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淑莉  徐晓白 《分析化学》1997,25(7):839-843
采用MECC技术分离了环境毒物7种苯胺化合物,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对分离的影响以及影响迁移时间和峰面积重现性的因素。各化合物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0.5%,峰面积RSD〈3.0。将此法应用于废水中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毒品检验和溯源方法.针对同一来源和不同来源的没收甲基苯丙胺毒品药片电泳谱图分析,同一批次药品分离得到良好的一致性和重现性(峰高DRS5.3%(n=4);迁移时间DRS1.1%(n=4)),对不同批次的药品的峰高及峰数量有明显区分,实现了通过毛细管电泳达到溯源性分析,为毒品检验及溯源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温度对流动注射分析中溶液分散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溫度升高,峰高值增大,半峰宽减小,保留值延长,峰面积则基本不变。增大进样体积和流速能够减小温度对峰高、半峰宽和保留时间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苯丙醇胺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和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傅小芸  陈耀祖 《分析化学》2000,28(2):197-200
采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选择对苯丙醇胺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种类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0-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可以使苯丙醇胺对映体达到基线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考察了苯丙醇 的定量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测得苯丙醇胺的线性范围为20~200mg/L,检测限为1mg/L迁移时间重现性的RSD为1.0%,峰面积重现性的RSD小于3.5%,并对康泰克实样  相似文献   

5.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分离测定了咖啡因、茶碱、次黄嘌呤、黄嘌呤及尿酸五种嘌呤衍生物。研究了背景缓冲液浓度、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分离电压、温度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五种嘌吟衍生物分离的影响。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五种化合物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已用于尿样、茶叶及复方茶碱片等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通过微波无溶剂提取与顶空气相色谱在线联用,建立了一种可直接快速检测固体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苯乙酮的方法,考察了微波加热时间对灵敏度和重现性的影响.苯乙酮峰面积随微波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短时间微波辐射下苯乙酮峰面积的重现性优于长时间微波辐射.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3~0.333 mg/g;检出限为2.022 μg/g.与常规加热的顶空气相色谱法相比,本方法简便、省时、重现性好.对苯乙酮与共存物峰面积比随时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微波加热有利于实现极性组分的选择性提取.  相似文献   

7.
海洋沉积物中苯系物的分析和测量对海洋石油化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海洋沉积物中苯系物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的浓度和有机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以及影响峰面积重现性和迁移时间的因素。苯系物的浓度和对应的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将该法用来分析石油勘探远景区域海洋沉积物中的苯系物 ,得到了它们的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王淼  严建伟  王颖  吕建德  傅小芸 《化学学报》2003,61(12):1980-1985
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20( Tween 20)及两者组成的混合胶束体系作为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的分离介 质,进行4种结构相似的酸性化合物的MECC分离研究,考察了胶束的类型、表面活 性剂的浓度、缓冲溶液的pH值及有机改性剂乙醇对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 酸性药物的MECC分离有不同的影响规律。SDS胶束体系对溶质的保留值最大, Tween 20体系的保留值最小,二者的分离选择性正好相反,混合胶束体系的分离行 为则介于两者之间;在SDS和Tween 20体系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溶质的保留 时间均随之递增,混合胶束体系中,总浓度一定,随Tween 20配比的增加,溶质的 保留时间先减少后增加;缓冲溶液的pH值增大,使溶质的分离效果均能变差;有机 改性剂乙醇的加入对容量因子的影响主要与溶质的疏水性有关,并对分离作用机理 进行了探讨。在SDS和Tween 20 MECC体系下,分别进行了实样测定,取得了满意的 结果。  相似文献   

9.
毛细管电泳检测奶粉中添加的大豆分离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对乳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检测。选择聚丙烯酰胺涂层毛细管,在紫外检测波长214 nm、分离电压25 kV条件下测出五种乳蛋白在不同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各乳蛋白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小于0.34%和4.50%,奶粉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8.07%~102%;通过对比大豆7S和11S组分、大豆分离蛋白及乳蛋白的电泳图谱,定性确定出大豆分离蛋白8个特征峰,各特征峰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RSD分别小于0.36%和4.87%,方法重现性较好。建立了奶粉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的半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叶明亮  邹汉法  刘震  雷政登  倪坚毅 《色谱》2000,18(6):529-531
 提出了一种新的亲和色谱模式开管毛细管亲和液相色谱。在内径为 5 0 μm的毛细管内表面键合一层三嗪染料配体 ,利用毛细管电泳仪的压力系统进行亲和色谱实验。采用流动相切换洗脱技术 ,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获得了有效的分离。连续运行 10次 ,溶菌酶的出峰时间、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1% ,4 3% ,3 7%。在 8 6ng~ 2 8 7ng范围内 ,溶菌酶的进样量与峰面积和峰高都呈线性关系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46和 0 9988。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检测石蒜碱的方法。探讨了检测电位、分离缓冲液pH和浓度、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石蒜碱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石蒜碱含量在0.03~2μg/mL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0.005μg/mL(S/N=3)。对0.8μg/mL石蒜碱进行7次平行实验,其迁移时间、峰高和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7%,5.2%和5.6%。方法应用于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2.2%~98.6%。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迁移时间重现性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健萍  胡昌勤  刘文英 《色谱》2006,24(4):396-401
以电泳介质为研究对象,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或MEKC)两种电泳模式下,探讨了电泳 介质中各组分浓度、冲洗程序、电泳介质在实验中发生的变化对溶质迁移时间重现性的影响。根据描述缓冲液中各组分 浓度与电渗流迁移时间和溶质迁移时间的关系式,证明利用电导值可准确地表征电泳缓冲液的浓度;通过控制缓冲液的电 导值可提高迁移时间的重现性。运行缓冲液pH值的变化影响毛细管壁上的硅羟基的电离,因此需选择合理的冲洗程序使硅 羟基的电离达到平衡,以提高迁移时间的重现性。毛细管入口端缓冲液是影响溶质迁移行为的主要因素,其在电泳中发生 的变化是影响电泳重现性的重要原因。目前在实验中可通过提高运行缓冲液的更换频率来保证迁移时间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十六烷色谱柱在常温下应用峰高归一化法定量,可在6分30秒内快速测定C_1—C_4烃类气体。并对柱子寿命、稳定性以及不同温度对定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较之惯用的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的特点。但十六烷色谱柱不能分离正、异丁烯,为此,对C_4组分各异构体之间的分离又提出了己二腈色谱柱。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MECC)对硫酸多粘菌素E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多粘菌素E1和E2进行了分离,并测定了多粘菌素E1、E2的含量。分别考察了电泳电压、表面活性剂种类、Brij-35(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浓度、乙腈含量、磷酸盐缓冲液的pH值、氯化钠浓度等实验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 电泳电压为10 kV,运行缓冲液为含有30 mmol/L Brij-35、5%(体积分数)乙腈、0.167 mol/L氯化钠的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01 mol/L,pH 4.1)。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E1和E2得到了较好的分离,分离度达到1.94。以多粘菌素E1为例,柱效和峰面积的日间及日内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E1和E2在硫酸多粘菌素E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67%和3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中腐胺、尸胺和组胺的方法, 考察了淋洗液条件、干扰离子对实验的影响, 优化了分离条件, 进行了方法学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 3种物质可以在9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 腐胺和尸胺在1.0~20.0 mg/L、组胺在1.0~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 峰面积和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 保留时间的RSD<0.01%, 峰高的RSD<2.32%, 峰面积的RSD<2.08%, 回收率在92.0%~107.4%之间. 本方法适用于水中腐胺、尸胺和组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非交联聚丙烯酰胺浴液为筛分介质,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用于DNA片段及基因扩增产物的分离检测。探讨了非胶筛分介质中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电解质的浓度、内插试剂用量等对DNA片段分离检测的影响;考察了DNA片段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及DNA片段定量检测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DNA片段及基因扩增产物分离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人工神经元网络法在毛细管电泳定量测定memantine中提高测定准确度 的可行性。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memantine的过程中,其浓度与峰高或峰面积 以及与二者和内标的比值均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人工神经元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 性校正能力,其最大优点是无须对分离体系及组分的迁移行为预先予以了解。人工 神经元网络的输为memantine的峰高和峰面积,输出为memantine的浓度。通过实验 确定的网络结构为2:1:1型。由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通用性,该法也可用于毛细 管电泳在其他药物控制分析中改善定量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测定解热镇痛药成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吕建德  傅小芸 《分析化学》1992,20(3):251-254
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对解热镇痛药的有效成份进行了分离和定量研究,实验在自装的毛细管电泳装置上进行。考察了电压及胶束溶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峰面积定量的重现性及线性。用二点内标法分析去痛片中的咖啡因、苯巴比妥、氨基比林、非那西汀。测定结果与HPLC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在CE上对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了环糊精种类、浓度、分离电压、温度对分离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氧氟沙星的定量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在20-200mg/L浓度范围内,迁移时间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控制在1.13%以内,峰面积重现性的RSD控制在4.3%以内,检测限为1mg/L.结果表明用20mmo1/L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为手性选择剂,背景电解质为50mmo1/L Na2HPO4,pH=3.0,不加有机添加剂情况下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同时,对氧氟沙星药品实样进行了分析,建主了一种市售氧氟沙星片剂和滴眼液中氧氟沙星对映体简单、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LIFD)技术测定人血浆中富马酸比索洛尔含量的新方法。选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为衍生化试剂,当缓冲溶液为25mmol/LNa2B4O7(pH9.2)、分离电压25kV、柱温20℃、电动进样(10kV×8s)、以峰面积内标法定量、于激发波长/发射波长=488/520nm柱上检测时,富马酸比索洛尔得到较好分离。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其线性范围(20~1000μg/L)、检出限(10μg/L)、重现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4.44%和5.59%)和回收率(96.19%~101.80%)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迁移时间的重现性<1.58%;峰面积之比的重现性<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