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空域非均匀傅里叶变换的傅里叶望远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稀疏发射阵列下清晰重构目标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非均匀傅里叶变换(NDFT)的傅里叶望远镜信号处理方法。依据傅里叶望远镜的发射器位置与抽取的目标空间频率关系,结合MATLAB程序特点,完成了空域非均匀傅里叶逆变换,重构了目标图像。稀疏发射阵列配置方式为:T型阵列单臂放置11个发射望远镜,连续抽取目标的8个低频信息,再抽取3个高频分量。选择不同形状和灰度分布的4个卫星作为成像目标。与补零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重构的图像对比发现:信噪比为100 dB时,相比补零均匀FFT方法, NDFT方法重构图像的Strehl比都有所提升,最高提升了0.159 8。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稀疏发射阵列下清晰重构目标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空域非均匀傅里叶变换(NDFT)的傅里叶望远镜信号处理方法。依据傅里叶望远镜的发射器位置与抽取的目标空间频率关系,结合MATLAB程序特点,完成了空域非均匀傅里叶逆变换,重构了目标图像。稀疏发射阵列配置方式为:T型阵列单臂放置11个发射望远镜,连续抽取目标的8个低频信息,再抽取3个高频分量。选择不同形状和灰度分布的4个卫星作为成像目标。与补零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重构的图像对比发现:信噪比为100 dB时,相比补零均匀FFT方法, NDFT方法重构图像的Strehl比都有所提升,最高提升了0.159 8。  相似文献   

3.
脉冲强激光辐照下材料响应的非傅里叶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在多脉冲强激光辐照下靶材的热传导与热冲击特性。基于非傅里叶导热定律和热弹性理论,推导出多脉冲激光辐照下靶材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解析式;结合适当的边界条件,以不锈钢靶材为例,利用有限差分法和Matlab计算得到了多脉冲强激光辐照下靶材内部过余温度随时间和深度演化情况以及内部热应力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多脉冲激光辐照下靶材热响应在离边界不同截面处温度波形变化出现延迟性,其滞后性能与弛豫时间有关;非傅里叶解中应力波的波前十分陡峭,具有明显的热冲击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多脉冲强激光辐照下靶材的热传导与热冲击特性。基于非傅里叶导热定律和热弹性理论,推导出多脉冲激光辐照下靶材温度场和热应力场的解析式;结合适当的边界条件,以不锈钢靶材为例,利用有限差分法和Matlab计算得到了多脉冲强激光辐照下靶材内部过余温度随时间和深度演化情况以及内部热应力的演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多脉冲激光辐照下靶材热响应在离边界不同截面处温度波形变化出现延迟性,其滞后性能与弛豫时间有关;非傅里叶解中应力波的波前十分陡峭,具有明显的热冲击性。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分离变量方法不能求解非傅里叶传热模型问题,本文对常规分离变量法进行拓展,利用拓展后的方法求解热传导的傅里叶模型,单相位滞后(C-V)模型和双相位滞后(DPL)模型,比较利用三种模型计算温度场的差别.研究C-V模型和DPL模型中温度波动的规律,得到温度波动速度和热流量时间滞后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传热在皮肤病的激光热疗中研究意义显著。该过程介质极不均匀,加热时间极短且瞬时热流密度较大,有必要考虑非傅里叶效应.本文针对皮肤组织建立生物传热模型,非傅叶里效应采用基于双曲型导热方程的双相延迟模型描述.激光能量产生的热源项由蒙特卡洛法进行光传播模拟获得,采用三时层有限差分法求解传热方程.研究了激光照射下的生物组织温度场的变化及不同的热弛豫参数的影响作用,发现非傅里叶导热与经典生物传热相比存在本质区别,突出表现为计算温升显著降低且峰值滞后出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傅里叶变换光谱超分辨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里斌  赵葆常 《光学学报》1995,15(11):529-1533
应用傅里叶退卷积、自回归模型与截断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比采用常规变换方法高得多的光谱分辨率。与研究光谱超分辨率的其它方法相比,用FAT方法进行了光谱超分辨率估计,有分辨率高,谱线细锐、钪噪声能力强和无伪峰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8.
杨渤  程化  陈树琪  田建国 《光学学报》2019,39(1):86-104
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人工微结构,超表面在亚波长尺度上对光场的调控具有灵活性与多元性,这使得多维度、全方位的光场调控成为可能,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傅里叶理论对胞间弱耦合超表面的设计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收敛性条件,以弥补超表面非连续相位设计中亚波长条件不充分的不足;进一步将超表面相位调控与光场中的偏振、振幅、频率等物理性质相结合,综述了超表面在多维光场调控中的发展与应用。超表面多维光场调控不仅增大了光场调控的自由度,还推动了集成化光学设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聂守平  高万荣 《光子学报》1997,26(8):724-728
本文研究了Wigner分布函数的特性,利用Wigner分布函数的旋转,将整数域傅里叶变换推广到了非整数域,描述了自由空间光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对傅里叶变换的局限性分析入手 ,揭示了窗口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出现是傅里叶变换本身发展的必然 ,阐明了其改进方法产生的原因及其优缺点 ,分析了其改进方法与傅里叶变化的关系 ,这些有助于加深对傅里叶变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质与热质势的概念,研究了稳态条件下的导热规律.结果表明:热量在输运过程中受到来自热质势场的驱动力以及来自介质的阻力,当两者平衡时,热量的输运规律满足傅立叶导热定律;当惯性力不能被忽略从而两者不平衡时,热量将被加速,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不再成立,表现出明显的非傅立叶效应.用数值模拟定量地研究了非傅立叶效应对稳态导热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瞬态激光脉冲在吸收、发射性介质内引起的温度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导出了平行光入射辐射穿过半透明界面,在吸收、发射性介质内产生的辐射热源的表达式。数值模拟了瞬间激光脉冲入射下:(1)半透明介质与不透明介质在非人射面上的过余温度响应;(2)入的激光的波长对温度响应的影响;(3)界面光学特性(两侧均为不透明界面,两侧均为半透明界面,一侧为半透明、另一侧为不透明界面)对温度响应的影响;(4)采用Planck、Rosseland平均吸收系数处理非灰介质时,对辐射与导热瞬态耦合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壁面轴向导热对微细管内对流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解析的方法研究了考虑壁面轴向导热时微细管内的对流换热。结果表明,当管外为对流换热边界条件时,管内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Nu依然在3.66~4.36之间。但若忽略壁面轴向导热,采用一维热阻模型整理微细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数据将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短周期实验台涡轮机匣换热实时测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采用铂膜单膜热流计和高速动态采集系统进行实时表面温度和热流率测量的原理和系统,并利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暂冲式短周期涡轮实验台进行了涡轮机匣换热的实时测量.测量所得的机匣表面实时温度与热流率呈现良好的周期性,并与涡轮转速相对应的高压动叶叶片通过频率相吻合.机匣表面实时温度的波动幅值极小,不超过0.4℃,而实时热流率的波动幅值达到几万瓦每平方米的量级.  相似文献   

15.
含对流与蒸发表面的有限厚度材料的双曲型热传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于含有对流与蒸发表面的有限厚度材料,在遭受一脉冲表面热流作用时的双曲型热传导进行了分析,采用热势函数描述的双曲型热传导方程来描述该问题,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同时,本文还就表面对流与蒸发对材料表面与内部瞬态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材料双曲型热传导对表面蒸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圆筒形半透明介质内非稳态复合导热与辐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细长电加热体在圆筒形半透明介质中的温度响应,通过对控制非稳态导热与辐射复合传热过程的积分-微分方程直接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热辐射对内部径向热流及温度变化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对热线法测量半透明介质导热系数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引言文献献[1]提出了研究两相混合材料瞬态导热过程的双根系统模型。两相系统瞬态导热时,应考虑垂直于主热流方向上的相间热交换,不能再用单相一线傅立叶导热定律描述。文献[1]给出的一个简化模型及其导热基本方程已为实验所证实是可用的。此简化模型的物理图景如图1其基本方程是一个二元两阶非齐次偏微分方程组.形式如下:式中下标1与2分别表示不同的相,T是温度,X与t分别代表几何与时间座标,l与k台观什务当量导执面积和当量导执系数。文献[1]认为方程组(1)得不到解析解,所以只考虑两相材料中的一相导热比较弱,可以忽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双向蒙特卡罗法模拟参与性介质中的辐射换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蒙特卡罗法继承了正向蒙特卡罗法和反向蒙特卡罗法两种方法的优势,不仅可以解决各种各向异性散射问题,还能简易直接地解决辐射能量的方向性和定位置问题。为了验证双向蒙特卡罗法模拟热辐射传递,与文献中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利用双向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圆柱形参与性介质中的辐射换热。  相似文献   

19.
高温壁面液体射流冲击瞬态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对高温壁面在射流冲击淬冷时的瞬态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介质在不同过冷度、不同射流速度下的完整沸腾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增大工质过冷度还是提高射流速度,总会使得热壁面的冷却速率加大。在一定的过冷度和射流速度下壁温变化呈现快-慢-快的特点。临界热流密度随平均壁温变化率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傅里叶定律之上提出了双相系统模型描述两相混合材料中的瞬态热传导过程,分析表明两相混合材料中的瞬态导热过程不能再用单相一维傅甲叶导热定律描述,这一点已为砂粒堆积床的实验所证实,而且双相系统模型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