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早期退役铀尾矿库存在缺少规范的监测系统、表层治理覆土与地下尾矿埋藏情况不明的问题,采用高密度电法获取尾矿库中深部信息,绘制反演数据二维等值线图和三维等值面图,分析地下尾矿的空间分布情况和基岩位置;采用探地雷达方法探测浅地表的精细结构,根据雷达反射剖面图划分层位,分析治理覆土厚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能够有效探测尾矿库地下结构,尾矿沉降和覆土挤压引起尾矿砂水平分层较差,存在覆土薄弱区域,并可能形成潜在的渗漏通道;探地雷达可以清晰分辨深度2 m内的治理覆土分层,发现治理覆土的厚度较稳定。两种方法的探测结果可以为铀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及参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测试双液硅化加固过程中黄土的电阻率变化。计算得到了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土的平均结构因子、平均形状因子与各向异性系数。分析了加固过程土体结构的变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黄土电阻率随着电流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当电流频率范围为50 k Hz~1 MHz时,电流频率对黄土电阻率实测值影响较小;双液硅化加固过程中,竖向和横向电阻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先减小,最终保持稳定,且减小趋势均集中在初始阶段。平均结构因子和平均形状因子均随时间的增加先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各向异性系数随时间的增加先快速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黄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减水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流域水沙耦合模型中的产流模式,将水土保持减水型措施和植被型措施在减流中的作用定量分割开来,为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高度综合治理的插财主沟和杨家沟小流域平均减水分别为66.2%和58.7%.其中减水型措施分别减水42.0%和19.8%,植被型措施分别为24.2%和38.9%.与未治理小流域相比,综合治理使小流域拦蓄水程度明显提高,减水型措施拦蓄径流作用显高于植被型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开发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完善、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分析了融水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确定了融水县土地整理开发目标和土地整理开发区,提出了实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建立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技术提高土地整理规划决策的实效性,大幅度地降低财力的投入并进一步提高了测绘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土地整理工作,并分析了利用新的测绘技术进行土地整理规划的优势,简要介绍了3S技术,提出采用3S技术获取土地整理基础信息的基本技术路线,详细说明了RS,GPS,GIS技术在土地整理调查、成图、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指出3S技术一体化为提高土地整理规划决策的实效性,大幅度地降低财力的投入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解决浅丘平坝区人地矛盾问题的关键技术体系即是采取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地整理,增加土地弹性供给.以重庆典型的浅丘平坝县——垫江县金临土地整理项目的具体规划实践为例进行探讨,认为:分水岭至坡脚分层设置防治体系,主要包括坡改梯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设计、经济果木林设计、保土耕作设计、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田间道路工程设计等.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和科学地测算耕地质量潜力对耕地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我国现有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一套服务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测算方法;并通过准确识别土地整治改良因素,确定提升方案,测算了重庆市綦江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区现状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648.02~1 659.33,整治后国家利用等指数区间为761.81~1 783.04,耕地质量平均可提高0.79个利用等;2)得到的现状耕地利用等指数与折算为基准作物的实际产量的相关性(R2=0.895 0)大于农用地分等成果(R2=0.797 4);3)高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的丘陵地带,整治重点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低潜力分等单元主要分布在陡坡中山地带和有石灰岩分布的喀斯特丘陵区,整治重点为防止水土流失与保护生态环境.本研究提供的潜力测算方法适应了差别化土地整治需求,保证了测算结果的真实性和潜力实现的可行性,可为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耕地质量潜力测算提供参考.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耕地质量提升的核心因子有所差异,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应有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阳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分析,指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达到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指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方法应以实用的常规方法为主导,同时运用GI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定性、定量、定位、定序的有机结合,突出规划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重塑黄土固结过程中不同电流频率下的横向和竖向电阻率,分析了其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平均结构因子、平均形状因子与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规律,结合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了其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固结过程中,竖向电阻率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减小过程集中在初始阶段(0p≤50kPa),超过这一压力范围后,竖向电阻率呈上升趋势;横向电阻率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呈增大趋势;平均结构因子与平均形状因子均随竖向压力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终呈增大趋势;各向异性系数随竖向压力的增大先快速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各个电流频率下的电阻率参数值变化规律相似,但数值大小有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学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土地整理的由来与发展,土地整理在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当前土地整理中的一些不利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生态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县皂头等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数字高程模型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通过项目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实现项目区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地形分析,判断项目区地形现状,辅助土地整理规划辅助设计,为该类地区整理项目中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工程项目规划以及工程量测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