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应用于中药砂仁真伪鉴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为了直接准确地鉴别砂仁及其伪品的真伪,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砂仁及其伪品的红外光谱。结果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红外光谱差别不大,而砂仁与其伪品红壳砂仁、海南假砂仁、华山姜及山姜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别较大。对同一批次的不同样品进行了重复性试验,二阶导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正峰值的峰位一致率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存在,说明可以采用FTIR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与其伪品红壳砂仁、海南假砂仁、华山姜及山姜进行区别鉴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连续小波变换FTIR鉴定青葙子及鸡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借助OMNI采样器,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青葙子及其伪品鸡冠子的红外光谱。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对真伪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放大处理,以有效突出真伪品间的红外光谱差异程度,从而提高鉴定正确率。采用对信号奇异性具有良好探测能力的Morlet小波做小波母函数,对青葙子真伪品的红外光谱进行若干尺度的一维连续小波变换,在各个尺度下观察青葙子的真伪品的红外光谱的差异程度,从中选择一个差异程度最为明显的尺度来区分青葙子真伪品。结果表明: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鉴别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中药材。  相似文献   

3.
乌灵参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乌灵参、鸡枞(根部)及文山三七的红外光谱图, 分析比较它们的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 乌灵参与鸡枞均在3389、2929、2878、2030、1644、1562、1383、1321、1255、1143、936、628、556cm-1附近有吸收峰, 两张图谱有62%的相似性, 乌灵参与文山三七均在2930、2031、1731、1647、1442、1373、1253、1150、1020、936、573cm-1附近有吸收峰, 两张图谱有52%的相似性。初步推知, 乌灵参与文山三七的相似疗效可能与这些相似峰所对应的某些官能团有关;同时, 鸡枞可能也存在一些与乌灵参相似的药效。此结果为乌灵参与云南白药相同疗效的说明及鸡枞可能药效的推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色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的联用是现代分析化学中重要的联用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以及最近发展的超临界流体色谱(SFC)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对联用中常用的两种接口方式,即流动池法和色谱流动相消除法的优缺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NIR FT-Raman)光谱法鉴定了中国字画,结果表明:与荧光光谱法相比,根据谱峰的强度和位置可更容易地将真伪字画区别开来。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互印证,互相补充,在鉴定中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不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优点,适于珍贵字画的无损鉴定。  相似文献   

6.
野三七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了证实野三七现有的疗效并推测其未知的潜在的价值,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云南白药、文山三七、川芎及野三七等药材的红外光谱.云南白药与文山三七,川芎与野三七两组红外光谱的峰形、峰位极相似.从特征峰的峰强、峰形、峰位比之,虽有偏差,但很小.此外,四种药物在光谱上也有相当的吻合性.由此可知,野三七和其它三种药物一样,...  相似文献   

7.
FTIR-OMNI采样器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MNI采样器是一种单次反射ATR红外附件,它无需样品制备,可分析鉴定多种用传统红外技术难于测定的特殊样品。本文介绍了它的原理,评述了其在未知物分析、中药材无损鉴定与分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乌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头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有毒植物之一。本文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定性分析了不同乌头的组成。结果表明:乌头因泡制加工后其红外光谱有不同,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可能是由于乌头加工泡制后,使得其成分和部分成分含量有所改变,导致其毒性低于生乌头的毒性。这将有助于对乌头的质量控制与毒性分析。该方法快速、准确、不破坏样品。  相似文献   

9.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蕨和凤尾蕨的叶、茎和根的红外光谱图,分析比较了两个样品的叶、茎和根在红外光谱图上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尽管它们的药效均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等功效,但由于它们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和相对含量的差异,其红外光谱的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均有不同.通过对红外光谱图的主要特征峰的峰位、峰强的分析,推断出它们可能含有氨基酸、淀粉、少量鞣质等物质,由相应吸收峰的强度比推断出它们的叶均含有大量氨基酸、它们的根富含淀粉.此结果,对常用药用蕨类植物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聚氰胺结石与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三聚氰胺、尿酸、三聚氰胺结石和疑似三聚氰胺结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根据它们的特征峰位、峰形的特点和三聚氰胺、尿酸、草酸钙的标准红外光谱比较, 推出三聚氰胺结石由尿酸、尿酸胺、草酸钙和三聚氰胺形成的混合性结石。疑似三聚氰胺结石是草酸钙结石。因此, 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为医学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小波变换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小波变换(WT)具有很好的时频分离特征,信息处理能力强,已广泛用于分析化学领域;本文就小波变换在近红外光谱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述。小波变换用于近红外预处理,提取有用信息,消除背景干扰,可以提高近红外的分析精度和模型稳健性;用于数据压缩可以减少数据库存储空间,提高建模速度;小波系数用于模型传递,具有传递速度快,稳健性强,所需标样少等特点;小波变换可以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结合,在近红外分析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应用于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及分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文章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镰刀菌属五种6株镰刀菌。在获得分辨率高、重现性好的镰刀菌全细胞组分的红外谱图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吸收峰的归属,确定了镰刀菌红外谱图3 000~2 800 cm-1,1 800~1 600 cm-1与指纹区3个分析灵敏区。根据分析灵敏区的差异性区分了不同种的镰刀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并对镰刀菌种间进化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根据光谱峰位、峰值及吸收强度比鉴别镰刀菌,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能更科学合理地鉴别镰刀菌及呈现种间相似性程度,但不适合反映镰刀菌遗传亲缘关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所具有快速、精确,易操作等优点是必将成为微生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担子菌木耳目、非褶菌目和伞菌目6个科9个属的10种食用菌的子实体。将光谱分为5个区S1区(3 050~2 800 cm-1),S2区(1 750~1 500 cm-1),S3区(1 500~1 200 cm-1),S4区(1 200~950 cm-1),S5区(950~700 cm-1);在5个区中,强峰出现在S4区的1 080 cm-1附近和1 040 cm-1(1 020 cm-1)附近,以及S2区的1 640 cm-1附近,1 640 cm-1附近的峰为酰胺Ⅰ振动峰,前两峰为糖类振动峰。根据5个区光谱峰值和吸收强度比,可以鉴别不同的食用菌。700~950 cm-1范围有可能作为区分不同属蘑菇间的指纹区。  相似文献   

14.
野生食用蕈菌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测试了野生食用蕈菌子实体不同部位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同一蕈菌的菌盖皮、菌褶、菌盖肉、菌柄的红外光谱显示差异,红菇科红菇属的青头菌、大红菇的菌盖皮与其他部位的光谱有较大差异;鹅膏科鸡 菌的菌褶与其它部位的光谱有明显区别。表明蘑菇同一子实体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有差异。通过蘑菇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有可能区分不同种类的蘑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变换的木材近红外光谱去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近红外光谱常常被一系列噪声所污染,影响光谱分析结果。为了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精度,需要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光谱导数可以消除光谱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等因素影响,提高光谱分辨率,但导数光谱在增强信号的同时,也使信号噪声得到增强。应用小波变换对杉木木材近红外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去噪研究,分别采用9点平滑法、25点平滑法、非线性小波硬阈值和软阈值法、9点平滑+小波变换法和25点平滑+小波变换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去噪研究。结果显示, 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去除导数光谱中的噪声信号,保留光谱中的有效信息,提高光谱信噪比,提高光谱的分析能力,在木材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在柴油近红外光谱中加入模拟噪声和模拟背景构成的模拟光谱进行小波分析,考察了模拟噪声和模拟背景(线性、二阶和三阶非线性漂移)在小波时-频区域的分布。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的背景主要分布在低频部分,尤其是逼近部分;噪声主要分布在高频细节部分;反映柴油性质变化的信号主要分布在中间频率细节部分。利用小波变换可同时有效地扣除背景和噪声;选取中间频率细节的小波系数作为多元校正变量进行柴油性质分析,有利于提高分析精度和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17.
小波分析及其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小波变换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小波分析也逐渐应用于去噪与平滑,数据压缩等方面,本文介绍了小波分析理论并对其光谱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不同粒度烃源岩粉末的红外漫反射光谱。结果表明,样品原始光谱吸光度的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利用小波变换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消除了由散射引起的背景和基线漂移后,发现光谱的吸光度测量值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加。这说明粉末样品的散射对光谱线形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定量分析中应保持被测样品的粒度与建模时样品的粒度一致,以减小由散射差异所带来的误差。小波变换滤掉的光谱低频信息反映了样品的散射强弱,利用该低频信息在特征吸收峰2 820 cm-1附近建立预测样品粒径的模型,并与利用原始光谱信息建立的模型比较,前者相关性远高于后者,并且相关系数达到r=0.999 7,可用于预测和控制样品的粒度分布,从而提高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精确度。同时文章还验证了散射系数S和吸收系数K都与粒径d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双色牛肝菌FTIR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一种蕈菌子实体,由于外观形貌相似,凭传统外观形貌特征难以鉴别产地来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测定了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58个野生双色牛肝菌子实体样品的红外光谱。借助于红外光谱具有的指纹特性,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1 350~750 cm-1范围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根据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已达到88.87%以及主成分载荷分析,表明前三个主成分能够反映样品在该段光谱的主要信息。对前三个主成分作投影显示并进行比较,发现以主成分1和主成分2作二维线形投影,对不同产地的双色牛肝菌有较好的聚类和鉴别作用,所有样品被划分为5个区域,98.3%的样品被正确归类。研究结果提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不同产地的同一种野生双色牛肝菌进行鉴别分类。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中几种小波消噪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郝勇  陈斌  朱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26(10):1838-1841
以菜籽油的一阶导数近红外光谱为研究对象,探讨小波变换在近红外光谱信号消噪方面的应用,分别采用九点平滑法、小波分解与重构法、非线性小波软阈值法和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对导数光谱进行消噪处理并对消噪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光谱消噪法得到了较高的信噪比,小波软阈值法次之,其余两种方法消噪效果较差。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有效的保留了光谱的有用信息,为近红外光谱的分析精度和模型的稳健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