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无水希土氯化物与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及四甲基乙二胺,0℃下,在四氢呋喃中反应,加乙醚后可得到五个含2-甲基烯丙基的重希土元素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的鉴定,确定该化合物的组成为Ln(C_4H_7)_2Cl_5Mg_2(tmed)_2。  相似文献   

2.
将希土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同N-氧化邻二氮杂菲及十二氢十二硼酸在水—乙醇介质中反应,合成了十三个十二氢十二硼酸N-氧化邻二氮杂菲合希土螯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率的测量。确定螯合物的化学式为[Ln(phenO)_4]_2(B_(12)H_(12))_3·nH_2O。用DTA—TG法探讨了化合物的热行为。  相似文献   

3.
Y(NO_3)_3·3H_2O-18C6-CH_3CN三元体系溶解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半微量相平衡法研究了 Y(NO_3)_3-3H_2O-18C_6-CH_3CN 三元体系在25℃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由两支组成:一支极短,与冠醚18C6的固相相对应;较长的一支与络合物Y(NO_3)_3·18C6·3H_2O 的固相相对应。饱和溶液的折光率曲线也由两支组成,与溶解度曲线相对应。在平衡过程的液相和固相中水和硝酸钇的摩尔比皆是3:1。对制得的固态络合物Y(NO_3)-3 18C6-3H_2O进行了化学和红外光谱分析。络合物的差热-热重行为表明,Y(NO_3)_3·18C6·H_2O 在72℃开始脱水,在148℃转变为4:3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七种不同配体的β-二酮钛螯合物。化合物Ⅰ、Ⅱ、Ⅶ已有报导。Ⅲ、Ⅳ、Ⅴ、Ⅵ为文献未见报导的新化合物。Ⅶ虽已有报导,但该化合物是由我们自己研究的新方法合成的。X光衍射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为:(OEt)_2Ti[OC(CF_3)=CHCOPh]_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表征了所有合成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钇(Ⅲ)的二特戊酰基甲烷螯合物(简称Y(DPM)3),并以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射线物相分析进行了表征和鉴定。研究了这种β-二酮类螯合物的升华性能。结果表明,其升华速率与温度呈指数关系,与载气流量呈线性关系;通过测定蒸气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求得130℃~164℃温度范围内的升华焓和升华熵,分别为135 kJ·mol-1和265 J·mol-1·K-1。实验研究表明,该螯合物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热稳  相似文献   

6.
1,10二氮杂菲合稀土(Ⅲ)的闭式—氢硼酸盐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水—乙醇介质中稀土(Ⅲ)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十二氢十二硼酸和1,10-二氮杂菲(phen)之间的反应,合成了1,10-二氮杂菲合稀土(Ⅲ)的闭式—氢硼酸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摩尔电导率的测定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为[Ln(phen)n]_2(B_1 _2H_(12))_3·_xH_2O,(Ln=La、Pr、Nd、Sm、Ga,n=5;Ln=Tb、Ho、Er、Tm、Yb,n=4;x=6~8)。红外光谱表明,1,10-二氮杂菲环上的二个氮原子同稀土发主了螯合作用,而闭式—氢硼酸根未参加配位。从摩尔电导判断,螯合物为2:3离子型化合物。DTA 数据表明,螯合物分两步分解,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氯铂酸在无水碳酸钠存在下反应可以生成乙烯基乙氧基硅烷一铂络合物,该络合物可以固载于二氧化硅表面或自行缩聚成聚乙烯基硅氧烷-铂络合物,它们对不饱和化合物和硅氢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例如,络合(C)在80℃、10分钟或25℃、3小时可使己烯-1与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反应转化率达95,同时,催化剂可以回收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Y(NO_3)_3·3H_2O-18C_6-丙酮三元体系在18℃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该体系溶解度曲线仅有一条,与盐、醚摩尔比为1:1的络合物Y(NO_3)_3·18C_6·3H_20的固相相对应。该络合物存在的相区很大。未发现其它化学计量比的络合物形成,考查了在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发现在液相和固相中,水与硝酸钇的摩尔比都是3:1,制得了固态络合物Y(NO_3)_3·18C_6·3H_2O,用化学分析方法与红外光谱等对该络合物进行了初步考查。  相似文献   

9.
三元体系La(NO_3)·4H_2O-B15C5-(CH_3)_CO在18℃时溶解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用自己设计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La(NO_3)_3·4H_2O-B15C5-CH_3CN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发现同生成它的母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固态络合物的组成为La(NO_3)_3·B15C5·4H_2O,在一般条件下的相对稳定形式为La(NO_3)_3B15C5·2H_2O。说明了Cassol和King等人所得无水络合物La(NO_3)_3·B15C5是由于后处理条件不当所引起的。为了弄清楚在雨酮中水合镧盐与冠醚B15C5生成的络合物的组  相似文献   

10.
量热滴定法研究TOPO与Ln(PMBP)_3三元络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量热滴定仪直接测定了25℃下,TOPO(三辛基氧化膦)与镧系13个元素(除Ce和P m外)的PMBP(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的络合物在三元络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实验发现生成两种三元络合物Ln(PMBP)_3·TOPO和Ln(PM-BP)_3(TOPO)_2。使用M.S.Caceci 的机算机程序和最小二乘分析的反复运算技术,进行了500或1000次拟合,使标准偏差达到指定要求,求出三元络合反应的 △H_2、△H_1、lgβ_1、lgβ_2,并算得了络合反应的熵变 △S_1和△S_2。实验还发现,以 lgβ_1、lgβ_2,lgK_2对镧系元素的原子序数作图,存在四分组效应。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二(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1,10菲啰啉)合钴(Ⅱ)混合配体络合物单晶, 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o(C_(12)H_3F_3O_2N_2)_2·(C_(12)H_8N_2)。通过溶解性、摩尔电导, 磁性、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了该化合物的有关性质。用四园单晶衍射仪, 测定了该络合物的分子及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 P2_(l/o)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422(3) nm, b=1.6462(2) nm, c=2.0678(3) nm, β=75.86(1)°, V=3.4402(1.6) nm, Z=4, F(000)=1580, d_(calc)=1.50 g cm~(-3), d_(exp.)=1.492g cm~(-3)。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后, 最终偏差因子R=0.0716。配合物中钴的配位数为六, 分子中有四个氧来自两个双齿配体PMTFP, 两个氮原子由phen所提供。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二(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1,10菲啰啉)合钴(Ⅱ)混合配体络合物单晶,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Co(C_(12)H_3F_3O_2N_2)_2·(C_(12)H_8N_2)。通过溶解性、摩尔电导,磁性、中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了该化合物的有关性质。用四园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络合物的分子及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2_(l/o)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422(3),b=16,462(2),c=20.678(3),β=75.86(1)°,V=3440.2(1.6)~3,Z=4,F(000)=1580,d_(calc)=1.50g cm~(-3),d_(exp.)=1.492g cm~(-3)。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偏差因子R=0.0716。配合物中钴的配位数为六,分子中有四个氧来自两个双齿配体PMTFP,两个氮原子由phen所提供。  相似文献   

13.
硝酸稀土与15-冠-5络合物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曾合成了硝酸稀土与15-冠-5(以下简称15-C-5)的一系列络合物,井研究了其组成性质及结构,但系统地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热分析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用热重(TG)、热差(DTA)、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14种镧系硝酸盐及硝酸钇、硝酸钪与I5-C-5络合物的热分析行为,指出该系列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并计算了其分解表观活化能(E)及反应热(△H),观察了这些性质与稀土元素原子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振庆  王成 《应用化学》2011,28(1):77-82
用水热法合成了含三价砷阴离子AsS3-4的化合物[InAsS4(2,2′-bipy)]2。 该化合物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0.89799(9) nm,b=2.1794(2) nm,c=1.43736(14) nm,β=91.274(2)°,V=2.8123(5) nm3。 在此化合物中用金属螯合物[In(2,2′-bipy)]3+稳定了不常见的三价砷阴离子AsS3-4,讨论了金属价态对最终产物结构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该化合物的半导体性质(禁带带宽1.35 eV)。  相似文献   

15.
Wilke等人报道了f-元素的烯丙基配合物Th(η~3-C_3H_5)_4的合成,之后Lug]i等人又制得U(η~3-C_3H_5)_4.Tsutsui和Ely首次合成了含有烯丙基的稀土金属配合物(η~5-C_5H_5)_2Ln(η~3-C_3H_5)(Ln=Sm、Er、Ho),并根据这些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在1533cm~(-1)出现共轭三碳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认为稀土离子是与烯丙基的非定域π-电子键合的.Mazzei介绍了二氧六环(C_4H_8O_2)的配合物,LiLn(C_3H_5)_4·C_4H_8O_2(Ln=Ce、Nd、Sm、Gd、Dy)的合成方法. 本文用无水稀土氯化物与烯丙基锂在四氢呋喃-乙醚中0℃反应,制得六个未见报道的稀土烯丙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苯胺的衍生物三甲基硅基取代的苯胺基锂与无水二氯化锡按物质的量之比1∶1.25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反应,合成了基于胍基配体的五核锡化合物[PhNC(NMe)_2N(H)SnCl]_2[PhNC(NMe)_2NSnCl]_2Sn (1)。其结构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在催化苯胺与碳二亚胺加成生成胍的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以高收率得到了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应用加温加压原位核磁技术,考察了不同配比的钯/膦催化剂在共聚反应条件下(C_2H_4/CO=1:1,2.0MPa)的~(31)P NMR谱.实验表明,在C_2H_4/CO共聚反应条件下,DPPP(1,3-双二苯基膦丙烷)与Pd(OAc)_2生成比较稳定的六元环螯合物,没有发现游离DPPP的~(31)P NMR信号.当反应温度高于100℃时,螯合物即开始分解;反应温度高于260℃时,螯合物完全分解.DPPP/Pd(OAc)_2=1时,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有活性的螯合物(DPPP)Pd(OCOCF_3)_2;DPPP/Pd(OAc)_2≥2时,在反应条件下生成无活性螯合物(DPPP)_2Pd(OCOCF_3)_2.  相似文献   

18.
金属卤化物MCl2(M=Pb~(2+),Cd~(2+),Co~(2+))分别与苯并噻唑(btz)在浓盐酸中、80℃下反应,合成了3种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btzH)[(PbCl_3)](1),(btzH)_2[CdCl_4]·2H_2O(2)和(btzH)2[CoCl_4]·2H_2O(3),其中化合物2和3结构相似。对化合物1~3进行了粉末衍射、红外和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荧光测试发现:化合物1~3在393nm处有发射峰,该荧光来源于苯并噻唑环中电子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12个镧系高氯酸盐的高熔点双(正-辛基亚砜)乙烷(α-BOSE)络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谱和电子光谱等研究证实,络合物组成为:Ln(ClO_4)_3(BOSE)_3·nH_2O(Ln=La、Sm、Gd、Ho、Tm、n=0;Ln=Ce、Pr、Nd、Eu、n=2)和Ln_2(ClO_4)_6(BOSE)_5·4H_2O(Ln=Dy、Er)以及Yb(ClO_4)_3(BOSE)_2·2H_2O。络合物中的BOSE均通过>S=O基团的氧原子与镧系离子结合。随镧系离子半径减小,络合物的配位数、共价参数和热稳定性等均有减小倾向。  相似文献   

20.
二-(二苯基膦)甲烷(dppm)是一种易与金属形成多核络合物的有机膦配体。我们用dppm作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银的多核络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导了其中一个双核化合物[Ag_2(dppm)_2(Py)_2(μ-Cl)]ClO_4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