低浓度就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控作用.植物激素的超微量及原位测定技术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众多的检测手段中,电化学方法因其高灵敏和可动态监测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涵盖植物激素电化学生物传感、植物激素直接电化学传感、植物激素光电化学传感、植物激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等研究领域,并对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夏也  苏喜  陈李  李顺波  徐溢 《化学进展》2019,31(8):1129-1135
本文针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检测、神经细胞的神经递质检测与巨噬细胞等的氧化损伤检测等细胞检测中的核心问题,简要介绍电化学生化传感器和传感方法在细胞检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重点对不同微电极结构的电化学传感器的设计制作、细胞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电化学生化传感器从单一检测电极向集成多功能和阵列式电极发展,从单个电极传感检测模式向芯片集成微电极式传感系统发展,而在其生物相容性、检测限和检测效率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制作的微电极研制,电极表面的多种化学和生物修饰的敏感膜研究,从硅基到聚合物柔性基底电极的材料拓展,小体积、植入式、可穿戴式的电化学生化传感器研制等是目前发展的方向,其在临床检验、精准医疗、运动健康监测、老年健康服务等诸多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密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金标准”。目前已有多种cTnI检测技术被开发,包括基于抗体和适体的检测方法。适体是一种能和靶标特异性结合的短的DNA或RNA序列,因其稳定性好、易合成和成本低等优点被用于cTnI检测平台的开发。本文根据信号转导方式,将cTnI检测法分为光学检测和电化学检测两大类,介绍了目前基于适体的cTnI传感技术研究进展,阐述了各类方法的检测原理、性能以及优缺点,对cTnI传感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居家检测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为开发更灵敏、更便携的cTnI传感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技术具有分子印迹技术的高选择性及电化学发光技术的高灵敏性,以及发光易于调控、稳定性好、便于微型化和仪器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重金属检测、免疫传感技术、基因传感技术、酶传感技术、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等领域。该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介绍了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原理和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技术在食品安全与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