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溶剂特性对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反应行为的影响,以新疆淖毛湖煤作为原料,四氢萘、循环溶剂及十氢萘作为供氢溶剂,在高压搅拌釜中进行直接加氢液化实验,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手段分析了中间产物-沥青质的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四氢萘溶剂中沥青质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在大量生成的同时又被转化,产率从290℃的12.92%到350℃的最大34.13%再到430℃的15.98%;循环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先持续上升,290℃即有31.89%,400℃达到最大47.96%,之后由于结焦反应降低至33.90%。十氢萘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变化趋势与四氢萘一致。三种溶剂中沥青质自由基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350℃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778×1018、2.323×1018和1.930×1018/g,整体上看循环溶剂数值要高于四氢萘,十氢萘介于两者之间。而四氢萘及循环溶剂中沥青质的g值在2.00323-2.00403,变化趋势与液化气体产物中COx含量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研究新疆淖毛湖煤(NMH)在四氢萘为溶剂条件下的加氢液化反应行为,探究了液化过程氢传递规律,并借助XRD、饱和磁化强度和扫描电镜表征手段,研究了煤液化条件下铁系催化剂的相态变化对煤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MH煤在420℃、17 MPa就具有良好的液化效果;催化剂的活性态Fe7S8在煤液化反应初期发挥了催化作用,加氢液化后期,转变为非活性态Fe_9S_(10)和FeS;提高催化剂加氢活性并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沥青烯和前沥青烯加氢轻质化;催化剂有利于活化气相氢向煤的热解产物和溶剂转移,也有利于活化溶剂中的氢向煤的热解产物转移;溶剂对液化反应的活性氢贡献更大,约为气相氢的两倍,气相氢向溶剂传递的氢量随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气相氢和供氢溶剂供氢与煤和沥青质向油气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适合于制取高性能碳纤维的原料,通过以1,3,4-四氢喹啉(THQ)作为供氢溶剂进行还原的潜在中间相沥青的技术路线,对太钢煤焦油沥青和美国A-240石油沥青进行了调制和改性。  相似文献   

4.
原油破乳剂-破乳剂复配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油含水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荷,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原油脱水是原油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原油中的天然乳化剂有沥青质、胶质、石蜡、石油酸皂及泥质固体颗粒等。乳状液的破坏一般经历分油(crearming)、絮凝(flocculation)、膜(破裂)排水、聚  相似文献   

5.
在半连续抽提装置上,用甲苯作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对黑龙江省宝清泥炭及四川省诺尔盖泥炭进行了试验。抽出油具有较高的H/C原子比(1.2—1.8),接近石油原油水平(1.45—1.95),比褐煤抽出油(H/C原子比为1.1—1.3)高。抽出油收率最高达31.6%(重量,m.a.f.基),略低于褐煤抽提结果(37.8%)。抽提压力20MPa下,两种泥炭气体生成率均低于10MPa下的气体生成率,但组份含量明显不同。文中利用氢转移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重度原油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氧化反应对现场燃烧(ISC)技术点火的成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采用高压氧化管,研究了不同温度压力下,新疆克拉玛依重度原油的低温氧化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对低温氧化反应的放热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气体产物有明显影响.适合油样低温氧化反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50℃和10MPa.此外,采用纯组分替代原油族组分进行低温氧化实验,研究低温氧化反应对原油族组分(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所含族组分中,芳香烃组分最易被氧化,其含量由氧化前的19.17%减少到12.38%(150℃)和9.51%(250℃).随着低温氧化过程的进行,结构复杂的族组分(胶质、沥青质)的含量明显增加.实验数据对油藏实施注空气技术,以及该技术现场实施条件的确定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合成气(H_2+CO)/复合溶剂(THN+H_2O)体系和氢气/四氢萘(H_2/THN)体系下考察了胜利褐煤液化性能,并对液化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气/复合溶剂体系下胜利褐煤液化转化率和油产率显著高于H_2/THN体系,当反应条件为H_2∶CO=1∶1(体积比)、THN∶H_2O=1∶1(体积比)、反应温度400℃、初压4 M Pa、时间30 min、催化剂添加量3%(Fe的质量计)和硫铁原子比1.2时,胜利褐煤液化转化率和油产率分别为88.79%和55.47%,比H_2/THN体系分别高出8.00%和7.54%。据此表明,在合成气/复合溶剂体系下,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生的氢活性更高,对煤和液化产物前沥青烯具有更好的加氢效果,同时四氢萘的存在稳定了煤热解自由基和溶解分散液化重质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提高了煤液化转化率和油产率。实验表明,合成气/复合溶剂体系是一种新的褐煤直接液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塔河常压渣油(THAR)为原料,正己烷为溶剂分离获得重组分C6-沥青质及其脱沥青油,并将所得沥青质回调至脱沥青油中配制成不同沥青质含量的渣油,以此为原料进行了高压釜临氢热反应实验。首先利用元素分析、1H-NM R及13CNM R、GPC分子量测定、FT-IR、XRD及SEM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官能团、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沥青质芳环侧链中长链部分较少且支链化程度较高,并以甲基、乙基、丙基结构为主,其芳香度fA高达0.57,芳环缩合程度及芳香片层结构较大,且芳香环系同时存在迫位缩合和渺位缩合的结构,已经形成连接致密的高芳香度结构。鉴于沥青质结构的复杂性,考察了其含量对临氢热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质含量的增加,渣油的转化率逐渐增加,当沥青质含量超过5.12%时,其转化率的增加以快速生成焦炭为代价。另外,渣油中长链脂碳含量f3C与轻质油收率存在一定规律性,即随着f3C增加,轻质油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缓,而残炭值、芳香度fA与焦炭收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桦甸油页岩超临界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桦甸北台子油页岩样品,用甲苯、甲苯四氢萘混合溶剂进行丁非等温(升温速率为8 K·min~(-1))的超临界萃取实验(萃取压力为10MPa,终温为550℃)。为选择高转化率和油类产物高产率的萃取条件,进行了样品粒度(1.2—2.5mm)、溶剂流率(2dm~3·h~(-1))以及甲苯中供氢组分含量(分别为10%、20%、30%)的系统实验。甲苯溶剂超临界萃取油类产物产率是一般干馏方法的2倍。在溶剂甲苯中加入少量供氢组分后,油母转化完全,油类产物产率高。超临界萃取可用一级反应描述,文中用积分法求解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煤直接液化工艺条件和提高油收率,本研究利用30 mL高压管式反应釜研究了煤直接液化重质产物前沥青烯加氢液化行为,考察了FeS+S催化剂下反应温度(380、400、420和440℃)、液化时间(0、5、10、20、30和60 min)、5.0 MPa氢初压和四氢萘溶剂条件下前沥青烯液化转化行为,同时考察了前沥青烯...  相似文献   

11.
低温氧化对原油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过程的模拟实验,对反应前后气体与原油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低温氧化反应后原油芳烃含量减少,胶质含量增加,饱和烃含量和沥青含量基本不变,正构烷烃轻重组分比增加;原油黏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乙醇为溶剂在冰水浴中合成了一系列Co1-xNixB合金催化剂,研究了该系列合金不同Ni含量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显示Co1-xNixB合金是纳米非晶态颗粒.放氢测试表明Co1-xNixB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放氢速率先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在x=0.15时放氢速率达到最大值,然后随x值的增加而减小.298K时Co0.85Ni0.15B合金催化碱性硼氢化钠水解的最大放氢速率可达4228mL·min-1·g-1,CoB和Co0.85Ni0.15B合金催化放氢的活化能分别为34.25和31.87kJ·mol-1.因此以乙醇为溶剂合成的Co1-xNixB合金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双四氢异喹啉天然产物是一大类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家族,目前已有近百个该类天然产物被陆续报道出来.自1974年Kluepfel等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氢异喹啉天然产物以来,已经有近百个该类四氢异喹啉天然产物被陆续报道出来,目前这类天然产物家族中的双四氢异喹啉生物碱因其优良的生物活性和复杂的化学结构成为了生物学和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并进一步推动了该类天然产物家族成员Ecteinasicdin 743 (ET-743)在欧盟成功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软组织瘤和卵巢癌.由于包括ET-743在内的这类双四氢异喹啉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含量极低以及化学结构复杂,使得对其化学结构的改造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此,综述了近十年来这类双四氢异喹啉天然产物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江汉盆地第三系潜江组生油岩、原油作了较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具有下列特征:(1)生油岩抽提物较高的转化率和中等的烃转化率;(2)较高的沥青质、非烃含量;(3)高硫原油是浅成原油的重要一类原油;(4)烷烃生物标志物具有高植烷、高伽玛蜡烷、正构烷烃偶奇优势或奇偶优势的特征;(5)芳烃生物标志物存在四种类型;(6)烷基苯有明显的偶奇优势。综合浅成烃类的特征认为应重视膏盐沉积环境的浅层勘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沥青质对塔河稠油黏度的影响机理.首先对不同沥青质含量的稠油的黏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黏度随沥青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次,对不同沥青质含量的稠油进行了储能模量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质含量的增加,稠油的储能模量和黏度呈现同步增大的趋势,说明大量的沥青质在稠油内部形成了空间网状聚集体,导致稠油的弹性和黏度增大;最后,对沥青质空间网状结构的成因以及沥青质对稠油黏度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甲基化改性实验,脱除沥青质分子上的活泼氢,以此减弱与活泼氢相关的氢键等沥青质分子间作用力,对比了改性前后沥青质分子聚集体的变化以及稠油黏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众多沥青质分子间作用力中,与活泼氢相关的分子间作用力更有利于沥青质空间网状结构的形成,对稠油黏度的影响也更大.  相似文献   

16.
低阶煤温和液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管弹反应器考察了霍林郭勒褐煤在温和条件下的液化特征,探讨了温度、溶剂、压力、气氛、催化剂对液化产物分布的影响;分别利用程序升温热解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液化产物中己烷不溶物的气态烃逸出规律和结构特征;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同步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霍林郭勒煤的起始热解液化温度在350℃左右;随温度的升高,液化转化率增大。较高温度时(450℃)缩聚反应加剧,液化转化率开始减小;溶剂对沥青烯类产物的生成极为重要,提高反应压力和添加催化剂主要促进油气的生成;温和条件下(350、400℃)对霍林郭勒煤的临氢处理,可获得热解反应性较原煤高的液化残渣(己烷不溶物);产物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分子量在液化温度为300和350℃时为最大;随反应温度升高,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的芳烃结构特征增强,烷烃结构特征减弱。  相似文献   

17.
猪胃粘膜蛋白酶具有催化芳香胺和2-氨基苯甲醛环化缩合反应的能力,在甲醇水溶液中,以良好的收率(41%~95%)合成了一系列四氢喹唑啉类化合物.通过优化酶促反应的溶剂、温度、酶用量和底物比例来提高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该方法可作为四氢喹唑啉衍生物化学合成的替代方法,也进一步拓展了胃蛋白酶非天然催化活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解缩合法合成了苯基硅油,并进行傅立叶红外(FTIR)、氢谱(1H NMR)表征.根据氢谱的积分,计算得产品的苯基含量.基于苯基基团在紫外区的特征吸收,以自制苯基硅油为标准品,建立了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基硅油中苯基含量的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溶剂,264 nm为最大吸收波长,苯基浓度在0.277×10-3~2.13×10-3 mmol· 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其R2 =0.99946.实际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81%,平均回收率为99.0%左右.该方法线性相关性好、精密度及准确度高、便捷、成本低,适合科研及工业生产中苯基含量的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19.
青海出露油砂沥青的烃类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检测了青海出露油砂沥青的烃类组成与分布。结果表明,其为陆源湖相有机质生成的原油经生物氧化降解形成的。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地质环境,其生物氧化降解程度低,饱和烃含量甚高,分布规整,轻质组分很多,明显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油砂沥青。鉴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该油砂矿必须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开采。  相似文献   

20.
基于溶剂挥发原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对黑色中性笔历时性字迹样本中的甘油、二甘醇、三甘醇溶剂含量进行测定,并绘制了3种溶剂的含量随书写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字迹的老化曲线).利用GC-MS从196种市购黑色中性笔中筛选出分别以甘油、二甘醇、三甘醇为主要溶剂的9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