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永胜  朱莉 《化学教育》2012,33(6):9-11
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可以有效推进“基于教材的教学”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转变;课程标准的分解可以让教学设计更有方向感和教学评价更易于观察和测量。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对事实为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以"新世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2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为例,阐述了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这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多个角度对"溶液的形成"课题的教学内容价值进行分析,提出需要采用调查的方法明确学生的学情以及基于学情的教学行动任务;同时设计了有关问卷对学生的已知和未知进行具体研究,然后基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课程标准制定"溶液的形成认识发展模型",最后从"模型"中寻找到重要的教学支点形成了探究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学科大概念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从教学内容、学情、试题进行教学现状分析,基于课程标准、学科本质、学生认知构建学科大概念,进行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三有机复习教学设计与实践,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彭了  于秋红  郑弢 《化学教育》2021,42(3):38-42
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是进行单元设计的核心问题。基于北京市十一学校化学学科在不同化学学习模块中的单元教学实践,总结了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学习目标的通用策略,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关键词解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核心重构,基于单元学习任务的学习者目标的转化,以及学习迁移和学习建构的互补。这一方法对于化学学科不同模块下的学习单元设计乃至其他学科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何鹏 《化学教育》2022,43(13):13-22
“教、学、评”一体化是确保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目标设计是当前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引进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学习表现性目标理念,基于整合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采用结构中心设计原则和证据中心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方法论,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学习表现性目标设计框架。并以“2.2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为例,阐述该专题下化学学习表现性目标的设计过程以及基于该目标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活动设计,以期对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与评价研究和实践提供新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就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科观念”这一课程目标的相关规定,以“有机合成”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研讨了基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相关策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王磊 《化学教育》2022,43(19):1-6
简要介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物质的化学变化”学习主题的修订重点,阐述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的设计思路,以及教师理解和实施该学习主题课程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对事实为本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 ,也为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以“新世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必修 )》第 2章第 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的教学设计及实施为例 ,阐述了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进行基于核心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这一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应用能力及岗位需求重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4个方面系统地探索了基于翻转课堂-PBL教学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与应用,旨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药物分析教学新体系,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洪清娟 《化学教育》2021,42(19):49-55
基于学科理解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是教师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实现“素养为本”教学的重要基础。化学学科理解视域下的教材单元整体备课内容主要是对教材内容逻辑顺序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系统梳理,确定单元总体与课时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单元内容所内隐的学科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价值,对教学内容、策略进行重构与设计等。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理解和对不同教材版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整合是提升教材单元整体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陆军 《化学教育》2010,31(1):29-31,43
重构教材内容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起点。通过对"盐类的水解"从课标到教材再到教学的分析可知,重构教材内容通常有减少、增加和改变等几种策略,而教材内容重构的缘由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一纲多本"的教材政策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如何整合分散在教材各处的知识点;如何有效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思想进行模块式复习;如何解决有机综合推断题,做了一些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隋颖 《化学教育》2022,43(7):26-30
针对实验方案设计题的得分率分析和教学现状,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真题和文献研究,构建“阿司匹林的制备和提纯”深度学习主题模型。通过设计制备和提纯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方案设计的思维模型,并以制备七水合硫酸锌为例内化思维模型,在解决真实、复杂的问题过程中实现核心知识结构化,生成指向深度学习的主题式复习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建模能力测评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建模能力进行试题开发和评价是目前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议题。以整体效度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结构中心设计原则和证据中心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方法论,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建模能力试题开发框架,并以“电离与离子反应”主题中具体评价目标为例,对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效度进行全面、系统地呈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然观察法,对高一化学实际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Qu:Est提问策略进行的课堂提问及提问的水平层次,分析得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缺乏高水平问题设计以及提供给学生思考回答时间短等不足。提出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与教材以及学生已有基础,灵活处理提问水平;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潘伟  刘君丽 《化学教育》2012,33(12):11-13
对中美2国2位化学教师同题异构课“现代电池”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研究,结合中美2国化学(科学)课程标准和2位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分析了2节课的教学设计异同以及2节课所渗透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相佃国 《化学教育》2012,33(7):13-16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施教的重要依据。现实中,教师的潜意识里,教材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教师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障碍之一。以教师对3种不同版本高中化学教材“化学键”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教材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赖增荣 《化学教育》2016,(21):21-24
简述了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程序和方法,包括厘清内容标准与课时目标的相互关系、内容标准具体化、内容标准分析、叙写目标的方法等,并提供了"离子反应"案例;阐明了教学目标叙写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英 《化学教育》2015,36(7):16-19
仔细分析了课程标准、3种版本的教材和学生情况之后,对“燃烧的条件”的实验课与新授课进行了整合教学设计.整合后的教学设计连续性好、对比性强、省时高效;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增进了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